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5年的乌尔姆——“三皇会战”,整个战役基本灭亡了奥地利帝国。因参战三方的君主——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俄罗斯帝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均亲临战场,御驾亲征,所以又称“三皇之战”,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场著名战役。
拿破仑称帝以后,与其盟国西班牙对抗英国,而英国则拉拢了奥地利、俄罗斯、瑞典和那不勒斯组成了反法联盟。
当拿破仑率领大军在英吉利海峡附近打算进攻荷兰的时候,传来了反法联盟成立的消息,奥地利和俄罗斯首先发兵进攻法国。
几路大军同时进攻,局势对拿破仑非常不利。
而奥地利军则包围了拿破仑的盟友巴伐利亚。拿破仑得到消息以后火速进军到了巴伐利亚。
当时,由于法军采用了军团制,将若干步兵、骑兵、炮兵、后勤以及工程兵组成一个军团,每一个军团都是一个独立的作战单位,都能完成独立的作战任务,因此当时拿破仑的军队的行军速度比其他国家的部队要快很多。
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围攻巴伐利亚的奥地利军队,奥地利军被拿破仑打得溃不成军,他们唯一的希望是库图佐夫率领的俄军能过来救他们,但是此时的库图佐夫离他们有160英里远,根本来不及赶过来。
拿破仑从10月17日向奥地利军发动进攻,到10月19日,奥地利军在乌尔姆向拿破仑投降,6万名奥地利军人成了拿破仑的俘虏。
此时库图佐夫得到了奥地利军投降的消息,他立马下令部队撤退,此时的拿破仑则正率领大军追赶俄军,企图赶上俄军并消灭俄军。
库图佐夫边打边撤,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附近抵抗了一阵子后,放弃了维也纳,往北部撤去。他与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以及奥地利皇帝弗朗西斯在奥尔目次会合。会合后,年轻气盛的俄国皇帝亚历山大决定与拿破仑决战,这正是拿破仑求之不得的,拿破仑将战场选在了奥斯特里茨,于是史上著名的三皇会战就在这里打响了。
1805年12月2日上午奥斯特里茨战役打响。
交战双方规模差不多,而且法军还略微处于劣势。法军为74500人,俄奥联军为86000人。
俄奥联军占据了普拉岑高地,他们的计划是从高地发动进攻,直接包围拿破仑大军,并将其歼灭。而拿破仑的达武第3军团正在赶来的路上,拿破仑的计划就是先引诱普拉岑高地的俄奥联军进攻,然后发动攻击占领普拉岑高地,从而分割俄奥联军,将其各个击破。这就需要有准确的战场判断能力,能够在对方发动进攻的时候及时看准时机进攻高地,同时,达武军团要能够及时赶到战场。
战斗始于早上七点,普拉岑高地的俄奥联军首先发动进攻。而此时的达武军团也及时赶到了战场,增援了拿破仑的南侧的部队。
南部的法军成功吸引了俄奥联军的主力,到了中午,迷雾散去,战场的情况变得明朗起来,拿破仑迅速出动主力部队进攻普拉岑高地。经过激烈的交战,拿破仑军攻下了普拉岑高地。
普拉岑高地一经失守,亚历山大随即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策,因而在库图佐夫的协助下,下令将所有的预备队调上来,企图重新夺回这一高地。这样一来,在高地附近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双方的骑兵进行了非常猛烈的冲杀。在反复争夺中,俄军曾经一度重新登上高地,但在法国近卫军的轻骑兵及时赶到时,又被迫退了下来。尔后,俄军再一次投入骑兵,再一次进行猛烈反扑。眼看法军又有可能被压回来。正在千钧一发之际,贝西埃率领近卫军的一部分重骑兵赶到,并且从俄军的侧翼猛冲过来,致使俄军阵脚大乱。
这样,俄军连续四次进行了猛烈反击,结果都被法军打退,到中午11时左右,即经过2小时的拉锯战以后,俄军终于再也无力对普拉岑高地进行反击了。紧接着,法军转入进攻,把俄奥联军从阵地中央切开,使他们分为互相不能策应的南北两个部分。位于南面的联军主力,完全暴露在占领普拉岑高地的法军火力之下。
若阿尚・缪拉
