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7 星期四 天气晴
12月7日清晨音频
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我们100天精华内容领读营的第88个学习日。
今天与大家共同分享的一个话题,叫做“固执”。
无论是伴侣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还是工作或者其他人际交往的场合,我们总会遇到感觉对方非常固执,难以沟通的情况。在很多时候,这是由于其中一方的坚持所造成的——他们坚持不被改变。我们常常会评价这些人“太固执”。
对于“谁更固执”的争论,常常发生在两代人之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调查显示,77%的中年人都认为自己的父母非常固执;而我们也总是听到,身边的父母在抱怨孩子“不听话”,认为他们总是无法听进自己的意见。
所以,人们为什么会固执?固执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那些“固执己见”的人到底在想些什么。
固执:一种“非理性的执着”
固执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指的是,一个人在非理性的基础上,拒绝改变自己对某事的观点或自己决定要做的事,并对此抱有一种强烈的、绝对的信念。
当一个人基于理性和逻辑,来坚持一个自己认为是好的状态,我们称之为“执着”,它是一个带有一定褒义色彩的词语;而固执,则是指在缺乏对逻辑、有利条件的充分考虑的情况下,对某种观点或状态过度坚持。
我们也常常用一些其他的词汇来形容固执的人,比如“思想刻板”、“不灵活”或者“头脑闭塞”。从这些词的意思也可以看出,固执的核心是“拒绝流动”,是一个人拒绝接受外界的观点或者思考方式,拒绝被外在因素所改变。
一个人不一定永远固执,可能有某些具体的事件和情境能够诱发固执;但固执也可以是一种人格特质,因为有一些人,在整体倾向上会表现出更固执的心理状态。
有些人格外固执,实质想要回避痛苦?
为什么人和人的固执程度不同?这可以被“动机取向”所解释。
不同的人有两种不同的倾向:有的人习惯着眼于寻求奖赏,有的人习惯着眼于回避痛苦。寻求奖赏的人是进步关注的,更吸引他们的是那些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好事;回避痛苦的人是阻碍关注的。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确定感,避免坏的事情发生。那些更想要回避痛苦的人,往往会是更固执的人。
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舒适区”的概念,不熟悉的事物永远是危险的。当面临对已有认知的挑战、面临改变的可能性时,一些人选择了固执,选择坚持自己原有的观点,不改变自己做的决定,不为外界的因素所影响。这样的行为,实质上是拒绝接受新鲜事物,这会给我们更高的稳定感,避免可能到来的阵痛。
另外,一些人认为“观点被否定”等于“自我价值被否定”。
有一些人难以接受他人的意见或批评,因为他们需要回避的痛苦是“被质疑”这件事。这是因为,那些自尊心脆弱的人,常常无法将具体的事件和自我身份认同区分开来。当他人在就事件或观点进行争论时,他们会将他人的观点看成是对自己信念、价值的攻击,看成对他们本人的不认同。
他们会认为,“我如果承认自己错/改变观点和决定,就说明我自己很笨/没有能力/没有价值。如果承认Ta是对的,那就说明Ta比我聪明,赢过了我。”因此,当自己的观点受到质疑,他们就会过度警觉,认为自己受到了威胁和攻击,继而选择了固执己见,根本不去考虑对方的观点。
人们经常认为是经历塑造了人们对世界的主观体验,其实情绪和人格状态也会决定人们的经历。那些更有安全感的人,常常体会到外界的善意——这与注意力集中在哪儿,以及如何解读他人传达的信号、如何为发生的事情归因,都有关系。例如,一个人处在抑郁状态下,会更容易感受到他人的敌对感,更容易感到被外界所伤害。
而那些已经确信了自己的自我价值的人,则会在遇到不同意见时,表现得更为放松。他们会更倾向于认为这只是一种不同,而不是对自己的挑战和否认。他们更不容易显得“固执”。
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都有可能容易表现出固执。一种是被当做家庭中心的、被宠溺的孩子,他们习惯了所有要求都能够被满足,因而难以容忍反对的声音。另一种则是经历过许多失败、自尊水平过低的孩子,他们的内心对自己的能力怀疑、不信任,害怕未知的挑战,因而拒绝新的观点,拒绝改变。
