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国资监管 | 用好业绩考核“指挥棒” 引导推动央企全面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2023-10-25 08:17  浏览:419  搜索引擎搜索“爱农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爱农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发布信息 广告合作 软文发布

小新说

2023年6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强调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切实发挥国有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这对国资监管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着眼个性,提高差异化、个性化、精准化监管水平,又要注重全局,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监管效果。

2023年9月1日出版的《国资报告》推出特别策划《国资集中监管新动能》,邀请国资委相关厅局、专家学者和国有企业发表真知灼见,小新选取部分文章与您分享。今天为您带来第一篇,国务院国资委考核分配局署名文章《用好业绩考核“指挥棒” 引导推动央企全面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国资集中监管新优势


用好业绩考核“指挥棒”

引导推动央企全面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新时代国有企业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为新时代国资国企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关于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相关条款规定,国务院国资委把业绩考核作为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对所监管企业负责人进行年度和任期考核,充分发挥业绩考核在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中的引领作用和激励约束作用,对推动中央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履行责任使命,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时代十年来,中央企业在“量”不断壮大的同时,实现“效”的持续提升和“质”的稳步改善,资产规模、利润水平进一步夯实,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经费投入稳步提升,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重大工程项目惊艳亮相,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取得重大进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在抗击新冠疫情、落实国家重大任务、绿色低碳转型、服务保障民生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国民经济“顶梁柱”“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彰显。

坚持质量效益根本所在,推动中央企业不断壮大高质量发展物质基础

提高效率、创造价值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基本要求。国务院国资委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锚定提升质量效益精准发力,动态调整构建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持续引导中央企业提高效益效率、价值创造能力和风险管控水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探索建立了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并持续优化,从“两利三率”到“两利四率”再到“一利五率”,在引导和促进中央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提出“一增一稳四提升”年度经营目标,统筹中央企业肩负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根据企业的功能定位、行业领域、发展阶段突出不同考核重点,差异化设置考核指标,实行个性化考核,确保经营目标责任落实到位。通过目标分档管理、工资效益联动,鼓励企业自我加压,设置挑战性目标,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全力以赴促进提质增效,以积极目标引领企业发展。引入经济增加值考核,推动企业关注包括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在内的“完全成本”,减少低效无效资本占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长期价值创造能力。加强对标管理,主动与国际、行业领先企业进行全面对标,通过对标找差距、补短板、扩优势,强化对标评价结果应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由中国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

2022年,中央企业资产规模达到81万亿元,2012年以来年均增长10%;利润总额2.6万亿元,年均增长7.5%;上缴税费2.8万亿元,年均增长4.7%;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76.3万元/人,年均增长7.2%。近十年来,中央企业经济效益和规模实力大幅提升,经营效率和回报水平稳步提高,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不断壮大。

坚持科技创新核心地位,引导中央企业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位列新发展理念之首。国务院国资委始终坚持创新在企业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按照“能给尽给、应给尽给”原则,加大科技创新考核激励力度,引导企业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把科技创新摆在“头号工程”的重要位置,锚定创新驱动发展精准施策,对科技进步要求高的企业,加强对研发投入、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等考核,在核定经济指标时,将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加回,推动企业建立研发投入合理增长机制。对科技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给予额外考核奖励,鼓励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现代产业链“链长”,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优化激励机制,加大对承担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任务并作出重大贡献的科研骨干人才的激励力度,打通政策执行“中梗阻”,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动力,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资源协同,加强对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成果、科技转化、科技产业、人才培育等支持力度,遵循创新规律,鼓励先行先试和大胆探索,营造激励创新、宽容失败和允许试错的良好生态,加快资金、平台、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通过技术供给和需求牵引双向发力,促进研发投入与科技产出有效联动,全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近十年来,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累计投入约6.2万亿元,其中2022年投入突破1万亿元,打造国家级研发平台764个,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91个,取得了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卫星导航、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大幅提升。

坚持服务大局责任担当,发挥中央企业安全支撑作用

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是党中央赋予国资国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新责任新使命。国务院国资委始终引导中央企业心怀“国之大者”,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核心功能,积极承担国家重大任务,推进国家重大战略落地,切实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中国电信柳州分公司加快5G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春日里的田间地头,施工人员肩扛设备前往基站建设点。

根据企业功能定位,设置任务类考核指标,建立特殊事项管理清单并实施动态调整,对列入清单事项给予特殊支持,解决企业后顾之忧,推动中央企业全力以赴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着力保障国有经济布局优化调整,支持中央企业争当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排头兵,把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加快打造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深入推进公益性业务分类核算、分类考核,企业因开展公益性业务影响经营业绩的,予以实事求是考虑,推动中央企业在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和带头表率作用,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2年,中央企业坚决打好能源电力保供攻坚战,煤炭企业执行电煤中长期合同让利超过1900亿元,发电企业以54.7%的机组容量保障了全国63.1%的电力供应;累计减免房租174.4亿元、惠及租户21.4万户,助力中小企业抗疫纾困;包机接返因疫情滞留海外人员4万余人,体现国资国企担当;在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任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冬奥会保障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中央企业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发挥安全支撑作用的能力持续提升,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进一步彰显。

坚持激励约束对等机制,督促中央企业守住依法合规经营底线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国务院国资委坚决筑牢安全发展底线,持续健全考核约束、监督检查和惩戒问责机制,推动国资监管“带电”“长牙”,引导中央企业加强风险防控,持续提高管理水平和合规经营能力,提升发展质量成色。

弱化营业收入指标考核,加强风险控制类指标考核,督促企业遏制规模冲动和片面做大倾向,摒弃粗放发展路子,加大对风险点位的处置,不断夯实主业实业发展质量。

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不断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加强靶向引领,划定红线底线,推动企业以考促管,不断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加强多方位协同,与纪检监察、巡视、审计等部门协同配合,形成监督合力,对违规违纪企业严肃考核惩戒,筑牢依法合规防线。

近年来,中央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取得积极成效,实现了加强监管与增强活力的有机结合,资产负债率总体稳定在管控线以内,圆满完成降杠杆目标任务,企业发展的“含金量”不断提高,守护了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

下一步,业绩考核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总目标,加快构建统筹当期和长远价值、兼顾表内和表外资产的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提升考核分配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引导中央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切实发挥好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作者:国务院国资委考核分配局)

责任编辑丨郎媛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内容来源丨国资报告


发布人:4b2a****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85265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