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文化社”举办的同读《白鹿原》活动已接近尾声,二十多位诵友参与其中,他们用各具特色的声音对小说进行了诠释。我一一聆听后感触颇深,尤其是对整部作品有了更宏观的了解,但内心却充满压抑。
陈忠实的这部力作以白鹿原上白、鹿两家的纠葛为主线,展现了三秦大地自清末至建国初期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质朴真实,力透纸背,而我总感到其是一本亡命花名册。
小说从白嘉轩六个老婆和他老爹的离奇死亡开端,吸睛的同时也让人毛骨悚然,后来更是一连串的暴亡事件,诸如农协刀铡土豪、劣绅礅死造反头目、土匪整死鹿子霖的老父亲、革命人士被井坑、白灵在肃反中被自己的同志活埋、田小娥遭公公背刺、鹿三因鬼上身而亡、土匪头子吐血温柔乡、鹿子霖的儿媳在与公公的不伦之幻中寂灭,最后是三名旧社会的余孽被政府枪决。他们大多为非正常死亡,惨不忍“听”,而唯一得以善终的是大儒朱先生。
朱先生不仅饱读诗书,学富五车,而且侠肝义胆,大公无私,曾带头捣毁罂粟,只身劝说清兵罢战,主导放粮赈灾,还能掐指卜卦,最经典的案例即是在国共内战时对时局的预判,他一语道破天机“天下注定是朱毛的”,理由是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上“满地可是红嘛”。而他的死十分平静,编完县志,完成最后的心愿后,面对鸡飞狗跳墙的乱世,其坐在藤椅上溘然长逝。
我不由得陷入深思,陈忠实因何要浓墨重彩地渲染死亡呢?大概是出于“不知死焉知生”的考量吧。他通过描写各式各样死于非命的事件来揭示现实的残酷,来突显革命不是请客送礼,变革不是没有代价,而最叫人痛心的是白灵之死。这个坚定的共产党员最终被同志扼杀,小说对此的交代是:重要的已不是烈士死亡的细节和具体过程,重要的是对发生这一幕历史悲剧的根源的反省。
这或许就是陈忠实推出如此众多人间惨剧的初衷,而朱先生的寿终正“坐”、无疾而终也是作者的心声所在。其通过塑造这一完美的儒生形象来寄托自己的一番治世理念,唯有文人才能平天下,然而他的想法也只能是个炫目的泡泡,所以其把朱先生的死安排在了解放前,并留下一个悬念:共产党“得了天下以后怎样,还得看”。
其实,百无一用是书生,哪有什么神通广大的“朱先生”,他不过是陈忠实刻画的一个理想人物罢了,但其仍不失为一种希望,是正直、正义、正觉的化身,也是读者、听者感受到希望与振奋的端点。开卷有益,听书有宝,珍宝不是黄金屋的奢求,不是颜如玉的渴盼,而是能从字里行间嗅到百花的芬芳,而是能从抑扬顿挫中谛听到春雷的乍响。
202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