表现得固执,也是一种被动攻击的策略
固执也可以是一种人际交往中的策略,因此,使用它的人不会在面对所有人时都表现出固执,而是在面对某些特定的人时表现出来。
有的人会有意识地将固执当做工具,比如,当孩子发现,固执可以让父母妥协,帮助自己从父母那里获得想要的东西时,可能会使用固执来作为武器。但更多的时候,固执是针对某些特定对象的、非直接的敌意表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被动攻击”。
被动攻击可能以很多种形式表达出来:面对不想完成的任务时犯“拖延症”;无法主动提出分手时,故意做出伤害对方的事……而当个体对某人怀有无法宣泄的不满和愤怒时,ta会在对方要求自己改变时,故意表现出固执己见。Ta是在用这种方式让对方体会到和自己一样的愤怒。ta想向对方表达,自己不会被对方控制。
作为被动攻击的固执,在很多时候都是关于人际关系中控制权的争夺的——父母与孩子、恋人、朋友、同事之间都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感到自己处于弱势、丢失了控制权的一方,会用固执的方式来表达。
在这样的关系中,可能固执的个体,在过去已经体验到了对方与自己之间不对等的权力感。感到不被对方尊重。Ta通过不愿意被对方改变(即便知道对方是更理性的),来让自己和对方都感受到,自己还是有一定的力量。
他们实际上是在用这种方法、找机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固执被用做武器,来表达一些“潜台词”。
比如,孩子不满于父母的控制,强烈地渴望摆脱,但又无法直接地表达,于是便会在某些问题上固执己见:“我一定要去xx地方读书”,“我坚决不接受xx工作”。他们想反对的并不是父母在读书和工作上的具体意见,而是本能地想要夺回控制权。
因此,如果你感到身边有人在某件看起来明明不重要的事情上过分坚持,可能需要思考一下,Ta是否想表达的是其他方面的不满。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嘴硬”、“口是心非”都是如此。
此外,研究表明,智商高的人可能更容易受到“我侧偏见”的影响——即总是会倾向于有选择性地搜集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倾向于收集那些支持自己预判的部分,来证明自己的信念和猜测;而忽略和自己想法相悖的信息。(所以聪明如你,可能会更固执哦!)
如何处理过度的固执?
过度固执显然对我们的成长和幸福不利。它会使我们难以突破舒适区而成长,无法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还会破坏我们和他人的关系,比如,有时明明做错了,却难以向他人道歉。
你是不是一个可能有点“固执”的人呢?尝试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
我是否很难接受来自他人的反对?回忆过去一个月,每次当别人与你有不同的意见时,你是否总是认为自己是绝对的正确?
当别人提出不同观点,或者对你的信念提出怀疑,你会不会立刻感到强烈的负面情绪?这种愤怒的情绪让你不愿意、或者无法进行理性逻辑的思考?
你是否认为当他人试图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否定你的想法,他们就是在对你进行攻击?否定你的价值?
在你生活、工作的不同情境里,有没有不同的人评价过你是固执的?
此刻在阅读这些问题时,你是否感到不适和不快?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可能有固执的问题。你可以想一想,自己的固执是不是针对特定的人,例如父母、伴侣或某个特定的朋友。如果是的话,你或许需要考虑你们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更大的问题,你是否想要直接面对和处理关系中真正让你不舒服的东西?
而如果,你的固执是面对所有情境的,而你想要改变,你可以尝试以下几个小tips:
有意识的提醒自己,别人的反对可能是一种攻击,但也有可能不是。
阻止自己在收到反对意见的那一刻,直接得出绝对的结论——也就是说,我们提醒自己,先不要下任何结论。
告诉自己,哪怕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先换位从别人的角度和逻辑重新考虑一下。因为,就算最终你还是选择了坚持,这种换位思考的过程,会让你的坚持更有底气。或者,你能够借助这个怀疑的眼光,修正和补充自己的观点,让它变得更好,更完备,而最终你还是可以坚持自己。
