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牢记殷殷嘱托 精益运行大国重器
中国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 刘伟平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悉心指导、有关地方党委政府关心帮助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百万移民无私奉献、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建设者和运行管理者不懈努力,三峡工程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全面转入正常运行期,发挥了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2020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峡工程并指出,“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三峡工程的成功建成和运转,使多少代中国人开发和利用三峡资源的梦想变为现实,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重要标志。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的典范,是中国人民富于智慧和创造性的典范,是中华民族日益走向繁荣强盛的典范”。这既是经验总结,也是实践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加快构建三峡工程安全稳定高效运行长效机制,更好地以大国重器支撑保障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一、三峡工程建成运转以来综合效益巨大
三峡工程是开发、治理和保护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成功建成和运转以来,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为保障长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航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筑牢了坚固屏障。
一是保障防洪安全,使浩荡长江波涛安澜。三峡水库防洪库容221.5亿m³,能控制荆江河段洪水来量的95%以上,控制武汉以上洪水来量的2/3左右。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标志着长江流域防洪体系基本形成,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可保护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防洪安全。截至2024年9月底,三峡水库累计拦洪近70次,成功应对3次入库最大洪峰超7万m³/s的洪水,拦洪总量超2100亿m³。面对2024年汛期长江中下游干流全线超警戒水位的严峻形势,三峡水库成功应对3次编号洪水,在应对第1、第2号洪水期间累计拦洪126.8亿m³,减少灾害损失643亿元,减淹耕地面积314万亩(1亩=1/15hm²),避免人员转移221万人(次)。
二是保障供水安全,使一库碧水润泽四方。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393亿m³,水资源总量大、时空分布调控能力强,是我国最大的战略淡水资源库,也是国家水网主骨架、大动脉上的骨干结点工程,既对保障长江供水安全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也对保障南水北调供水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三峡水库建成以来,年均向下游补水220亿m³,历年累计补水超3600亿m³,使枯水期下游流量较常年天然流量增加33%以上;可向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年均补水约40亿m³,为确保“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提供有力保障。2022年面对长江流域百年大旱,精准实施2次抗旱补水和1次长江口压咸潮调度,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和秋粮作物灌溉需求,在长江大旱之年实现供水无虞、粮食丰收。
三是保障航运安全,使黄金水道高效通畅。三峡水库蓄水后,显著改善了库区和长江中游宜昌至武汉段的航道条件,库区干流航道等级由建库前的Ⅲ级提高为Ⅰ级,重庆至宜昌航道维护水深从2.9m提高到3.5~4.5m,船舶吨位从1000t级提高到3000~5000t级,万吨级船队可从上海直达重庆,实现了全年全线昼夜通航,彻底结束了“自古川江不夜航”的历史。截至目前,三峡船闸已安全平稳运行21年,过闸货运量累计突破21亿t,其中2023年约1.7亿t,比三峡蓄水前增加10倍。三峡升船机累计通过各类船舶2.9万艘次,与三峡船闸形成“大船爬楼梯、小船坐电梯”的通航格局。
四是保障能源安全,使绿色电力点亮神州。三峡电站总装机2250万kW,居世界第一,是我国“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骨干电源和重要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有力促进全国电网互联互通,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目前,累计发电约1.7万亿kW·h,相当于替代标准煤超5.1亿t,减排二氧化碳近14亿t;多年平均年发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其中2018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000亿kW·h,2020年全年发电量达1118亿kW·h,创造单座水电站年发电量世界纪录。面对近年来严峻复杂的保供形势,三峡电站所有机组能开尽开、稳发多发,水资源利用率不断提升,调峰天数、最大日调峰量、平均调峰量屡创新高,发挥了能源保供“压舱石”和“顶梁柱”作用。
五是保障生态安全,使绿水青山永葆生机。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库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水生生态系统逐步重构,水质由Ⅲ类提升到Ⅱ类及以上。2023年三峡水库来沙量较近20年均值减少84%,水土流失面积同比减少372km²,中度侵蚀以上面积实现同比下降。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长江珍稀鱼类保育中心等保护基地相继建成,迁地保护荷叶铁线蕨等珍稀特有植物2030种,繁育并放流中华鲟等珍稀特有鱼类超2650万尾,中华鲟和三峡珍稀植物成为三峡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的亮丽名片。连续14年开展三峡水库生态调度试验,助力宜昌江段四大家鱼自然繁殖恢复至20世纪80年代水平,长江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持续提升。
二、三峡工程对重大工程建设运行的经验启示
三峡工程的巨大综合效益,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兴建三峡工程的决策无比正确,也使我们深化了对大国重器建设运行管理的规律性认识。
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一个标志、三个典范”的重要指示定向领航,科学指引三峡工程的前进方向。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圆梦工程,中国共产党本着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在研究论证阶段,组织开展了近半个世纪的科学研究、深入论证、精心设计、严格审查和民主决策;在工程建设阶段,就工程建设管理、开发性移民、资金筹集、技术攻关等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在运行管理阶段,明确了工程的良性运行体制、机制。党的领导为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运行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生动彰显了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深刻昭示了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运行。
