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为 何 流 感 会 致 命 ?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2-03 16:27:42   浏览次数:60  发布人:0bfc****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2月3日,一位知名演员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的消息登上热搜,引发热议。流感为何会致命?哪类人群为流感重症高风险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何种症状应立即就医?流感为何会致命?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对流感病例分型,包括轻型、中型、重型和危重型。流感每年都会引起很多人感染,其中有少数人会发展为重型和危重型,危重病例有死亡风险,有基础疾病的

    2月3日,一位知名演员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的消息登上热搜,引发热议。流感为何会致命?哪类人群为流感重症高风险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何种症状应立即就医?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流感为何会致命?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对流感病例分型,包括轻型、中型、重型和危重型。流感每年都会引起很多人感染,其中有少数人会发展为重型和危重型,危重病例有死亡风险,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发展为重型的风险会更高一些,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肌肉系统疾病、肝病等。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哪些人患流感后易发展为重症?李侗曾表示,老年人、5岁以下儿童、妊娠期和围产期女性、肥胖人群、免疫低下和有基础疾病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患重症风险高,这些人群一旦怀疑流感就应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降低重症风险。

    患流感后,出现何种症状应及时就医?李侗曾介绍,患流感后应该及时休息,居家隔离,观察病情变化,如果有剧烈咳嗽、呼吸急促、胸闷胸痛、喘憋、精神萎靡、嗜睡等严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如果发病超过5天没有缓解趋势,需要及时就医。另外,李侗曾提醒,高风险人群应该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感染流感风险,降低感染流感后的重症风险。

    如何判断自己是得了流感

    还是普通感冒?

    当身体出现症状以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初步分析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

    首先是流行病学史。在流感高发的冬春季节,如果我们出现流感样症状,特别是密切接触流感病例之后,出现高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很可能是感染了流感。普通感冒一般没有明确的传染源。

    其次是从症状上看。流感症状更重、起病急,往往是38.5℃以上的发热,并且除了咳嗽、咽痛,还会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头痛、肌肉酸痛、特别乏力。普通感冒一般是低热或者中等程度发热,还有人不发热,症状比流感轻,主要是鼻塞、流涕、打喷嚏。

    流感痊愈了,还会再感染吗?

    已经感染过一次流感病毒的人,他可以对这次感染的流感毒株产生一定的免疫力,短期内再重复感染同一种流感毒株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但是感染这个流感毒株产生的免疫力,对其他流感毒株是没有保护的。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我国现在流行的毒株99%以上都是甲型H1N1流感,如果我们感染了一次,就可以获得对甲型H1N1流感毒株的保护。但是现在的流感疫苗一般都是三价或者四价的,如果我们感染过流感毒株,再去接种疫苗,还可以获得对其他毒株的保护,比如我们还能获得对甲型H3N2和乙型流感毒株的保护。所以,即使得过一次流感,再去接种疫苗,仍然能够获得对其他两种流感毒株的保护。

    家庭流感防控,做好这几点!

    流感高发季,除了在外要做好相关防护,家庭内部也要重视流感防控。做好下面这几件事,守护家人健康,平安过冬。


    流感高发季,大家注意防护

    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来源/央广网综合健康中国等

    编辑/廖芸卿

    审签/明芳

    监制/乔虹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0bfc****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ikai.naod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