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文字温和而又持久的力量,源于《醒心报》的引领,它让我厌恶丑恶向往美好,它让我摒弃黑暗崇尚光明,它告诉我,内心多涵养些善意和爱意……”这是四岔河监狱服刑人员杨枫(化名)回忆《醒心报》带给自己的收获时写下的文字。
为了更有质量地教育改造服刑人员,上海监狱不断探索方式方法,运用报纸、刊物文化育人便是方式之一。《醒心报》是四岔河监狱面向服刑人员刊发的报纸。它为监狱民警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服刑人员的窗口,是对服刑人员进行感化、教育、改造的平台,也给了服刑人员一个情感表达的机会。
他说这份“小报”如彼岸明灯
前不久,杨枫刑满释放了,临走前他写了几封信,有给监狱民警的,也有给《醒心报》的,言辞中有感谢,有感慨,更有承诺。
在给《醒心报》编辑、民警张炜的信中,杨枫写道:“《醒心报》之于我一直是一盏点在彼岸的灯,越是黑暗越是明亮,越是寒夜越是温暖,它教会了我学习与思考,自省与自励,它让我的改造变得深刻而又彻底。如今,我即将重新启航,若在面对生存时感到卑微与艰难,我依然会想起这盏灯,它会给我力量,它会告诉我,无论陷入怎样的困境,只要怀抱希望总能走到彼岸。跌跌撞撞,这段苦旅终于走完,留下来的是感谢,带走的是嘱托……”
服刑人员在临释之际感谢民警的不少,但为何会感谢一份报纸?杨枫说,因为《醒心报》在他的心中种下了三颗种子——自信、感恩、思考。
杨枫是因为诈骗罪获刑的,5年前到四岔河监狱服刑时,他已经四十五六岁了。据杨枫的主管民警王化波和石天介绍,杨枫的社会经历比较丰富,2011年时,杨枫谎称自己是一家公司的股东,以入股公司可获得分红等理由欺骗被害人,可事实上被害人参股的钱都被杨枫拿去炒期货了。
想抄捷径发家致富,结果钱没赚着还付出了自由的代价。和大多服刑人员一样,杨枫刚到监狱时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适应期”。
“杨枫的性格脾气比较直,刚来的时候表现也不是太稳定,后来经过了解得知他还有一个女儿和年事已高的母亲,我们在教育矫治中就注重引导他为了家人振作起来。”王化波告诉记者,杨枫和妻子离异,女儿跟着前妻生活,和他的关系一般,而杨枫的母亲年纪大了,主要靠杨枫的兄弟照顾。对于家庭,杨枫是有愧疚的,正是这份愧疚之心让民警找到了教育矫治的切入口。
服刑表现稳定后,民警发现了杨枫身上的“闪光点”,“他每次写思想汇报、周记等都很认真,反省很深刻,文笔也不错,一看就是用心去写的。”于是,王化波鼓励杨枫可以向《醒心报》投稿,“不同于思想汇报等,《醒心报》的稿件更适合他们抒发感情,比如对家人的思念、愧疚等等,文章走心的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再用心反思。”
“对于不同的服刑人员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对杨枫这样能够遵守监规纪律,也对罪错有认识的服刑人员,我们更希望他们在服刑期间通过学习、思考,巩固教育矫治成果,有益于以后重新回归社会。”石天也觉得向《醒心报》投稿或许对杨枫会有正向促进作用。
他的文章第一次在“小报”上发表
虽然有主管民警的鼓励,但杨枫对投稿一事还是忐忑的,毕竟他只有高中学历,对自己的文字功底没有信心,而要在一份很多人都能看到的刊物上发文章,更是他从未想过的。
据介绍,《醒心报》是四岔河监狱自2016年起,面向服刑人员刊发的读物,到今年6月底共刊发54期。《醒心报》共有4个版,除第一个版刊登由民警撰写的监狱工作、活动等相关动态信息外,其他三个版均由服刑人员投稿,内容包括改造感悟、新收忏悔、愧疚思念、观影感悟、读书心得、主题活动感悟、书画作品等等。
“虽然在一个监狱服刑,但是每个不同监区还是会在教育、活动等方面有所不同,通过《醒心报》就可以了解到其他监区乃至其他监狱的信息。阅读文章也可以让他们了解其他服刑人员的改造历程、感悟、心得,找到共鸣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改造找到方向。”《醒心报》的编辑张炜记得,曾在服刑人员的文章中看到他们对外界的向往、内心的孤独,“高墙里的人害怕孤独寂寞,有些人有着无尽的悔恨,他们内心是渴望得到帮助和关注的,报纸潜在的文化感染,能起到安抚心灵、舒缓情绪的作用。”
张炜表示,无论是撰写文章还是阅读他人的文章,都有助于服刑人员自警自省,提高他们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促进行为的变化。此外,刊登服刑人员的稿件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认可,能提高他们的改造自信,激发学习兴趣。
