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罗马式绘画
其实,西班牙拥有最集中的罗马式绘画,与此同时,也是这些绘画保存得最好的国家。
因为,西班牙吸收了意大利——拜占庭式及法兰西——罗马式绘画的潮流,并创造了一种名为“西班牙罗马式”的本土绘画,而于10世纪和11世纪的前罗马时代西班牙所拥有的丰富绘画传统,使这成为现实。
塔拉萨市的圣玛利亚教堂、圣米克尔教堂和圣佩雷教堂遗迹,以及佩德雷特的圣奎尔兹教堂早期绘画作品(圣奎尔兹教堂是一座重建于公元12世纪和13世纪的莫扎拉布式建筑),是法国和意大利潮流到来之前西班牙各王国罗马式壁画的最早代表。
在圆形浮雕中双臂伸展的那个著名人物就是被称为佩德雷特教堂首席大师的作品,画中人的身上栖息着一只鸟,被理解为是福音书作者圣约翰,或基督的象征性图像,如凤凰一般。
尽管它们具有质朴和通俗的特征,更显示出丰富的配色。
(索里亚市)贝尔兰加的圣鲍代利奥莫扎拉布式教堂[圣鲍代利星教堂建于13世纪,是莫礼拉布建筑的重要典范,此处曾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徒之间的边界。]底部和祭坛上的绘画也属于这一类。
不过,装饰板上绘画和动物壁画的东方主义主题,是结合更具西方特征的狩猎场景,且,似乎都受到莫扎拉布和穆斯林手抄本细密画,以及对比鲜明的色影和完美轮廓的影响。
所有的这些都是对公元11世纪西班牙艺术氛围的一种明显反映。
此后,在12世纪,伟大的西班牙——罗马式绘画更是得以发扬光大。
12世纪初,孕育于蒙特卡西诺的本笃会流派或意大利——拜占庭流派的风格通过加泰罗尼亚传入西班牙。
其从加泰罗尼亚传播到阿拉贡,甚至在卡斯蒂利亚地区得到了一些共鸣。
而于另一方面,圣地亚哥朝圣之路及与法国的政治接触是起源于卢瓦尔流派的法兰西——罗马潮流深人发展的途径。
这种风格主要在卡斯蒂利亚——莱昂地区落地发展,但在阿拉贡和加泰罗尼亚地区也有一些反响。
此外,被誉为“陶尔大师”的艺术家是在获得拉蒙·德罗达主教长的委托后,最早在(莱里达省)陶尔市圣克莱门特教堂中受到本笃会风格影响的艺术家之一。
空间感的缺失,从同一色彩区域确定图像形状、确定细节和轮廓的条形方法,以蓝色为主的强烈色度和无可挑剔的技法,这些都与本笃会如此相似,所有的这些,不排除他的老师是意大利人的可能性。
另外,人们还认为,有不同的人参与了绘画整体创作,“全能的基督”出自大师之手,而穹顶、凯旋门和侧壁的其他人物形象,则是他学生们的作品。
此外,这些学生可能是附近的陶尔市圣玛利亚教堂壁画的作者。
由于与陶尔的艺术大师们有紧密联系,卡尔多斯的艺术大师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他就是卡尔多斯市艾斯特里教堂中壁画的作者。
而被誉为“佩德雷特第二大师”的艺术家在(巴塞罗那)圣奎兹教堂、(莱里达省)埃斯特里达内乌的圣玛利亚教堂和布尔加尔的圣佩雷教堂开展了出色的创作。
且,他的壁画总是以意大利——拜占庭式风格呈现。
在所有作品中,洋红色、黄色、朱砂色、灰色、蓝色和绿色等鲜明的色彩,同作品中部分人物图像所表现出的风格一样,非常明显,这在庄严的罗马式绘画中并不常见。
与此同时,在佩德雷特时期的绘画中,突出的是表现福音书中自负而审慎的圣母。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画作中装饰圣母的多彩服饰和珠宝,圣母被描绘成拜占庭宫廷的贵族女性。
同时,布尔加尔的圣佩雷教堂后殿下部的一位女性捐赠者形象也很有意思,她身穿装饰精美的长衫,手中拿着蜡烛。
这位在一侧的铭文中被称为“伯爵夫人”的女人,被认为是帕利亚尔斯的伯爵夫人卢西亚,她的家族是该地区教堂的施主。
加泰罗尼亚地区的意大利本笃会风格还有另一位杰出的大师,即“鸟尔赫尔大师”,他在拉塞乌杜·乌尔赫尔大教堂附属的圣佩雷教堂和圣米格尔教堂绘制壁画。
另外,以这些大师为主导,形成了在这个加泰罗尼亚地区传播本笃会风格的艺术家团体,尽管其风格更为粗糙化和简单化。
但这种风格也被阿拉贡的部分教堂,如鲁埃斯塔的圣胡安教堂,甚至塞哥维亚省马德鲁埃洛的圣克鲁斯修道院等场所沿袭。
且,一直有人认为,上述修道院壁画的作者是绘制陶尔市圣玛利亚教堂穹顶和大祭坛的那位画家,尽管这里的颜色多是应用水溶的方式,占主要地位的不是绿色和蓝色,面是棕褐类的颜色。
在这个小小的修道院墙壁上,完成了一整套完备的肖像绘制规划,其分布在墙面和壁脚、各个侧面墙和拱顶。
