•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历史见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14 08:27:36   浏览次数:1  发布人:2e19****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历史见证中国社会科学报银川讯(记者陆航)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院长、西夏学研究院院长杜建录当天受邀在西夏陵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杜建录认为,西夏陵申遗成功,不仅是中国世界遗产数量的增加,更是人类文化遗产中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历史见证


    中国社会科学报银川讯(记者陆航)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院长、西夏学研究院院长杜建录当天受邀在西夏陵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杜建录认为,西夏陵申遗成功,不仅是中国世界遗产数量的增加,更是人类文化遗产中一种具有典型的交往交流交融意义类型的增加。西夏陵作为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完整的西夏考古遗存,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实证了11—13世纪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提供了特殊见证。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西夏陵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西夏陵是中国西北地区11—13世纪由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王朝(1038—1227年)的陵墓遗址群,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坐落于贺兰山山脉南段东麓,分布范围近40平方公里。西夏陵包含9座帝陵、271处陪葬墓、5.03公顷北端建筑遗址、32处防洪工程遗址,以及陵区出土的7000多件(套)建筑构件、残碑及其他各种文物。西夏陵为中国历史上延续近200年的西夏王朝及其君主世系提供了物证。

    多民族融合、多元文化交流,共同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西夏陵。西夏陵区管理处规划科科长周伟介绍,西夏陵的申遗工作于2011年11月启动,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17年获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环境整治与基础设施升级加速。2021年跻身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2025年,西夏陵作为中国申报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报文本突出了其“多元文化交融”的独特价值。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朱存世介绍,半个多世纪以来,西夏陵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工作持续开展,其总体布局、遗存构成等信息日益清晰。自1971年对西夏陵调查确认伊始,先后对西夏8号陵(现编6号陵)地宫、2号陵(现编7号陵)碑亭、108号陪葬墓(现编MⅢ-107号)、101号陪葬墓(现编MⅣ-001号)、3号陵东西碑亭、北端建筑遗址进行了调查试掘,逐渐厘清了陵区布局和分布特点。进入21世纪以来,对3号陵和6号陵地面遗迹的清理,更清晰地呈现了西夏陵独特的文化面貌。

    西夏陵在选址方位、空间布局、陵寝制度、陵墓建筑、建造技术、丧葬习俗等方面,充分表现出对中原农耕文明唐宋帝陵陵寝制度明显的传承与效仿。其设计理念和建筑形制既继承了唐宋陵寝制度,又融入佛教信仰与党项习俗,形成了特殊的信仰与丧葬传统。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教授曲安京利用数学思想解释考古中的发现,他通过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学建模、意义阐释,用数理考古的新方法复原了西夏3号陵的设计蓝图,试图揭示这些礼制建筑的数学模型与理念。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西夏陵出土文物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西夏陵出土文物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帝王陵寝制度是中国古代礼仪典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丧葬礼仪的最高等级,不仅能反映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丧葬习俗,也是每个朝代物质文化兴衰的体现。西夏陵对唐宋陵寝制度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其中佛教文化是西夏陵中较为显著的文化构成元素之一。在西夏陵区管理处副主任、文博研究馆员王昌丰看来,西夏陵构成了我国帝王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石刻造型和艺术风格既有唐代石刻的厚重,又有宋代的细腻和严谨。西夏陵寝制度还借鉴融入了秦汉以来特别是唐宋陵园的规制、因素,如陵园坐北朝南,建筑突出中轴线,尽量左右对称,陵园有门阙、神道、石像生、献殿、地宫、陵台等,这些都是中原陵墓制度的文化元素。而跪卧式的石马、石羊,奇特的人像碑座则是唐宋陵园中少见的,具有明显的西夏陵特色。陵园形制以唐宋帝陵陵园建筑平面布局为蓝本,输入与糅合中原传统的祠庙建筑祭祀功能,建筑形式又接受采纳了佛教建筑的装饰,引进和契合佛教寺塔建筑格调,从而自成为“陵、庙、寺”于一体的建筑规制,使中原传统文化、佛教文化、党项文化,以及周边少数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出西夏的跨区域、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汇创新,丰富了中国古代陵寝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易华表示,西夏陵申遗成功,将进一步向世界诠释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彰显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对实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媒体编辑:张雨楠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2e19****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ikai.naod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