与此同时,在北段进行的战斗也是非常激烈的。法军的第5军和第1军在缪拉的骑兵军的配合下,顽强地打退了联军两个军的多次冲击,稳稳地坚守着阵地。而在削弱了联军的进攻能力以后,缪拉的骑兵军和拉纳的第5军果断地进行了反击,把北面的联军赶回到了奥斯特里茨。
联军在整个战线的中部和北部都被法军彻底击溃了。只有在南部的主力,还被法军第3军和第4军的一部分兵力牵制着,正处在普拉岑高地和扎钱湖之间,在孤立突出的不利态势中。其左翼是沼泽地和湖泊,右翼和侧后受到占领普拉岑高地的法军的威胁,处境更是危急。拿破仑极其敏锐地发现并迅速利用了这一有利时机。他在占稳普拉岑高地以后,很快把火炮调了上去,用以支援法军的全线反攻。
拿破仑指挥法军主力对联军南翼3个军的翼侧和侧后实施了最后的突击。法军呼喊着从高地的斜坡横扫下去。面对这一无法抵挡的洪流,联军很快就溃散了。只有少数人逃往布尔诺方向,大部分被压缩到了扎钱湖和莫尼茨湖之间的沼泽地带。这些人员当中,得路逃生的不多。他们被赶到了刚刚结冰的湖面上,人马车炮,拥挤不堪;而在这时,普拉岑高地上的法军炮兵,开始向湖面进行猛烈轰击。顷刻之间,冰碎炮翻,人员纷纷落水,据说有几千人葬身湖底了。在这样完全被动挨打的情况下,联军士兵无可奈何,纷纷地放下武器,当了俘虏。
联军惨败的局面已经非常明朗了。整个联军的溃散势不可挡。就连弗朗茨二世和亚历山大一世的侍从人员也都顾不得皇上的安危而把两位至尊丢在路上,各自去逃性命。也许可以说,是冬天短暂的白昼救了两位皇帝的性命,使他们侥幸地逃出了法军的包围。在激战中,联军总司令库图佐夫负了伤,差一点当了法军的俘虏。
俄奥联军此时被一分为二,在解决了北部的俄奥联军以后,拿破仑调集部队迅速包围了南部的俄奥联军,从而击溃了南部的俄奥联军。
三皇会战以法国胜利,俄奥联军失败而告终。战争结果是法军死亡1290人,受伤6900人,被俘570人。俄奥联军死亡6600人,受伤11200人,被俘11170人。
此战过后,俄军撤走,奥地利皇帝弗朗西斯一世被迫接受耻辱性的条约,向法国投降。
可以说,乌尔姆-奥斯特里茨战役,拿破仑大军基本占领了奥地利全境,可以说是一个灭国级别的系列战役。
法军在奥斯特里茨以少胜多。突出体现了拿破仑的统帅才能,他把谋略与冒险,勇敢与灵活有机的相结合,始终掌握着战役主动权。奥斯特里茨战役在世界战争中都占有相当大的地位,它渗透了拿破仑的军事思想,也是拿破仑·波拿巴在其军事生涯取得的最光辉的胜利,其用兵无论在战略方面还是在战术方面,都是无懈可击的,而其反击的时机也选择得恰到好处。昔日在马伦哥会战所犯过的错误,这次一个也没有重演。由于在数量上明显地处于劣势,他便引诱敌人进攻其坚强的防御阵地,此后,当敌人犯了放弃中央高地的严重错误时,他立即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把敌人的两翼隔开。事先,他曾详细地侦察过地形,知道敌方的兵力部署并精确地预测了他们的计划。难能可贵的是,尽管他在数量上处于劣势,但他仍能保持适当的预备队以左右战局并实施追击。
整个战役给人启示较为深刻的,大致有以下5点:必须洞观战略全局、有效实施战略欺骗、尽可能选择有利战场、坚持集中优势兵力原则和把握战机,果断用兵。
奥斯特里茨战役之后,法国掌握了欧洲大陆的控制权,在中欧地区成立了受法国保护的莱茵联邦,开启了拿破仑从此达6年之久的极盛时期。然而,如果从欧洲军事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场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已超出了其本身的军事价值:它宣告了警戒线式战略和线式战术的破产,证明了资产阶级法国的军事制度和军事学术的优越性。由此引发出欧洲近代一次影响深远的军事变革。
恩格斯在《奥斯特里茨》一文中曾这样评价奥斯特里茨会战和拿破仑的才能。他写道:“奥斯特里茨被公正地认为是拿破仑最伟大的胜利之一,它最为有力地证明了拿破仑的无与伦比的军事天才。因为,尽管指挥失误无疑是同盟国失败的首要原因,但是他用以发现同盟国过失的洞察力、等待过失形成的忍耐力、实施歼灭性打击的决断能力和迅速摆脱失败困境的应变能力——这一切是用任何赞美之词来形容都不为过的。奥斯特里茨是战略上的奇迹,只要还存在战争,它就不会被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