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摘抄:《道德经》之无为与有为
2024-02-29 06:50  浏览:857  搜索引擎搜索“爱农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爱农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摘抄:《道德经》之无为与有为

说到“无为”,我们如果从做人、做事的智慧这个层面去想,可以拿诸葛亮作例子。

我们都知道,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正面人物,他的形象充满智慧,同时又忠心耿耿,为人称颂。但是,如果我们从领导方法这个角度去看诸葛亮,就会发现,他做领导的方式,是“事必躬亲”的,完全不是“无为”,而是竭尽全力地去“有为”。






韩鹏杰老师说,如果我们仔细回顾一下《三国演义》中的剧情,就会发现,诸葛亮是怎么打仗的呢?他基本上是自己做决定。分析了局势之后,给出一套自己的谋划方案。很少看到诸葛亮和谁商量过。

而且,诸葛亮一旦制定好了策略,往往还不会提前告诉打仗的将领。如果决定让你领兵了,就会给你个锦囊,现在不许看,要到了关键的时刻再打开。结果每个人把那个锦囊打开的时候都会说一句话:“丞相此计大妙。”

对此,韩鹏杰老师说,诸葛亮的计谋可能的确很巧妙,但是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别人没有参与感,没有得到锻炼的机会,无法成长起来,独当一面。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蜀国没有能够接班的谋士,很快就不行了。

诸葛亮的这种“有为”,在当时就被司马懿看出来问题了。司马懿抓住了一个蜀国小兵,就问他:“你家丞相平时都做些什么?”小兵回答说:“我家丞相可忙了!二十军棍以上的事情全都亲自过问。”于是,司马懿就说:“你家丞相这样岂能久乎?”

司马懿的意思就是,这样事无巨细,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上,是没有办法长久的。后来的历史发展,也验证了司马懿的判断。






所以,在现在的成都武侯祠,我们可以看到有一副对联,里面有这样的话:“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韩鹏杰老师说,这不是表扬诸葛亮,而是在批评他。

发布人:8d7d****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