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是父是子》读书心得——家庭教育的启示
2024-12-11 13:05  浏览:396  搜索引擎搜索“爱农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爱农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image.png

最近读了张花氏著的《是父是子》一书,受益匪浅。本书层次清楚,对苏门五代人的家风进行了整理,适合每个人读出自己理解的家风家教。苏氏家风家教总结为十六个字:“孝慈仁爱、济世齐民、学行天下、文行忠信”。苏门家风家教的形成与发展,如同一个纺锤体,中间硕大厚实的部分正是“三苏”——他们三人贡献了这个伟大家族家风家教的核心内容。

《是父是子》从苏序写起,其是苏洵的父亲。从苏序进而推及其父亲苏杲,苏杲乐善好施,善于理财,做好事不留名,苏序继承了父亲的美德,且晚年写下几千篇诗作。书中主要围绕苏氏家族中的“三苏”父子展开来写,三苏是指北宋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苏轼与苏辙是苏洵和程夫人的两个儿子。作者以苏轼为中心,上溯祖辈,下及儿孙与门生,从家庭入手解读“三苏”父子及其家族。全书共六个篇章,以纺锤形结构讲述家族历史、剖析重要人物、解读教育方法、归纳家风家教,诠释“是父是子”的精神内涵和意义。

苏洵娶妻程夫人,程夫人知书达礼,以教育子女为己任,强调的是“读书为学,终生为之”。父母爱子女,为之计深远。苏洵夫妇对苏轼、苏辙的培养非常重视,他们引导孩子从小熟读史书,从历史故事、人物中探究古今治乱之道,感悟人生意义和价值,培养孩子的志向。苏洵对子女的教育,源自内心最深厚的父爱,从给二苏取名,到读书立志,乃至为官廉洁为民,用苏氏家训家风熏陶二苏,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后来不管仕途如何坎坷,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都敢于直言,继承了祖辈超然物外的清廉风骨和“侠气闻于乡”的正气。





三苏.jpg


《是父是子》是一部深刻探讨父子关系的作品,它不仅揭示了家庭内部的微妙情感,也反映了社会对个体成长的影响。通过阅读《是父是子》,我深刻体会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苏氏家族的家风家教,以“孝慈仁爱、济世齐民、学行天下、文行忠信”为核心,展现了家庭教育在塑造个人品质和价值观方面的巨大作用。苏洵和程夫人对苏轼、苏辙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和志向的培养。他们通过引导孩子阅读史书,从历史中学习治乱之道,感悟人生价值,这种教育方式让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家庭同样承担着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重任。

《是父是子》给我的启示:苏氏家族在两代人中出现了令人惊叹的人物,这与他们充满智慧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他们父子、母子、兄弟之间的感情都令人感动且钦佩。在苏轼和苏辙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祖父和伯父都扮演了教育者的角色,每个人都在教育上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从逻辑上推断,他们拥有一个非常完美的教育环境,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使得教育修成正果。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教育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我尝试将这种教育理念应用到与孩子的互动中。例如,周末我常带孩子去图书馆借阅书籍,鼓励孩子阅读文学历史类书籍,通过讨论历史人物和事件,引导他们思考和学习。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对所见所闻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仅仅接受。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是父是子》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框架,让我们能够从中找到共鸣,《是父是子》不仅让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启发我在个人生活和工作中实践这些教育理念,以期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品德的孩子。家庭是孩子教育的起点,每个孩子从出生起就不断接受来自父母这第一任教师的熏陶,父母的行动比言语更有说服力。因此父母应该通过树立良好的家风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要重视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教育孩子。

发布人:6936****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