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二十年,暖风呵护“我的宝”
2025-01-06 14:37  浏览:387  搜索引擎搜索“爱农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爱农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2025年1月29日,我国将迎来全年第一个“非遗”节日——春节。就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一次引发了世界回响。从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至今,二十年间,我国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公布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1557项,认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56名,创新设立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我国非遗进入系统性保护新阶段。《检察日报·声音周刊》本期为您讲述非遗技艺传承与保护的故事。

1.国家对非遗的倾力保护让民间绣艺获得新生

“春节作为一项‘社会实践’被列入非遗名录,它没有具体的传承人,春节的非遗传承人,是每一位中华儿女。”近日,在江苏省扬州市职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一间教室里,给学生们传授技艺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应乱针绣”传承人莫元花,感慨溢于言表。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全国人大代表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宝应乱针绣”传承人莫元花

出生于1982年的莫元花,见证了非遗技艺的寂寞与复兴。

宝应县是苏北里下河地区著名的鱼米之乡,宋代以前缫丝、制锦、刺绣业就很发达。十九世纪下半叶,鲁垛镇人杨莫氏对传统技艺进行大胆革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其后辈传人莫学春善采他山之石,远赴苏州、常州等地拜师求艺,将一代绣匠杨守玉创造的乱针绣法与宝应水乡刺绣相融合,使绣品工艺呈现出了“乱而不杂、密而不堆”的新面貌,并于1989年办起全镇第一家乱针绣作坊。

然而,那时的刺绣产品市场面十分有限,除了用于楼堂馆所的装饰,极少飞入寻常百姓家。因此,当地不少民众对该技艺的前途表示怀疑。但莫学春的女儿莫元花认为,美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只要把产品做得足够美,就一定能够拥有蓬勃生命,赢得广阔市场。

2001年,19岁的莫元花从父亲手中接过绣花针。心灵手巧的她,琢磨出了更适合人物肖像的“16系环节绣法”,作品接连获得“百花杯”奖、国家级展销金杯奖等,并亮相国际舞台,企业订单源源不断。

由于刺绣很适合家庭妇女就近从事,莫元花便从2006年开始,面向全县妇女免费举办了20期乱针绣技能培训,学员近2000人。在莫元花和其他刺绣能手的带领下,现在,刺绣已成为致富一方百姓的“靓丽”产业,全镇共有刺绣企业及绣坊、绣庄30多家,从业者3000多人,年产值3亿元,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国人大代表莫元花向扬州市职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学生传授乱针绣技艺。

回首这些年刺绣技艺在家乡土地上的可喜发展,莫元花从不认为这是自己的力量所为,“是国家对非遗的高度重视和倾力保护”,她由衷感叹。

“非遗”一词进入莫元花的生活是在2004年8月。通过报纸,她得知中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公约》”)。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口头或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公约》定义它为“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根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包括各种类型的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的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术以及其他艺术。

很快,次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随后,非遗保护工作自上而下在全国迅速推开,各地文化部门均安排专人负责,非遗项目的普查和代表性项目的评审相继开展。2008年,“宝应乱针绣”入选首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扬州自古文明昌隆,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首批评定的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就有104个。入选之后,莫元花切身感受到了国家给予的种种“利好”:宝应县成立了乱针绣协会;鲁垛镇政府兴建了乱针绣文化创业园,并出台促进乱针绣发展的意见,对乱针绣企业注册入驻、扩招人员、参赛参展等均给予奖励,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她本人也根据国家的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多次赴高校、艺术研究机构学习进修。

在缕缕暖风的拂煦下,宝应乱针绣的影响力不断提升。2018年,宝应县成功申报“中国乱针绣之乡”。2023年,该技艺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8年和2023年,莫元花连续当选为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随着“平台”的扩大,她对全国的非遗保护情况有了更多了解。