二是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三峡工程建设规模之大、技术难题之多、创新要求之高前所未有。锚定“要做就做世界一流”的目标,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大江截流及深水围堰施工、高坝筑坝技术、大型通航建筑物技术、巨型水轮发电机组制造等一系列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100多项世界之最,练就一批要不来、买不来、仿不来的“独门绝技”,推动中国水电实现跨越式发展。可以说,一部三峡工程建设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史。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新发展理念,勇攀科技新高峰”要求,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三是始终坚持深化改革。三峡工程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式组织工程建设,率先引进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工程“四制”,推动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静态控制、动态管理”投资管理模式,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成本;通过长江电力改制上市、发行我国首支企业债券等一系列资产证券化方式,建立“水流—电流—现金流”可持续发展模式。改革是三峡工程成功建设运行的关键一招,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三峡工程运行管理体制机制,让大国重器永葆生机活力。
四是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在三峡工程研究论证阶段,国家组织开展了长期系统的生态环境研究论证,深化对有关重大问题的认识。在工程建设运行阶段,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保措施,主动开展长江珍稀动植物研究保护和文物保护,实现三峡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承担共抓长江大保护使命以来,累计完成投资超1200亿元,实现业务布局沿江11省(直辖市)全覆盖,建设运营管网2.3万km,污水处理规模443万m³/d,试点合作城市基本消除26条黑臭水体,解决16个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探索形成“城市智慧水管家”等治理模式。三峡工程生态环保实践深刻昭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有序推进金沙江水能资源开发,推动金沙江流域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更好造福人民。”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三峡工程运行管理,努力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五是始终坚持精益求精。三峡工程是千年大计,质量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各方始终坚持高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三峡标准”,锚定零质量事故、零安全事故“双零”管理目标,建立四级质量管理体系,以卓越的工程质量创造了水电工程世界奇迹。三峡工程建成投运以来实现了质量优良、投资节约、安全可靠。三峡工程、三峡升船机、溪洛渡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先后荣获工程界“诺贝尔奖”——菲迪克奖。实践证明,质量安全是大国重器的生命线,必须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求,打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品工程。
三、奋力谱写三峡工程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新篇章
三峡集团因三峡工程而生,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从三峡走向长江、走向内陆、走向海洋、走向世界,不仅圆满完成三峡工程建设任务,而且溯江而上开发建设了金沙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巨型水电站,全面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已成为全球最大水电开发企业和我国领先清洁能源、生态环保集团。三峡集团不管发展到哪里,三峡工程始终是立企之本。三峡集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大时空、大系统、大担当、大安全”,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始终把运行管理好三峡工程作为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充分发挥三峡工程综合效益,努力为新时代治水兴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突出抓好安全管理,为保障国家安全筑牢屏障。三峡工程是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在保障国家安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作用。随着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三峡工程安全管理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已覆盖工程安全、信息系统安全、库容安全、防洪安全、库区地质安全、水质安全、供水安全、航运安全、河道安全、生态安全等“十大安全”领域。三峡集团将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持续强化全方位、立体化安保措施,加快推进大坝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确保三峡工程始终固若金汤。精益运行三峡枢纽通航建筑物,全力推进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积极探索“电化长江”有效途径,不断拓展黄金水道经济效益。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整治库区地质灾害安全隐患,助力提升防治能力。
二是突出抓好防汛抗旱,为建设安澜长江保驾护航。近年来,极端天气呈现趋多趋频趋强趋广态势,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反常性越来越明显。三峡工程作为守护长江安澜的重要基础设施,在防御水旱灾害中责任更大、任务更重。三峡集团将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深入推进数字孪生三峡、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加强北斗等先进技术应用,强化“四预”措施,科学精准调度,充分发挥梯级水库拦洪削峰作用,努力保障长江安澜。坚持防汛抗旱并举,积极开展补水调度,有效保障沿江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和南水北调供水安全。
三是突出抓好运行管理,为高质量发展强化保障。随着以三峡工程为核心的长江干流梯级水库群全面建成,三峡工程运行管理正由单一水库调度向梯级水库群统一联合调度转变,也有条件和能力通过水库群科学调度更好发挥综合效益。三峡集团将统筹防洪减灾、城乡供水、水力发电、航运交通、农业灌溉、生态环保等多功能目标,推动研究编制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梯级水库联合调度规程,打造科学、精准、安全运行的典范,充分发挥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支撑保障国家水安全体系建设,支撑保障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支撑保障长江黄金水道高效运行,支撑保障长江经济带以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是突出抓好保护治理,为建设美丽中国赋能添彩。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三峡集团生于长江、长于长江,保护母亲河义不容辞。三峡集团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加大长江珍稀动植物研究保护力度,积极开展生态调度,促进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以“水管家”和管网攻坚战为重点,深入推进共抓长江大保护,努力让长江流域生命健康、充满生机。高水平建设运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生态环境保护原创技术策源地,为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五是突出抓好兴水利民,为推进共同富裕贡献力量。三峡工程承载着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始终。三峡集团将牢记百万移民的重要贡献,积极践行“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水电开发理念,锚定“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标,持续做好库区、移民安置区帮扶工作,努力让大国重器建设运行成果更好助力移民安稳致富、促进库区乡村振兴。
本文引用格式:
刘伟平.牢记殷殷嘱托 精益运行大国重器[J].中国水利,2024(22):4-6.
封面设计|王振航
责编|王慧
校对|李博远
审核| 轩玮
监制|赵洪涛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