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期,中小学生“研学游”成为热门话题。清北学霸零距离、我在故宫上大学、跟着院士去旅行、到互联网大厂“工位研学”……形形色色的“研学”产品引爆各地旅游市场。然而伴随这一热潮,各种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价格虚高、货不对板、安全难保等……各种乱象给家长和学生带来诸多困扰。“研学游”的初衷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让“研学游”真正成为一种有益于青少年成长的教育方式?
01
高温也浇不灭的研学热情
7月的北京,来自江西的中学生小黄在近40度的高温下排了快一个钟头,终于挤到了清华大学校门前,却被保安拦下来,原来他报名的研学团并没有预约到进校名额,只能在导游的吆喝下,匆忙摆个pose和校门的合影,行前期待已久的“名校参访”就这样仓促结束了。小黄难掩失望:“早知道这样,坐在车上吹空调多好,还要下来拍照!”相比学生,家长的热情更高:“清华大学和普通景区是不一样的,就是要让孩子感受一下大学的精神和文化。”
与失望的小黄不同,在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一群小学生化身“小小考古家”,手拿小铲发掘“文物”,拼接陶瓷碎片,细心打磨,沉浸式体验考古工作——“我发现了古人用的钱!”“我的唐三彩杯修复好了!”“我拼好这个陶罐了!”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则利用自身优势,构建起集沉浸式教学、课堂讲授、非遗体验、手工制作为一体的特色研学体系,打造出“古人与时辰”“大唐衣礼行”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亲子研学课程。
科技馆和科普基地也是暑期研学热门场所。喷泉大作战、古法造纸、拼合天眼模型、火箭DIY等科普实践,上演在中国科技馆、贵州平塘天文小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地。这些活动,通过科学小故事、情景模拟、实验制作等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述科技背后的故事,让孩子们大呼过瘾。中学生珊珊则和父母一道,乘坐从宜昌到重庆的三峡游轮,开启了一场特别的自然和人文研学,亲眼见到了教科书中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也实地领略了诗歌《早发白帝城》背后李白的快意人生。
除了热门的高校研学、文旅研学、生态研学外,小学生们还攻占了互联网大厂。一位大厂员工说,她隔三岔五就能在公司碰到研学团,学生们好奇地绕着工位参观,让她感觉自己就像动物园里的猴子。在京东的物流园里,小学生们给一个个包裹贴上标签。在航空公司,他们穿着定制的小空乘服,拿着检测仪体验安检……
02
研学热的伪与真
“研学游”概念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16年。当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正式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12月,《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发布,将研学旅行定义为“一种教育旅游活动”,这一定义给市场化的研学机构发展打开了切口。从2016到2021年,研学企业数量从3929家增长至31699家,研学游赛道竞争开始白热化。艾媒咨询预计,2023年中国研学游市场规模将达到1469亿元。
市场虽然火热,却不乏乱象,如何去伪存真给家长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价格虚高、货不对板是最为诟病的问题:“名校参访”因为进不去校园而变成“校名拍照”,“学霸伴游”被“拼团演讲”替代,单纯的景点游览被包装成“高端研学”——贵州织金洞是“认知地貌形成变化”的“溶洞王研学”、钱塘江观潮则是“走进小学课本的世界”……更有甚者,一天“打卡”3个景点,将研学变成“特种兵式旅游”。而所谓的“工位研学”更让人啼笑皆非——参观完京东,孩子最感兴趣的竟然是刘强东的血型!这样的研学游,实在有违初衷。
“研学游”的初衷到底是什么?所谓“研学游”,是指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参加的以研究、学习和实践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游玩的过程中,既增长知识,又锻炼能力,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市场上其实不乏优秀的研学产品。有近30年从业经验的刘宁,曾设计过一条爱国主题的研学线路。第一站在江苏镇江北固楼,这里是辛弃疾写就《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地方,词人的满腔激情和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全部寄于词中:“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当学生们在北固楼前齐声诵读词句时,周围原本哄乱的游人很快安静下来。刘宁说:“那种只有身在其中才会对年轻人心灵产生的冲击与震撼,就是研学旅行的精华所在。”
从本科开始参与研学兼职的清华大学的姚帆,每年都会担任校内讲解员,面对如今“打卡式的”参观,他有些幻灭感。但惟一一次让他有所触动的,是参加研究生支教团时,纯志愿性地带贫困地区学生来看清华园。孩子们此前几乎从未离开过家乡,第一次到北京,探索欲更高,交流也更多。“他们可能并没觉得来清华一次,就立志要考清华,而是会想我是不是可以去探索更多新东西,我还可以通过学习,去不一样的城市,我的人生不是就只能这样了。”在姚帆看来,这才是去高校参观的目的。
03
从“研学游”到“研学优”
面对研学游乱象,中国旅行社协会研学分会副会长方涛表示,很多研学游产品提供的服务不到位,是因为目前研学游机构还停留在旅行社思维,各方面都无法提供有品质的服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认为,构建一个高质量的研学旅行体系很重要。“这就意味着必须形成高质量的研学旅行导师、高质量的研学旅行服务标准、高质量的研学旅行基地、高质量的课程体系、高质量的研学旅行企业的协调共生。”
意识到种种乱象后,近年,教育部门逐渐将“研学旅行”的说法改为“研学实践教育”,这意味着,研学要回归教育的本真。在这方面,有经验值得借鉴。以香港大学的暑校为例,学校面向中学生开发了不同的课程。明年升学的国际高中学生赵阳报名了线性代数,每天上午三小时港大教师授课,下午一小时习题课,要在两周内学完三个月的课程,并参加两次考试,成绩达标者会获得学分。美国哈佛大学也有面向公立学校的暑期项目,为那些学业潜力巨大但处于资源劣势的学生提供教育机会,学费、食宿费全免,还发放津贴和奖学金。
那么,在当下如何分辨一个研学机构是否“靠谱”?首先,研学机构应具备旅行社资质,经营范围应该有教育培训的相关内容;其次,带队老师要有研学旅行导师资格证;最后,研学机构还要有优质、稀缺的资源。另外,在产品设计方面,研学产品应更加细分,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兴趣点和目标需求,设计“因材施教”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让“研学游”真正成为“研学优”,使得青少年在“行走的课堂”中增长见识、收获新知。
04
网友这样说:
@小帆:行前研学手册吹得天花乱坠,结果好多场馆都没约上票,只去了几个免费的公园,这是研学呢还是开盲盒呢?
@芸芸:我印象最深的一次研学是在鲁迅故里,老师专门为我们设计了一节课,给我们讲鲁迅小时候的事情,遥远的大人物一下子变得亲切可感。
@阿信:大众对教育认知有误区,似乎走了一趟清华北大就给孩子确定成功的目标了。
@张辉:很多旅游线路打着“研学”的名义就高价收费,相关部门也该管管了!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
《财新周刊》《看天下》等,摄图网/图)
订阅《青年文摘·彩版》
订阅注意事项:
1.本刊订阅入口为“中国邮政微邮局”公号【在线商城】
2.订刊查询,请联系“中国邮政微邮局”公号【在线客服】
历史 | 人文| 美学 |科普|励志
联系方式
合作电话:010-57350596
邮箱:hezuo@cyp.com.cn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人世间》 中国青年出版社 梁晓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