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心理健康】数字时代与心理健康:逃离信息过载的焦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09 15:21:41   浏览次数:1  发布人:1ce3****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早晨睁眼第一件事:摸手机看时间,顺手刷完朋友圈、微博热搜、工作群消息;午休时本想闭目养神,却被推送塞满“必看干货”和“惊天大瓜”;临睡前发誓不再刷手机,却在短视频切换中熬到深夜……在这个信息时代 ,我们被信息淹没,却干涸于饥荒。为什么信息越多,焦虑越重?前额叶过载:大脑的“决策中心”被迫做高频切换(工作消息→明星绯闻→育儿贴士),消耗巨大能量,引发疲惫感;杏仁核失控:海量负面新闻持续激活大脑“威胁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早晨睁眼第一件事:摸手机看时间,顺手刷完朋友圈、微博热搜、工作群消息;午休时本想闭目养神,却被推送塞满“必看干货”和“惊天大瓜”;临睡前发誓不再刷手机,却在短视频切换中熬到深夜……

    在这个信息时代 ,我们被信息淹没,却干涸于饥荒。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为什么信息越多,焦虑越重?

    • 前额叶过载:大脑的“决策中心”被迫做高频切换(工作消息→明星绯闻→育儿贴士),消耗巨大能量,引发疲惫感;

    • 杏仁核失控:海量负面新闻持续激活大脑“威胁探测器”,身体分泌应激激素(如皮质醇),导致心慌、失眠;

    • 多巴胺陷阱:APP用“下拉刷新”设计让你期待新信息,如同赌博机摇杆带来短暂快感,却让人陷入“越刷越空”的虚无。

    “我已经卸载了5个APP,焦虑感为什么一点没少?”——问题不在信息本身,而在于你与信息的关系。

    小心“FOMO”

    FOMO是“错失恐惧症”的缩写,是在社交媒体时代蔓延的现代焦虑症。它源于人们害怕错过信息、机会、体验或社交活动的强烈不安感。

    在算法不断推送“他人的精彩生活”与“不容错过的事件”的轰炸下,大脑被植入一种错觉:“如果不随时在线刷新,就会落后或被排除在外。”

    这种恐惧不仅会引发无休止的刷屏冲动,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还会削弱当下的满足感,使人陷入“一直在刷,却更觉空虚”的恶性循环。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建立“抗风暴屏障”

    一、物理隔离垃圾信息

    1. 无情关闭99%的推送通知:在手机设置中,除了电话、短信和关键通讯工具(如微信),将所有社交媒体、新闻、购物APP的通知统统关闭。想象这些通知是不断拍打你的浪花,关闭它们就是筑起第一道防波堤。

    2. 启动“订阅源大扫除”:每月固定一天,退订3个你从未打开的公众号,取关2个让你焦虑或无效刷屏的博主,退出1个消息轰炸却无意义的闲聊群。记住:“收藏”不等于“拥有”,囤积的信息只会成为负担。

    3. 设备功能区隔:如果条件允许,用专用设备(如旧手机、平板)或独立账号处理工作通讯,娱乐和社交账号使用另一设备。物理分隔能有效阻断“随便刷刷就两小时”的滑坡效应。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二、训练“信息判官思维”

    当FOMO(错失恐惧)如海啸般袭来,心跳加速,手指忍不住刷新时,你需要强大认知武器来稳住船舵:

    1. 量化恐慌:对自己发出灵魂拷问: “如果我现在立刻不看手机,未来3天内,这件事真正影响到我的工作/生活的概率有多大?” (答案往往低于5%)。用具体概率戳破焦虑泡沫。

    2. 区分密度:清醒意识到,绝大多数算法推送的“干货”“热搜”都是信息快餐,营养价值极低。真正的知识积累,靠的是系统性的书籍阅读、课程学习和深度思考。 把刷屏时间转换成“每日短时、主动、专注的学习”,收益远超被动浏览。

    3. 信任冗余:一个重要新闻事件、行业动态或朋友状态,如果真的很重要,一定会有多个渠道反复出现。讲座错过有录播,干货推文稍后会出现在多个平台,朋友圈里的新鲜事第二天也能知道。让时间做你的信息过滤器。

    4. 计算成本:启动成本意识。每次焦虑刷新前,问自己:“接下来这宝贵的30分钟,我是愿意献给无法预测的信息汪洋,还是用来读一章书、做会运动、或陪伴家人?” 看见机会成本,是最高级的止损法则。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我们无法阻止信息风暴的来临,但可修建属于自己的避风港:真正的平静,来自于对选择的清醒掌控。

    近日要览

    审 核:李彤华

    值班编辑:於俊立

    稿件来源:粤警心理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1ce3****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ikai.naod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