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新实践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展示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公正与效率”,做实“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新实践新成效,从2024年第20期起,本刊特开设“基层新实践”栏目,重点宣传介绍各级法院特别是中级、基层法院在推进严格公正司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造性实践事例,从而更好加强各地法院的信息沟通和学习交流,助推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河北昌黎法院
跨域执行“加速度”助力解纷
近日,河北省昌黎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协作精神,在一天之内积极协助两家外地法院开展执行工作,成功查找到被执行人,并实施拘留。同时,对其相关财产进行了有效调查,有力维护了司法权威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两家外地法院干警对昌黎法院的协助表示感谢。
跨区域执行协作是破解执行难的关键抓手。此次系列协作行动展现了新时代法院干警的担当作为,更彰显了全国法院系统协同作战的强大效能。近年来,昌黎法院不断深化“执行一件事”改革,通过智慧执行系统与全国各地法院实时互通,让数据多跑路、干警少奔波,以更高水平的协作助力“切实解决执行难”。据了解,下一步,昌黎法院将持续完善执行协作机制,为构建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贡献基层力量。(文/翟杰)
辽宁盖州法院
打造“诚新·无诉”司法品牌
近日,辽宁省盖州市人民法院东城人民法庭迈出“诚新·无诉”司法品牌建设关键一步,与繁荣村正式签订《共建“无诉乡村”合作协议》,并开展“非诉解纷”专题普法活动,以诚心服务与创新治理,打通基层矛盾化解“最后一公里”。“无诉”核心在于源头预防,通过多元调解实现矛盾化解在基层。签约仪式后,法官以宅基地纠纷等典型案例为切入点,生动对比诉讼方式与非诉方式的特点,并向村民发放《非诉解纷指南》,引导村民通过高效、便捷的非诉方式解决矛盾纠纷。
据了解,东城法庭将持续深化品牌建设,通过法官下沉、人民调解员参与调处及巡回审判等方式,推动“非诉优先”理念落地,助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目标,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司法支撑和服务。(文/王贺)
黑龙江大庆大同法院
以品牌建设构建“和美大同”
日前,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人民法院结合区域实际情况,以构建“和美大同”为主题,以“法助农兴”“法优营商”“法安邻里”“法佑青山”“法润童心”五个品牌建设为引领,推进审判执行各项工作,及时高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今年以来,大同法院组织25名法官及法官助理与辖区7个街道524名网格员对接,建立25个“同法在线”司法沟通渠道;与15个司法所、8个公安派出所建立“庭所联动”工作机制。该院21名法官走进辖区8个乡镇58个行政村担任兼职“村官”;15名法官走进5所中小学,担任“法治副校长”;23名法官入驻81个社区和村综治中心,设立“法官工作站”。同时,大同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退休老法官工作室”“老王调解室”;在村屯建立“老屯长说和点”“法律服务站”,初步实现基层调解组织全覆盖。据了解,大同法院将继续坚持因时因地制宜,不断为区域城乡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文/董婧)
江苏南京六合法院
“茉莉商驿”精准便捷服务企业发展
日前,作为经典民歌《茉莉花》的发源地,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在企业集中园区设立“茉莉商驿”宜商司法服务驿站,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司法服务,让司法助企的“歌声”更加嘹亮。
自“茉莉商驿”设立以来,六合法院依托涉企“急事通”平台,以“线下+线上”模式,快速处理企业紧急诉求143条;依企业申请开具《涉诉涉执企业信息说明函》26份,降低诉讼对企业不利影响;结合企业需求量身定制“普法套餐”,开展“菜单式”普法活动15场次,提升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为104家企业制发《企业和谐用工体检表》,帮助企业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受到园区企业广泛好评。(文/吴迪)
山东潍坊寒亭法院
“府院联动”机制推进劳动争议化解
近日,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人民法院以“府院联动”机制为纽带,通过“审判+协调+救助”一体化配合,成功化解一起僵持的工伤赔偿纠纷,既让劳动者拿到了赔偿款,又让企业卸下诉讼包袱,安心投入生产,在司法温度与行政效能的共振中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据了解,寒亭法院以“府院联动”机制预防和化解劳动争议纠纷为重点,与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会、仲裁委、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建立起“联控风险、联合解纷、联动协同、联动救助”的“四位一体”纠纷解决机制,以法治为纽带,实现了“1+1>2”的良好效果。2025年以来,该院劳动争议纠纷数量同比下降18.02%,进入诉讼程序的纠纷调解率同比上升11.65个百分点,有力维护了和谐的劳动关系。(文/徐成凤)
云南镇雄法院
“三治融合”绘就城乡基层治理新“枫”景
日前,云南省镇雄县人民法院场坝人民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主动融入辖区中屯镇“村四级、镇五级”矛盾纠纷网格化解体系,充分发挥好基层村(社区)网格“探头、哨点”作用,通过选派法官担任村(社区)法治指导员,与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加强联络互动,构建“一村一警一法官一治保主任”与村民之间的互动平台,实现联防、联助、联调“三联”效应,形成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2025年以来,场坝法庭通过“村四级、镇五级”矛盾纠纷网格化解体系及时化解矛盾纠纷10余件,开展案件巡回审判35场次、普法宣讲9场次、业务培训指导1期31人次。(文/张洛榕)
本期封面及目录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国审判》杂志2025年第12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70期
编辑/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