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大鼓是一种很好听的曲艺形式,主要流行于河北以东、北京、天津、及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2006年5月20日,河北省乐亭县申报的“乐亭大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8。
2021年5月24日,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申报的乐亭大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项目编号也是Ⅴ-8。
这就有意思了,乐亭大鼓怎么成滦南县的了?为什么不叫滦南大鼓?
说起乐亭大鼓,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叫崔八厮,大名崔佑文。
相传道光三十年(1850年),乐亭著名说书艺人温荣发现了铧翅的清脆声响,并磨制成了第一付铁板。乐亭城南崔佑文进京供奉,带温荣入恭亲王府献艺,温荣的技艺深得王爷欢喜,当即封了顶子赐了座,并赐名“乐亭大鼓”。
这里的崔佑文,又名崔八厮。放到现在就是乐亭县庙上村人,是当时著名的大户。崔家从清初定居乐亭庙上,繁衍十多代,历时近三百年,享有京东第一皇庄的盛名。
当时的崔家在乐亭有一部分土地,滦县榛子镇一带也有部分土地,主要还是乐亭的土地多。其中在庙上一带占了不少地,但这个地实际并不是崔家的地,都是恭亲王占的圈,崔家实际是管皇粮的庄头。
有了恭亲王这个大靠山,崔家自然混得风生水起。当地的富户乡绅惟崔家马首是瞻,就连在乐亭就职的朝廷命官和在外为官的乐亭人,为了能站住脚,也不得不去崔家拜码头。当年的崔家可谓八面威风。
但崔家毕竟是皇家庄头,按规矩,每年都要进京,到恭亲王府交租。对于崔八厮,民间有这么一句话:在家是老爷,进京是奴才。
崔八厮很喜欢唱戏,我很小的时候,村里还有一个皮影戏班子。至于乐亭大鼓,经常会有艺人过来表演。
《曲艺论丛》中记载:“乐亭大鼓,简称乐亭调,为北方俗曲鼓词之一种,产生于乐亭县,故名。”
以上考证,乐亭大鼓源于乐亭,实至名归。跟滦南毛的关系也没有。
可滦南为什么要在乐亭县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也要申请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呢?说到底,还是一个利字当头。有了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了做文章的空间。就像那些名人效应,很多地方喜欢抢名人。因为名人自带光环,自带流量,会产生很多经济效益的。很多地方都在抢曹操,莫名其妙的出现了很多的曹操墓,甚至有个专家信誓旦旦的指着墓中的一具儿童尸体说,那是儿童时期的曹操。同样姓曹的曹雪芹的故乡也整出来很多个版本。甚至于大奸臣秦桧,据说还有很多地方在抢。
在历史上,滦南县的地位有点尴尬。历史上很多时期,并没有这个滦南县。直到1963年,恢复滦南县建置,划归乐亭、滦县、丰南的34个公社仍归滦南县所辖,隶属唐山。之所以叫做滦南,无非就是在滦县南面。
滦南县自称是评剧发祥地。因为成兆才先生的旧居在现在滦南县境内。那个年代,有滦县、乐亭,没有滦南。可是,2006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个地区分别是天津市宝坻区、唐山市滦南县、辽宁省沈阳市。真正的发祥地(按当时的行政区划)滦县和乐亭县却丝毫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只有一个唐山皮影没有争议,是以唐山市的名义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回到最初的话题,乐亭大鼓怎么就成了滦南县的非遗了?和评剧一样,滦南县也找到了依据。那就是靳文然先生。他生于1912,1964年去世。直隶滦县(今河北滦南县倴城镇靳营村)人。其实,乐亭大鼓之所以能叫做乐亭大鼓,其根还在乐亭。靳文然先生先生是靳派,其它的流派还有很多。
分析乐亭大鼓的谱系,温荣应该算是第一代,是祖师爷。祁真、陈继昌、王恩鸿算第二代。祁永武、陈文焕、胡少兰、齐文风、靳文然、韩湘圃、唐俊山等算是第三代。
乐亭大鼓分东路、西路两大流派。东路以乐亭为中心,演员以韩湘圃为代表。其特点是音调高亢,旋律质朴,节奏严整,一字一板,腔调丰富。西路以唐山为中心,演员以靳文然为代表,其特点是唱腔婉转抒情,旋律起伏较大,采用各种板式的间插套用,使节奏多变,对比鲜明,刻画人物生动细腻。此外,王佩臣等演唱的大鼓,均系乐亭大鼓的流派分支。
由于乐亭人善于做生意,他们在清朝末年就创造了乐亭“老呔商帮”,四处奔波经商。他们走动最多的地方就是东三省,当时有个学名叫作“闯关东”。据不完全统计,在一百年前,就有十万乐亭人跑去东北做生意。他们资金量达到恐怖的四亿银圆,一年能赚5000万银圆。商户遍布东三省各市县乡镇,知名的商号就有千家。有句民谣说得好:东北三个省,无处不乐亭!做生意之余,乐亭的先人们也把乐亭县的文化艺术带去了东北。包括被宝坻、沈阳、滦南申遗的评剧,被唐山申遗的皮影,以及和滦南一起申遗的乐亭大鼓,都被带去了东三省。据说,现在还能听到韵味十足的十三香小调,就是那个年代流传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