而如果你身边有个重要的人总是很固执,你觉得你们之间的沟通存在困难,你首先需要更多地向Ta表达你对Ta的欣赏、认可、接纳。你在表达对Ta的反对时,注意让自己尽量保持一个平和的情绪,同时可以在表达前,先复述Ta的观点,让对方知道你已经充分理解了Ta的看法。此外,你也可以在一开始就明确地再次告诉对方,你所反对的只是一个观点,并不是对Ta个人的否定。
如果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和谐,那一定是因为,在那些冲突的时刻,至少有一个人需要先做出更成熟的选择。而一个人的善意会激发另一个人的善意。
如果这些都仍然不奏效,且你依然不打算放弃和这个人好好沟通的可能,不要失去耐心,也不要不断重复、试图更强烈地去说服。这些都只会更增强对方的防御心。给Ta时间。
今日电影推荐:《头脑特工队》动画电影2015年美国上映 豆瓣评分8.7荣获第72届金球奖最佳动画长片和第88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的提名
12月7日读书心得
《骂杀与捧杀》
现象引入:现在有些不满于文学批评的,总说近几年的所谓批评,不外乎捧与骂。
现象分析:其实所谓捧与骂者,不过是将称赞与攻击,换了两个不好看的字眼。指英雄为英雄,说娼妇是娼妇,表面上虽像捧与骂,实则说得刚刚合式,不能责备批评家的。
核心论点:批评家的错处,是在乱骂与乱捧,例如说英雄是娼妇,举娼妇为英雄。
一句话论证原因:批评的失了威力,由于“乱”,甚而至于“乱”到和事实相反,这底细一被大家看出,那效果有时也就相反了。所以现在被骂杀的少,被捧杀的却多。
举例论证:
例1:袁中郎(明代大文豪,性灵说创始人)被捧杀的案例
例2:泰戈尔(印度诗人,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被捧杀的案例
以学者或诗人的招牌,来批评或介绍一个作者,开初是很能够蒙混旁人的,但待到旁人看清了这作者的真相的时候,却只剩了他自己的不诚恳,或学识的不够了。然而如果没有旁人来指明真相呢,这作家就从此被捧杀,不知道要多少年后才翻身。
延伸:对我们当今的文化舆论环境对公众人物的态度十分有对照意味
《论“人言可畏”》
《论人言可畏》出自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1935年阮玲玉自杀的消息传出后,整个上海乃至全国都为之震惊。海内外之急电交驰,所致唁诔哀挽之辞,不可胜数。市民观众也奔走相告,咨嗟叹惜,相率赴吊。鲁迅得知阮玲玉自杀的消息后,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论“人言可畏”》一文抨击当时的小报记者。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日《太白》半月刊第二卷第五期,署名赵令仪。
亮点一:她们的死,不过像在无边的人海里添了几粒盐,虽然使扯淡的嘴巴们觉得有些味道,但不久也还是淡,淡,淡。(参考今日之公共事件)
亮点二:现在的报章之不能像个报章,是真的;评论的不能逞心而谈,失了威力,也是真的,明眼人决不会过分的责备新闻记者。但是,新闻的威力其实是并未全盘坠地的,它对甲无损,对乙却会有伤;对强者它是弱者,但对更弱者它却还是强者,所以有时虽然吞声忍气,有时仍可以耀武扬威。于是阮玲玉之流,就成了发扬余威的好材料了,因为她颇有名,却无力。小市民总爱听人们的丑闻,尤其是有些熟识的人的丑闻。上海的街头巷尾的老虔婆,一知道近邻的阿二嫂家有野男人出入,津津乐道,但如果对她讲甘肃的谁在偷汉,新疆的谁在再嫁,她就不要听了。阮玲玉正在现身银幕,是一个大家认识的人,因此她更是给报章凑热闹的好材料,至少也可以增加一点销场。读者看了这些,有的想:“我虽然没有阮玲玉那么漂亮,却比她正经”;有的想:“我虽然不及阮玲玉的有本领,却比她出身高”;连自杀了之后,也还可以给人想:“我虽然没有阮玲玉的技艺,却比她有勇气,因为我没有自杀”。化几个铜元就发见了自己的优胜,那当然是很上算的。但靠演艺为生的人,一遇到公众发生了上述的前两种的感想,她就够走到末路了。
亮点三:但有一点坏习气,是偏要加上些描写,对于女性,尤喜欢加上些描写;这种案件,是不会有名公巨卿在内的,因此也更不妨加上些描写。案中的男人的年纪和相貌,是大抵写得老实的,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一个女孩儿跑掉了,自奔或被诱还不可知,才子就断定道,“小姑独宿,不惯无郎”,你怎么知道?一个村妇再醮了两回,原是穷乡僻壤的常事,一到才子的笔下,就又赐以大字的题目道,“奇淫不减武则天”,这程度你又怎么知道?