2.加入《公约》后,更多人共享非遗保护利用的发展成果

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非遗保护,中国特色的保护体系渐趋完善。国家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完善了以各级非遗行政部门为主导,非遗保护中心、非遗馆、非遗保护协会为骨干力量,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同时,中央财政设立国家非遗保护资金,用于开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等的保护传承活动。推进非遗保护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建立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长城沿线非遗保护协调机制,让更多群众共享非遗保护利用的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

这些举措有力促进了非遗的薪火相传以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国际非遗保护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玉雕《日月同辉环·内链瓶》(作者:王金高;摄影:高源)。

比如,始于隋唐、精于宋、盛于明清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历经岁月沧桑,该技艺在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江苏南京金陵刻经处、四川德格印经院三地得到了延续和保存。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系统展示该技艺发展沿革的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在扬州落成。2009年,该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多国参与的雕版印刷国际学术研讨会常态召开,该技艺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和发展持续深化。

再如,以“将军县”闻名于世的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盛产优质棉花,当地百姓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大布”轻柔透气、经久耐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新中国成立后,很多红安籍将军仍然喜欢用家乡的“大布”制作床单和衣服。在国家非遗政策的支持下,2009年,“‘红安大布’传统纺织技艺”入选湖北省非遗保护名录。2014年,“红安大布”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政府以“合作社+农户+市场”的模式,引领百姓根据市场需求,加工各式“大布”产品,红安万千家庭由此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此后,“红安大布”的身影还频频出现在国际非遗大展、中国国际时装周等舞台上,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民间技艺的风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全国人大代表

湖北省红安县黄麻纪念园讲解员程星

谈及此事,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红安县黄麻纪念园讲解员程星的笑容写在脸上,她认为,红色非遗之花不仅给老区人民带来了稳稳的幸福,还为世界播撒了来自泥土的质朴芬芳。

3.与时代拥抱赋予文化遗产生命力

曾几何时,“遗产”一词颇不讨喜,甚至有声音说:“文化遗产若需要保护才能活,说明它们已经没有生命力了。”

然而,现在你走在大街上、公园里,随处可见头簪绒花、身穿汉服的姑娘。商场和网店里,用传统技法制作的化妆品、嵌入传统元素的文创产品很是热销。“中国风”与时尚潮流有机融合的“国潮”,已实实在在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这热潮的根源,是中华文明的无限魅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基于这一认识,作为中国文化权威“窗口”的央视、故宫,率先推出《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优质文化产品,在广度和有效性层面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推广。其后,国产运动品牌“李宁”携仙鹤飞天的苏绣图案,亮相纽约时装周;文具品牌晨光推出以国粹京剧为主题的“盛世新颜”系列文创产品。这些操作,不仅体现了品牌将“经典与流行”相结合的时尚理念,也为其赢得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同,并在消费领域引领起“国潮”之热。

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很多寂寞坚守大半辈子的非遗艺人倍感欣慰,纷纷不辞辛苦带徒授艺,并努力提升自我,跟上时代脚步。不少年轻人也满怀激情投身非遗事业,他们脑子活,思维新,古老非遗在他们手中绽放出了新的芬芳。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全国人大代表

江苏省淮剧团一级演员陈澄

孕育于苏北大地、发祥于近现代上海的淮剧,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在这个舞台上滚打30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剧团一级演员陈澄,深知传统戏曲的传承离不开年轻一代。她积极做好青年演员的“传帮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与团队持续推动“老戏新作”,结合当代人的审美创新剧目表达方式,促进传统戏曲与时代接轨;提出《关于进一步强化戏曲进校园的建议》,并身体力行赴大中小学校现场演唱、讲解和教学,在年轻人心里播撒热爱传统戏曲的种子。近年来,她还主动拥抱互联网,以直播形式演唱名作名段、展示后台和排练现场,开设线上讲座、与票友线上联动,收获了大量粉丝。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剧团一级演员陈澄借助互联网推广淮剧。

出生于2000年的党飞华,是陕西省渭南市华县汪氏皮影第五代传承人。他在抖音平台上用皮影演绎迈克尔杰克逊、动漫人物、影视作品片段,还与《王者荣耀》游戏合作推出了特色皮肤,与博物馆合作推出文创礼盒等,让皮影由小众走向了大众。

