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劳伦斯(Kohlberg)曾提出一个概念——道德困境,他认为人们始终在一个困境中产生矛盾,就是我应该遵守规则还是应该满足我自己的需求。
我以前一直混淆了一个概念,原则与规矩是不同的。
我们都听过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这句话。规矩是由资源强势的一方制定,对他人的要求,所以,规矩更多的时候是围护强势方的利益或达成团体目标而制定。
相对的,原则是底线,什么样的原则就是什么样的底线。原则不仅仅是保护了自己的内心,也是保护了他人的利益,更是保护了社会的安定。所以,原则是所有人都尽量不会去触碰的,因为代价太高,这也是我们人类文明的沉淀。
遵守规则也许让一个人没有更大的收获,但是可以保证自己不犯错。规避风险的。
我老公是一个很受原则和规矩的人,守时守信守规矩。以前我跟他同一家单位工作。公司规定8:30上班,每个月有2次迟到的机会,若超过2次就扣工资、通报。按理即使公司规章制度应该一视同仁,但不是,领导层是免考勤的。
我的习惯是大概率通勤时长预算上班,遇特殊情况迟到就迟到了。老公的标准是只能早到,不能迟到,他都不需要打卡的人。却能自律到这个程度,虽为此经常起摩擦,但着实佩服他。
公司还有个奇葩规定,上班穿正装必须是带领子的,不能穿圆领衣服,要么就全体穿工装吧,又不,这把女孩憋屈得够呛。我很受不了,我老公却乐在其中,完全没有觉得约束,服气吧。
我很好奇这真的也是他自己也需要的吗,还是说已慢慢失去了「我想要什么」的觉知的?
后者绝对不是,因为他对家里的日用、摆设、装饰装修是非常有要求的,一定要坚持用他满意、合适的。
但在权威或集体面前,他会选择主动砍掉自己的翅膀,让切口更美观与整齐。
道德感和规则性强的人很负责任、让人信任。但规则与情感碰撞时,也让人觉得冷冰冰的。
比如孩子生病需要帮忙的时候,他必须坚持准点上班。不能请假、也不允许自己迟到,要求别人来适应他。
比如我的工作因为公司规定任职回避问题一再降级降薪,也是因为成全他做的这个选择,他却坚持原则,从不为我去跟老板争取什么,说这是总公司规定,公司没错、老板没错。
刚好,我又是一个很感情用事的人,对情感这块的感知需求很多,每每遇到这事,就有一种被推开的陌生感。
是情感重要还是规矩重要,这个问题写到这里也大致明白了,其实没有哪个重要不重要。所有人的行为都是在维护着自己的一种需求。老公对规则的坚持是他的一种“好的”自我防御,我对情感的温度追求也何尝不是一种“被喜欢”的自我需求。都是一种在关系中安全感的需要。
彼之蜜糖,汝之砒霜,我们只有不断的自我认识,对自己越深的了解,才能解放这层保护,更好的回归到防御之下的真我。那时候不论是情感还是规矩都变得没那么重要,“我”的存在就已坦然迎接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