《关于知识阶级》
演讲稿也是鲁迅著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有:《娜拉走后怎样》、《未有天才之前》《无声的中国》等。
鲁迅的一种边缘心态:他不习惯,并要竭力逃避公开演讲者所扮演的公众人物角色。他说听众的鼓掌“是很危险的东西,拍了手或者使我自以为伟大不再向前了,所以还是不拍手的好”。
鲁迅的自我怀疑:“我想对知识阶级发表一点个人的意见,只是我并不是站在引导者的地位,要诸君都相信我的话,我自己走路都走不清楚,如何能引导诸君?”(《关于知识阶级》)
同样,在《写在<坟>后面》里,他写道:“中国大概很有些青年的‘前辈’和‘导师’罢,但那不是我,我也不相信他们。我只很确切地知道一个终点,就是:坟。然而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无需谁指引。问题是在从此到那的道路。那当然不止一条,我可正不知那一条好,虽然至今有时也还在寻求。在寻求中,我就怕我未熟的果实偏偏毒死了偏爱我的果实的人。”
还有,“还记得三四年前,有一个学生来买我的书,从衣袋里掏出钱来放在我手里,那钱上还带着体温。这体温便烙印了我的心,至今要写文字时,还常使我怕毒害了这类的青年,迟疑不敢下笔。我毫无顾忌地说话的日子,恐怕要未必有了罢。”
《关于知识阶级》正文
知识分子和平民的关系问题
俄国的知识阶级“确能替平民抱不平,把平民的痛苦告诉大众”,因为他们“与平民接近,或自身就是平民”。
中国的知识分子“贵族”化,文字始终是“特权者的东西”,要成为知识分子,需要跨过“高门槛”,跨过了,就是“士大夫”。中国少有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即使有,一旦“跨过”高门槛,“变成一种特别的阶级”,也就“不但不同情于平民或许还要压迫平民,以至变成了平民的敌人”。
知识、知识分子与权力的关系
“知识和强有力是冲突的,不能并立的;强有力不许人民有自由思想,因为这能使能力分散。……因为各个人思想发达了,各人的思想不一,民族的思想就不能统一,于是命令不行,团体的力量减小,而渐趋灭亡。在古时野蛮民族常侵略文明很发达的民族,在历史上是常见的。”
“思想一自由,能力要减少,民族就站不住,他的自身也站不住了!现在思想自由和生存还有冲突。”
知识分子与政治强权的矛盾与冲突。“政治想维系现状使它统一,文艺催促社会进化使它渐渐分离;文艺虽使社会分裂,但是社会这样才进步起来。”(《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中国有专制传统,文艺和政治二者的矛盾,必然以政治家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权力对文艺家(知识分子)实行专政,剥夺他们说话的权力甚至生命这样反人道的方式来解决。这就容易导致文艺家(知识分子)向政治强权屈服。鲁迅认为,一旦放弃自己的社会批判功能,成为权力的颂扬者,文艺家(知识分子)也就不再是自身了。
民族“生存”与“思想自由”的矛盾与冲突。“然而知识阶级将怎么样呢?还是在指挥刀下听令行动,还是发表倾向民众的思想呢?要是发表意见,就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真的知识阶级是不顾利害的,如想到种种利害,就是假的,冒充的知识阶级。只是,假知识阶级的寿命倒比较长一点。像今天发表这个主张,明天发表那个意见的人,思想似乎天天在进步;只是真的知识阶级的进步,决不能如此快的。不过,他们对于社会永不会满意的,所感受的永远是痛苦,所看到的永远是缺点。他们预备着将来的牺牲,社会也因为有了他们而热闹。不过,他的本身──心身方面,总是苦痛的,因为这也是旧式社会传下来的遗物。”
另外,鲁迅也在寻求将“思想运动变成实际的社会运动”,也就是二者结合的新的可能性。他为此付出了不屈不挠的努力,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支持孙中山发动的北伐战争,到20世纪30年代与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左翼文艺运动上的合作,虽九死而不悔,令人感动:对鲁迅这样的真的知识阶级,他们梦寐以求的是中国社会真正的变动,而不仅是空谈而已。但鲁迅又认为选择做真正的知识分子,而不是在“象牙之塔”里的“艺术家”这样的路,必须是出自自我生命需求的自觉,绝不能强加于他人,“但我并不想劝青年得到危险,也不劝他人去做牺牲,说为社会死了名望好,高巍巍的镌起铜像来。自己活着的人没有劝别人去死的权力。”“假使你自己以为死是好的,那末请你自己先去死吧。”“我们穷人唯一的资本就是生命。以生命来投资,为社会做一点事,总得多赚一点利才好;以生命来做利息小的牺牲,是不值得的。”
鲁迅这样真正的知识阶级永远不满足于现状,是永远的批判者。
鲁迅: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作者批判了维护旧社会的“聪明人”,讽喻了对这社会不满而实际又在维护这社会的“奴才”,歌颂了和旧社会作坚决斗争,要毁坏这旧社会的“傻子”。此文短小精悍,明白晓畅,寓意深刻。