主管部门也在非遗的创新发展方面动足了脑筋。一是加快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将形式多样的非遗展示、展演、体验活动植入景区“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江苏省打造的南京秦淮灯会、泰州溱潼会船先后获评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和“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二是以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挖掘乡村非遗资源,给予关注扶持,使之做大做强,进而成为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能量之泵”。山东省高密市将国家级非遗项目聂家庄泥塑做足“+工程”,通过“+工坊”“+研学”“+手造”等方式,将艺人、产业和市场紧紧连接在一起,泥疙瘩由此变成了“金疙瘩”。

4.护中华非遗,法治是有力保障

如今,中华非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我的宝”。如何呵护好这个“宝”,使它永葆青春、历久弥珍?法治是不可或缺的答案。

二十多年来,我国已在国际规则下建立起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核心,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支撑,较为完备的非遗法律制度体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医药法;国务院修改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有关部门印发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内容涵盖非遗调查、代表性传承人认定、资金管理、生产性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等诸多方面;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非遗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就保护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非遗项目专门立法,如云南楚雄彝族医药、吉林延边朝鲜族文化、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等,都有了专项地方性法规保护;一些地方探索推进协同立法,四川省、重庆市协同制定川剧保护传承条例。

非遗是活态的,它的存续力取决于人民的当代实践。多年司法实践显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尚有亟须改进和完善之处,比如非遗传承制度、非遗合理开发利用制度、非遗监督管理体制、“非遗+”融合发展机制、非遗保护传承奖助机制与责任追究机制等。目前,修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在非遗的司法保护体系中,人大和行政机关承担着制定法律和规范性文件的职责,行政机关同时又负责涉非遗行政违法的查处,公安机关则承担涉非遗刑事犯罪的侦查。与这些部门相对单一的职责相比,检察机关可以通过“四大检察”一体履职,即刑事打击、行政督促履职、公益诉讼监督、民事责任承担相结合,推动形成工作合力,促进非遗保护向深层次发展。



江苏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江苏省人大代表吴元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苏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已获得40多项国家外观设计专利,但在周边省市旅游摊点和各类电商平台上,常常出现做工粗糙的廉价仿品,严重侵犯知识产权。2019年,南通市检察院在走访该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江苏省人大代表吴元新时,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会同公安机关和法院,开展打击非遗仿冒产品专项活动,当年提起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公诉案件56件132人。

江西省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承千年,精妙绝伦,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景德镇市检察机关组建该市陶瓷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集案件办理、专家咨询、便捷服务、普法宣传等功能于一体。一段时期以来,景德镇多位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制瓷大师名号被商家滥用进行虚假宣传和销售,对陶瓷文化的传承以及整个瓷都的声誉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侵害了公共利益。2024年8月,该市检察机关向当地文旅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发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要求加强监管,目前已整治见效。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学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王安维感言,景德镇的特色产业发展,离不开检察机关的法治护航。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全国人大代表

景德镇学院海上丝绸之路

研究院院长王安维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的雷山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的中心,12万常住人口中,有3万余名苗家妇女从事刺绣。近年来,因机器制品的竞争、经济下行等因素,当地苗绣产业遭到较大冲击,很多绣娘好不容易找到活儿,却面临被拖欠工资的风险。2023年,雷山县检察院对22名苗族绣娘被欠薪案依法支持提起民事诉讼,帮助讨回其劳动所得,重塑了绣娘从事非遗技艺的信心。

在上述手段中,检察公益诉讼更具有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划监督办案的优势,它可以有效打破条块分割障碍,突破行政区域界限,以开放性、系统性思维,既保护相关非遗项目,也保护孕育发展非遗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目标。

路途漫漫何其修远,文脉守护未有穷期。2024年12月5日,最高检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检察改革、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文化遗产司法保护”。相信,在检察机关和社会各界的齐心呵护下,非遗的明天定会春花烂漫,硕果盈枝。

(检察日报 梅静)


发布人:ad62****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