马德鲁埃洛的圣克鲁斯修道院的壁画在卡斯蒂利亚——莱昂地区是一个例外,在那里确立下来的罗马式潮流是卢瓦尔派的法国风潮,其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粗糙性和表现力。
尽管这种潮流在阿拉贡自治区巴格斯的教堂,以及加泰罗尼亚的圣玛利亚·埃尔穆尔教堂中都有一些回响,不过,不得不承认,莱昂地区圣伊西多罗大教堂万神殿中的壁画才是法兰西——罗马式风格最重要的代表作,犹如陶尔教堂的壁画是意大利——拜占庭式绘画重要的代表作。
因为,这些画完全覆盖了两段的六个方形拱顶。
这两段由万神殿、东墙和南墙分开。
这些场景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饰物和装饰性非常丰富。
在第一段的中央穹顶中,是被四面体包围的全能基督,右侧面的壁画描绘了天使向牧羊人传报佳音的故事,左侧面的壁画描绘了《启示录》中以圣约翰的视角对基督的颂扬。
而在下一段的穹顶中,描绘了最后晚餐的场景,侧面的南部穹顶描绘了斩首无辜者的场景,北部穹顶描绘了基督受难的场面。
右边的循环画描绘了耶稣的童年,东墙展示了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场景,费尔南多国王和乌拉卡皇后以祈祷者的形象出现在十字架脚下。
这种表现证实了该壁画是在他们二人结婚期间,即1181年至1188年绘制的。
覆盖了各个圆拱、悬臂梁的下平面上,以及房间各个天花板上的先知、圣徒、天使和一年之中不同月份的寓言,完美完成了肖像的循环。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从法国和意大利的潮流开始,在西班牙出现了一种叫作“西班牙——罗马式”的本土风格,它将穆斯林的影响与某种程度上苛刻的美学融合在一起。
它经常借助与人类的苦难相关的动物幻象、世界末日以及基督受难的场景来表现劝诫主题。
并且,所有这些都被受伊斯兰显著影响的装饰所衬托环绕。
在保存于托莱多的圣罗曼弟堂、塞哥维亚的圣胡斯托教堂的13世纪初期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到该风格的例子,所有这些壁画是在平整主教堂的巴洛克式祭坛时发现的。
另外,在英国,罗马式绘画的最好遗迹位于坎特伯雷大教堂、(格洛斯特市)肯普利的圣玛利教堂、温彻斯特大教堂和达勒姆大教堂中。
所有这些绘画遗迹都展示了细密画手抄本插图的显著影响,如达勒姆的细密画手抄本以及《伯利的圣经》。
这种特点将蓝绿主色调与显而易见受拜占庭影响的特征相结合,因此,使其总被认为是“意大利——拜占庭式”风格之中的英国罗马式风格。
而中欧的罗马式绘画始终表现出一种鲜明的宏伟壮丽的宫廷风格,这种风格是过去奥托帝国[奥托帝国也称萨克森王朝(919-1024年),是神圣罗马古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因第一位帝王奥托一世而得名。]的遗产。
在奥伯采尔的圣乔治教堂壁画中有这种极具复杂性和奢华性的例子。
但是在12世纪中叶,意大利——拜占庭式风格的影响在奥托的古老大地上逐渐巩固,萨尔茨堡的侬柏格修道院壁画和巴伐利亚的雷根斯堡大教堂的壁画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部分保存良好的现存壁画:
在陶尔市圣玛利亚教堂可以观看到12世纪的作品《大卫与巨人歌利亚之战》。目前,该作品保存于巴塞罗那的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
想要了解 11世纪、12世纪欧洲的艺术生活,只需观《温彻斯特的圣经》,保存于该城的大教堂。
并且,看手抄古籍中的插图就足够了。
另外,在(法国)西托文件柜中的示例也可以去了解,现保存于第戎图书馆中。
布尔加尔的圣佩雷教堂1180年左右绘制的《荣耀基督》,位于莱昂王国万神殿。
描绘屠杀无辜者的一幅绘画,同样位于莱晶王国万神搬。
于《伯利的圣经》插图中的摩西和亚伦。
坎特伯雷大教堂中名为《施洗者圣约翰的诞生和取名》的壁画,绘制于约1130年。
《治疗杰拉什发疯的人》是(德国赖谢瑙岛)奥伯采尔的圣乔治教堂装饰壁画的组成部分,创作于公元10世纪。
PS:部分资料来自世界绘画史和美术史
我是 @别具一格格,爱文字爱分享爱创作。
正在码字创造人生,
岁月孤苦,唯热爱可抵漫长,
期待与你相遇,学习,进步与成长。
喜欢记得点赞收藏,我们下次分享见。
期待关注,让你每天收获一篇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