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0-8岁儿童纪律教育》第一部分纪律教育的基础
2025-02-05 15:35  浏览:561  搜索引擎搜索“爱农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爱农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阅读时间】:2月5日

【阅读书目】:《0-8岁儿童纪律教育》

【阅读内容】:第一章:对指导和纪律教育的思考

一、核心内容梳理:

1.纪律教育的定义:

帮助儿童学习为自己负责任的行为,并有能力自己判断正误。

理解:纪律教育一词源于词语discple(门徒),意思是引导和教,把儿童的不良行为看作是教导的机会。比起前调规则不允许儿童做什么,更要帮助儿童学习对自己应该做什么做出明智的选择。

如牛奶打翻了,引导孩子怎样对这一行为负责,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当务之急是检查孩子有没有受伤情况并清理好现场,再分析孩子将牛奶打翻的原因,诊断孩子行为,找到恰当的教育引导方法。如同王晓春老师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中描述的诊疗程序:一,遇到问题,先稳住事态。二、不急于作是非判断和道德归因。三、不搞“态度挂帅”。四、先问“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五、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等。

2.纪律教育的目标

长期目标:帮助儿童成为快乐的、有责任心的,有价值的人。

应拥有的良好品质:

良好的自尊:良好的自我感觉,对“我是谁”和“我能做什么”的认知。

自律和自我约束

道德自主:用自己的信念和理解来管理自己的行为。反义是“道德他律”。

理解:一个道德自主的人由自己执行控制,即使独自一人,也从不背弃道德,也不会为了得到同伴的接纳而参与不恰当的集体活动。

3.纪律教育模式比较和对比

(1)行为主义:通过奖励和惩罚塑造行为,目标是服从

(2)成熟主义:相信时间是最好的老师,目标是个体发展

(3)建构主义:帮助儿童从经验和归因学习,目标是道德自主(帮助儿童自我构建有效的社会规则和价值观)。

4.为道德自主而教:建构主义的方法

建构主义者的纪律教育方法所涉及的一些核心的基本概念如下:

(1)互相尊重

成人与儿童之间相互尊重的关系是发展道德自主的基础。互相尊重意味着你尊重儿童和儿童尊重你都很重要。

成人和儿童之间关系的质量是纪律教育方法得以成功的关键。

林文采博士在《心理营养——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中提到,教育首先是关系学,“我们与孩子之间先有关系,后有教育,我们首先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亲密组合,其次才是一个生命帮助另一个生命成为更好的自己”。这表明亲子关系是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关系能够为教育提供支持。

李希贵校长在演讲中提到“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强调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基于良好关系的互动。他认为家校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孩子与家校关系的互动。

叶圣陶先生也强调教育者不应与学生对立,良好的关系是教育的前提。

德沃里斯和赞认为:如果儿童得不到尊重,那么他们也不会发展出对他人地尊重。

尊重幼儿的方法:

一、倾听幼儿的声音(表达、想法和意见)

二、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不同性格特点、趣爱好)

三、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允许幼儿自己做决定、鼓励独立完成任务)

四、尊重幼儿隐私(如放玩具的私人空间、隐私话题)

(2)帮助儿童理解

持建构主义观点的教师总是尽力帮助儿童理解为什么某种行为是可取的或不可取的。

和其他成人一样,如果儿童了解要求背后的原因,要求他们做某事更容易。

也许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最关键的是要帮助他们理解他人的需要和期望与自己的需要和期望并不相同。

案例:在学前班里,莎拉和苏菲正在抢同一张娃娃床,两个都嚷着“我先拿到的”。

一般老师简单的方法:如果你们不能好好玩,我就把它收走。

关注长期目标,想帮助儿童学会思考自己的行为,并发展自己解决冲突的技能。运用建构主义纪律教育方法:

描述:你们都想为自己的娃娃要一张床。

提问:可是,只有一张床,却有两个要睡觉的宝宝。你们认为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提出开放性的选择话题,把问题抛给孩子思考并做出合理、明智的选择。

(3)指导儿童做选择

为幼儿提供发展适宜性的选择并支持他们自行解决问题,这就是一种尊重儿童的方式,也是教育儿童思考并帮助他们理解的方式。

建构性的纪律教育鼓励儿童尽可能多自己做出决定和选择,这有助于儿童从他们的错误和成功中学习。换句话说你的工作就是帮助儿童学习怎样做出明智的选择,而不是替他们做所有的选择。

5.处理原因而不是处理症状

当不良行为发生时,你的纪律教育必须针对行为产生的原因,这样教导才会有效。

尊重、教导或选择都不足以让纪律教育产生效果,除非你采用的方法针对行为发生的原因。如果只是阻止行为未解决原因,这一行为问题就可能反复出现。

二、阅读感悟

小儿女今年5岁,也常常为女儿的一些突发行为和不良情绪焦虑,我如何在日常养育中给孩子恰到好处的引领,让她拥有快乐、自主但也能合乎规则、自律,保持良好的自尊,能关爱他人也获得他人的关爱,这是我在当下育娃中要思考的,而这本书正是能解决我当前问题,提升育娃思路与方法的一本根本书籍,值得去细嚼慢咽,反思提升。

家庭养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话题,需要有对孩子引领的长远目标,如培养一个快乐且有责任心、爱心,有价值的人。在长远目标引领下,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会更好地视为教育引领契机,把孩子及时地从行为偏离中引回正轨。

在儿童纪律教育和指导中是有方法的,在父母言行中有没有真正做到相互尊重,营造良好的亲子氛围?父母有没有花足够时间与保持耐心和孩子好好交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这种行为是可取或不可取的?父母有没有全力支持孩子自行解决问题只在必要时给与帮助?当孩子不良行为发生时,父母的态度和言行能不能保持理智,看清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加以教育引导?

感谢我们的孩子,让我们有一次次践行做一个智慧父母的机会。养育孩子,也在养育自己,提升我们直面现实、反思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人:a69c****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