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重庆自然保护区取得重要科研发现
长江上游首次记录到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鱼鹰”
亚高山湿地发现中国特有泥炭藓
阴条岭保护区新物种曝光……
系列发现不仅彰显
山城生态保护成效
也为区域生物多样性研究注入新动力
重庆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
鹗现水域印证生态修复
近日,重庆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与西南大学科研团队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以下简称“保护区重庆段”)联合调查时,首次在保护区重庆段观察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鹗。
鹗俗称“鱼鹰”,主要以鱼为食,常栖息于湖泊、河流等水质较好的水域。鹗的出现,也间接反映出保护区重庆段的水质不断向好,鱼类不断增多。
近年来,保护区重庆段持续开展冬候鸟监测工作。目前,保护区重庆段记录到的珍稀濒危鸟类已经达到2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5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鹗
五里坡保护区
泥炭藓王国与植物新种双突破
近日,西南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邓洪平教授团队在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葱坪原生性亚高山湿地草甸开展监测时,取得重要科研成果。调查发现,该区域分布有狭叶泥炭藓、多纹泥炭藓、粗叶泥炭藓3种泥炭藓科植物,其中多纹泥炭藓和粗叶泥炭藓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多纹泥炭藓更是中国特有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监测现场
此外,科研人员还发现了石竹科新种——方氏孩儿参,进一步丰富了三峡库区特有物种记录。然而,监测也发现苏门白酒草、一年蓬等外来入侵植物,可能威胁本地生态系统。同时,受气候变化影响,湿地边缘出现干燥化趋势,泥炭层变薄,亟待加强保护。
下一步,五里坡管理中心将联合科研团队开展长期定位观测,制定针对性保护修复方案,确保这一珍贵自然遗产的可持续存续。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五里坡保护区葱坪原生性亚高山湿地草甸
阴条岭保护区
异花珍珠菜拓展物种边界
近日,阴条岭管理中心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生药所研究团队在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考察时,发现了巫溪县新分布种——异花珍珠菜。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异花珍珠菜
异花珍珠菜为报春花科珍珠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其生长于海拔120-700米的山坡阴处和山谷灌丛下。
此次发现的异花珍珠菜为阴条岭保护区的新记录种,这不仅为保护区内报春花科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增添了新成员,丰富了植物区系组成,也进一步补充并扩大了该物种的分布范围,为将来对其进行深入的属种研究提供了新的地理参考材料。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异花珍珠菜
从长江之滨到高山湿地
越来越多的珍稀生物
选择“落户”重庆
重庆的山川林野
正用无数生命故事
书写着生态奇迹
来源 |美丽重庆
提供环境新闻线索
环境新闻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