这篇散文诗作于1925年12月26日,最初发表于1926年1月4日《语丝》周刊第60期。作者鲁迅在创作此文前的一个时期内,正是他和《语丝》同事及章士钊同“现代评论”派斗争最激烈的时候,林语堂在《语丝》上发文这样说道:“华北大学诸君子不曾骂人,正是因为他们对执政的谦恭,并不使我十分起敬,但是由他们方面却正以为谦恭于执政是学者的态度,肆口漫骂者正是一号流氓,由此我们更明白冯文炳所说的‘我们的不干净也是干净,否则世上到那里去找干净!’所以有人说《语丝》社尽是土匪,《猛进》社尽是傻子。”作者鲁迅有感于当时的社会斗争创作了此文。
这篇散文写了一个寓言似的故事,创造了具有概括性的三个人物,并展示了他们对待由于主子压迫而造成悲苦生活的不同态度。
一是聪明人。他听到一个奴才的悲哀的诉苦:每天不一定能吃上一餐饭,即使能吃上,食物也是“连猪狗都不要吃的”高粱皮,且只有一小碗。从“吃”的方面说明奴才过着连猪狗都不如的生活。聪明人听了之后,始而惨然地表示自己的“同情”,继而“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再而给予空洞虚伪的安慰:“我想,你总会好起来……”后来,当奴才自以为“好起来”时他“也代为高兴似的”表示赞赏:“可不是么……”聪明人是一个虚伪的慈善家,欺骗人民的、统治者(主人)的帮凶。
二是傻子。他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是一个具有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但又脱离群众的反抗者形象。他在听奴才诉说住的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还“满是臭虫”,而且“秽气”重,“四面又没有一个窗”时,对他的苦难生活极表同情,大骂主人“混账”。并埋怨奴才:“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这建议遭到奴才拒绝后,“傻子”便断然叫他“带我去看去”,并立即行动,“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给奴才“打开一个窗洞来”,改善他的居住条件。但奴才却以“主人要骂”为由,对傻子的行动加以阻止。“傻子”竞不解释,只说了“管他呢”之后,继续砸。结果,被奴才叫出一群奴才将他当作强盗赶走了。这表现了“傻子”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勇于斗争的一面,也表现了他孤军奋战,贸然行动,勇有余而谋不足的一面。一个拯救群众的英雄,反被群众当作强盗赶跑,归于失败,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其蕴含的教训是深刻的。
三是奴才。这是一个受尽苦难的,被压迫、被剥削而又毫无觉悟的劳动者的形象。他在主人的残酷剥削压榨下,过着猪狗不如的悲惨生活,可他一身驯服的奴才骨头,没有一点反抗精神。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寻人诉苦”。他“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这是他的奴才性格的特征。他为博得聪明人的一点浅薄的同情和慰安,而感到舒坦和快活,以致发出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的慨叹,他为自己破烂的住房而愤愤不平,但当“傻子”要给他砸出一个窗洞时,他却大声哭嚷:“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他站在主人的立场引出一群如他一样的奴才把傻子赶走。最后还恭敬而得胜地向压榨他的主人表功,是他先叫喊起来赶走了强盗的,从而获得了主人的“夸奖”。后来见到聪明人,还津津乐道主人的夸奖,感激聪明人说他“总会好起来”的先见之明,为自己的“有功”而“大有希望似的高兴”起来。至此一个受尽苦难而又麻木不仁,愚昧地忠实于剥削者、压迫者的劳动者形象,便跃然纸上。他是个被军阀统治者腐蚀了灵魂的真正的奴才。
文中创作的三个人物,具有深广的社会意义,深刻地揭示了在帝国主义、军阀统治的社会中,聪明人(统治阶级的帮凶)的伪善和阴险,奴才(劳动者)的麻木、卑怯,傻子(反抗者)坚决、果敢的斗争精神及其个人反抗一定要失败的前景。暗示了他一贯主张斗争要“韧战”、“壕堑战”,反对赤膊上阵的战法。全文运用对话,但个性自现,讽刺针砭,溢于言表,耐人寻味。
“聪明人”其实也是一种奴才,不过是高等的奴才;他很聪明,知道迎合世故和社会的落后性,以局外人或“主子”的邻居的姿态替“主子”宣传奴才主义哲学,所以也是一种做得很漂亮的走狗。
读后感:今天是训练营的第88天,今日小理论是: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