“醒心报的宗旨就是‘醒则促行,以行塑心’。”张炜觉得杨枫的变化就是该宗旨最好的体现。
张炜还记得杨枫第一次投稿是2021年初,那篇稿子写的是因全国上下一心抗击疫情而发出的感慨之情。虽然文字没有那么熟练,但是看得出很用心也很认真。很快,这篇小文章出现在了《醒心报》的版面上。
“第一次向《醒心报》投稿时的心情,忐忑伴随着羞涩,像极了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初次面对自己喜欢的女孩,想追求又羞于表达。第一次看见自己的小文章在《醒心报》上发表时,内心充满了喜悦,有与阔别已久的恋人偶然相逢的温馨。就这样如沐春风般,我在《醒心报》这块土壤里播下了第一颗种子——自信。”这是杨枫后来回忆第一次投稿和稿件发表时的心情。
受到鼓励和认可的杨枫更加积极地投稿,为了提升自己的文章质量,他愈发认真地练字、学习,深入地思考。就如杨枫后来自己说的,“每一次向《醒心报》投稿,都是一次与自己灵魂的对话,是经过思考与审视后精神的升华。写作的过程就是一次洗礼,在抽丝剥茧中,才发现自己的灵魂之库是如此的匮乏,灵魂的厚度是如此的浅薄,惶惶然之际,惊觉不堪回首的过往,一直是缺乏灵魂的存在,生存的方式如同野兽觅食,自私和残忍,注定带给世界的只有伤害……”
“小报”在他心中埋下三颗种子
两年时间里,杨枫投了许多稿件,录用的有近20篇。自从有了《醒心报》这个抒发情感的平台,王化波和石天明显看到了杨枫的变化,他仿佛更沉静了,情绪变得平和,空下来就会看书、写文章,对犯罪的认识、对家庭的责任、对为人处世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张炜也在杨枫的文字中感受到他从最初的失落与痛苦,慢慢开始反思与醒悟,到后来学会感恩与向善,也有了直面未知的勇气。
在杨枫的诸多来稿中,张炜对一篇《写给女儿》印象深刻,那是杨枫在一次与女儿的会见后写下的感受:
“无数次臆想,你我隔着玻璃相见,如同电影画面,掌心贴在一起,四目相对。然而,当你真的站在我面前,我竟是情难自控地哽咽,囚服与无言,沉重了离别的画面……
“你倔强而顽强地长大,成为我的荣耀,而我活成了你的耻辱,你独自承受风雨,而我却成了你的局外人……
“忏悔是肤浅而又无力的告白,我该怎样在你面前抬起头来,在你最好的年华,在你放飞青春的年纪,握在我手里的线断了。然而,血浓于水的亲情之线又怎能说断就断。女儿,我看到了你坚强地用爱缝补这细小的断线,你的努力让我看到了希望,你的反哺之情,让我本已残缺的人生开始自我修复。在世界上最珍贵的反哺之情的滋润下,枯木也能萌发出新芽。女儿,是你给了我一缕阳光,我将还给你一个春天。”
这一份平时难以启齿的愧疚和情感经由文字表达,也让很多服刑人员感动、共鸣。因着杨枫等服刑人员的这些文章,受感染动笔写下内心感触的服刑人员也越来越多。
临近杨枫释放时,王化波和他谈了一次话,杨枫说了很多,有关失败的家庭、事业和前半生,他说回去要修复和家人的关系,要为了家人再奋斗。他还用书信的方式感谢了民警和《醒心报》,并向《醒心报》投去了最后一篇稿件,回顾自己因《醒心报》而收获的自信、感恩与思考。
在释放当天,除了按要求要送杨枫走出监狱大门的主管民警,张炜也去送了杨枫。
“出去之后要继续看书、写作,不要把学习的习惯丢了。”张炜叮嘱杨枫,“回到社会后需要面对很多现实问题,也难免有波折和困难,千万不要被打败。”
听完民警嘱咐的杨枫向他们深深鞠了一躬,只带着判决书和那份刊登了《写给女儿》稿件的《醒心报》走出了监狱大门。不带其他东西是为了和过去彻底告别,带走报纸是为了提醒自己牢记那份愧疚之心,要如承诺的那样,弥补对家人的亏欠。
张炜告诉记者,看着杨枫一步步走出监狱大门,她也感触良多,想起了最后以《醒心报》名义给杨枫写的“信”,“信”的结尾是对杨枫,也是对所有因《醒心报》有所触动、变化的服刑人员说的话:“希望你带着在《醒心报》播下的自信、感恩与思考这三粒种子,继续精心浇灌它们,让它们在你今后的旅程中一路生花。愿你,不能白来,不能再来。我们,不说谢谢,不说再见!”
1、融入大局谋发展,真抓实干向前进!上海监狱年中工作会议召开,推进下半年任务,开创上海监狱工作新局面
2、榜样引领前行|薛康生:脱去橄榄绿换上警察蓝,初心不改,忠诚依旧!
3、宝山监狱:从“心”出发,多方位破解高质量发展瓶颈|走深走实在基层
审核:汤颖杰
编辑:卫旭佳
来源:上海法治报 徐徐荔
来源:四岔河监狱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