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公园、骑行道、
人行道、健步道
绿色出行系统贯穿其间
未来
中关村大街片区
将成全天候“城市客厅”
▲项目效果图
9月12日,记者从海淀区发改委获悉,北京市发改委近日批复中关村大街片区公共空间改造提升(北三环-北四环段)实施方案。
公共空间改造提升后的中关村大街,将恢复生态景观,沿线布设多个口袋公园,并打造顺畅、完整、连续的骑行道、人行道、健步道等城市绿色出行系统,为附近居民和创新创业者提供全天候的“城市客厅”。
“中关村大街片区的公共空间改造提升是2023年北京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重点工程项目,将通过政府引导下的公共空间提升带动周边社会主体、属地街道共同协作,引领城市片区全面更新。”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将行人的安全和舒适置于首位
规划中,中关村大街公共空间改造提升范围9.2公里,南起白石新桥北至厢白旗桥。大街的公共空间功能多样,承载着交通、交往、交互、文化等多种属性和功能需求,形成了一系列表达出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和形象特色的城市客厅,因此中关村大街公共空间的总体定位为“城市客厅、博览大道”。
▲项目效果图
此次拟改造部分,南起三环四通桥,北至四环中关村一号桥,改造由北京中关村大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据改造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从公众需求出发,坚持公众参与决策,探索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街区更新机制。“我们通过开展调研、公众问卷调查等活动,了解附近居民、学生、创新创业者对空间改造的诉求,让更多人参与到街区更新之中,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城市空间合伙人’。”
据介绍,本次改造工程的实施方案将行人的安全通行和舒适体验置于优先级的首位,从“交通”转向“交往”,形成顺畅、完整、连续的骑行道、人行道、健步道等城市绿色出行系统。通过机非隔离、人车分流,让交通更安全。
▲项目效果图
“为了提升出行的人性化体验,改善非机动车停放的管理,方案计划将部分公共空间弹性共享,让全线实现无障碍通行。”设计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与此同时,实施方案计划将加强林荫道和休憩设施,以安全友好、无界共享、智慧高效的策略,深化片区公共空间在环境创新、社会创新和治理创新等三个维度的城市更新成效。”
盘活存量资源 打造三个城市客厅
中关村大街原称“白颐路”,是上个世纪北京著名的风景道路。可以说,中关村大街片区不仅是北京市商业、 电子、大学等最集中的片区,也是北京市海淀区重要的形象展示窗口。
▲项目效果图
记者从海淀区发改委了解到,为了充分盘活片区内的城市存量资源,激活片区公共活力,本次改造工程除了中关村大街的主要干道之外,还包括三个城市客厅核心节点及周边公共空间一体化设计。
记者了解到,三个城市客厅分别为北四环路到丹棱街段的创新客厅、丹棱街到和盛大厦段的文化客厅与和盛大厦到四通桥段邻里客厅。
▲项目效果图
“创新客厅部分的核心是鼎好大厦+中关村广场慢行街区,在这个片区内,将会满足全域慢行,增强区域连通性,激发中关村商圈活力,提升公共空间服务能力。”海淀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文化客厅的打造,把广场还给市民,改善街道风貌,构建有温度、有记忆的场所意向。而邻里客厅则以当代商城为核心节点,双榆树北街,双榆树二街街巷空间联动,带动邻里社区活力,共同营造有烟火气的社区生活场景,打造中关村大街幸福生活名片。”
期待!!
记者:郭思岐
编辑:陈乃禾
图片由北京中关村大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