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不得空闲,碰上下午没课,也不用出去,我大半时候午休后就窝在床上不想动弹。老公下午回来后见我还在床上,总是用一句“卧龙言触赵太后”来打趣我,好几次后我才弄懂其中的典故,自诩好记性的语文诵记达人显然是把《触龙说赵太后》中的“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和诸葛亮的卧龙合用变成了这幅模样。
他还常说的是“打得你磬儿、钹儿、铙儿满脸开花”,这“磬儿、钹儿、铙儿”显然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第三拳“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打在太阳穴上的这一拳是引发了听觉刺激。而他却把这一拳与第二拳混为一谈,以为是打在眼眶上那个视觉刺激,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并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还有那天他非要说“荡胸生层云”是姚鼐写的《雨中登泰山》中的,跟我争了半天,很坚定地说他就是从这篇课文中认识姚鼐的,还很言之凿凿地说他还记姚鼐的“鼐”是“鼎”上一个“乃”,对不对?看看这混成一窝粥了。我帮他理顺关系,“荡胸生层云”是杜甫写的《望岳》中的,被李健吾在《雨中登泰山》中引用过,姚鼐写的是《登泰山记》,但以前教材没选姚鼐的《登泰山记》,而是选了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我们现在用的部编本新教材新选了姚鼐的《登泰山记》,我也是第一次在教材中读到这篇文章。以前有选的《义理 考据和辞章》,我一直以为是姚鼐写的,因为姚鼐在桐城派主张中提出“义理、考据和辞章”的观点,但实际上是施东向写文章是借用了这一个观点来作标题的,看看我也是考据了半天才纠正了一个错误认识。我们的记忆力常常欺骗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