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徐川涵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边上有一栋不起眼的五层小楼,走进楼内却让人眼前一亮,倍感贴心。这里是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亚运村人民法庭,一层诉讼服务大厅入口处装有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设备,走廊铺设了防滑、防反光地垫,并安装了沿墙扶手。等候区墙上悬挂着8幅展板,展示《八行图说》中讲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经典小故事。图上均附有二维码,扫码即可收听故事内容,了解文化内涵。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亚运村人民法庭一层适老化诉讼服务区设置“长青志愿岗”,为参与诉讼的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务 摄影 曹璐
作为北京首个适老化法庭,亚运村法庭结合人民法庭的职能定位、地域特点和集中审理朝阳区部分涉老年人权益保障类案件的工作实际,以“长青”党建项目为引领,构建“一核双驱三赋能”工作机制,聚焦适老型诉讼服务机制建设,坚持矛盾纠纷源头预防与调处化解双轮驱动,推进专家智库理论支撑、多维联动综合保障、学思行悟长效发展三项赋能机制,精准助力基层治理,推动凝聚队伍合力,服务保障新时代老龄事业长远发展。法庭与北京老年志愿者协会合作建立“长青志愿岗”,与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设立“长青驿站”心理疏导室,印制大字体诉讼指南,为参与诉讼的老年人提供便利、温馨的诉讼服务。2022年11月,该法庭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第四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聚焦专业化
构建适老型诉讼服务机制
适老化的诉讼设施为老年人参与诉讼提供了便利,适老型诉讼服务机制则提升了老年人的诉讼参与能力。
辖区居民王奶奶最近遇到了烦心事——老伴突然离世,但未留下遗嘱。王奶奶的三个子女和王奶奶就遗产分配问题对簿公堂,矛盾非常尖锐。王奶奶已近花甲之年,且一人独居,官司怎么打?王奶奶发了愁。
同样发愁的还有该案承办法官。王奶奶身患耳疾,加上对法律缺乏了解,又不愿意找律师担任委托诉讼代理人,将会导致诉讼沟通不畅,影响案件的审理进程。在沟通过程中,法官发现,王奶奶多次通过好友赵奶奶联系法院,代其表达意见。结合案件情况,法官建议赵奶奶作为王奶奶的陪同诉讼人,辅助王奶奶参加诉讼。在赵奶奶的辅助下,案件审理得以顺利推进。
与王奶奶有相同困扰的老年人并非少数。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下降,部分人群还存在视力、听力障碍等问题,因此,老年人的诉讼能力普遍较弱。与此同时,近五年来,朝阳法院审理涉老民事案件近5万件,较前五年增长40%以上。
全面保障和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对司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亚运村法庭牵头起草《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涉老年人权益保障类民商事案件工作规定》,根据老年人年龄、文化水平及身体、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等因素,实现对老年人诉讼能力的识别标记,进而提供定制化诉讼服务,探索建立陪同诉讼、家事调查、上门审判等制度,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亚运村法庭选任了审判经验和社会经验丰富、综合能力突出的干警成立涉老审判团队。庭审时,法官适当放缓语速、审理节奏,方便老年人倾听和表达诉求;审理过程中,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向老人及子女及时通报案件审理进度;庭审中及判决后,及时向老年人释明专业法律术语。适老化的庭审方式让参与诉讼的老年人吃下了“定心丸”。
亚运村法庭探索涉老案件集中审理以来,涉赡养类纠纷平均审理时间缩短了30天;涉老年人行为能力认定及指定监护人类案件平均审理时间缩短了16天,切实让涉诉老年人及家属收获更高效、更便捷的诉讼体验。
突出专业化
坚持矛调化解双轮驱动
除了程序便民、亲民,亚运村法庭在涉老审判中更加注重贯彻调解优先原则,对于涉老年人案件,优先安排相对缓和的调解方式。
提起多元解纷机制,刘阿姨赞不绝口。受益于亚运村法庭的涉老审判调解机制,刘阿姨起诉养老机构要求退回预交费用的服务合同纠纷,在立案后15天内即调解结案。一个月后,刘阿姨如愿拿到了退款。
刘阿姨拿到退款后,亚运村法庭梳理涉养老机构预收费类案件,研判诉讼风险,及时向朝阳区民政局和涉案养老机构发送了司法建议,在快速定分止争的同时,帮助相关行业提高自治能力,规范经营方式,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与调处化解双轮驱动,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同时,亚运村法庭持续与辖区党委共同培育和发展涉老纠纷调解力量,与辖区司法所、专门行业协会开展矛盾纠纷联调工作,全方位构建朝阳区涉老矛盾纠纷源头预防、调处、化解三级体系。
为从源头预防和减少老年人权益被侵害现象的发生,同时提高老年人的应诉能力及抗风险能力,亚运村法庭将典型案例和调研成果转化为老年人喜闻乐见的视频类普法作品,在各类媒体平台推送、传播;依托法官工作站,围绕继承、赡养、理财等贴近老年人生活的热点问题,通过巡回审判、以案讲法等形式,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制化普法宣传,帮助老年人提升防诈防骗、证据保护等意识。
推动长效化
融合社会力量共建互联
近年来,亚运村法庭与北京高校、老年法律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共建,成立“法学教育实践基地”“老龄法律研究基地”“老年人权益保护研究中心”,围绕涉老审判开展调研。以“两基地一中心”为纽带,亚运村法庭先后召开“人口老龄化社会与法律问题专家研讨会”“涉老年人权益保障案件审理工作规定专家征求意见会”“涉养老机构诉讼问题专家研讨会”等活动,通过专家智库,为涉老审判赋能理论支撑,有效促进了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的良性互动。
为积极参与打造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体系,共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亚运村法庭运用“法官进社区”工作平台,发起并成立“长青志愿服务队”,倡导凝聚爱心、奉献社会,提升干警特别是青年干警对社会的认知、体察及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
同时,该法庭发动、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关爱老年人群体,与专门志愿者协会开展合作共建,探索涉老法律援助专项对接,对于因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代理人的老年当事人,依法提供法律援助;吸收有意愿、有能力的优秀退休干部参与法庭诉讼引导志愿活动,让“积极老龄观”落地见效;与辖区卫生服务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为法庭提供医疗应急响应保障,切实保障到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安全。
本期封面及目录
《中国审判》杂志2023年第08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18期
编辑/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