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詹启敏:医学人才培养,如何用好“学科交叉”
2023-01-30 19:03  浏览:557  搜索引擎搜索“爱农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爱农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发布信息 广告合作 软文发布

评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建设健康中国进程中面临诸多重大挑战,对我国医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医学人才培养要以促进健康和消除疾病为中心,深化医学与其他学科的深度合作,以更好地服务于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

学科交叉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医学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推进医工、医理、医文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

我国现阶段医学教育在学科交叉融合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学科交叉仍面临意识不强、制度保障不足、教育教学体系不健全、实现路径模糊等诸多问题。医学教育迫切需要探索新理念、新路径、新模式,构建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新体系,有效整合医学与新兴前沿学科(生命组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知识,实现医学从以单纯医学科学为支撑的医学模式向以“医学﹢X”交叉学科为支撑的医学模式的转变。

转变培养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当前,医学教育改革呈现出以全生命周期健康为中心,以交叉、跨界、融合为特征的发展态势。医学人才培养应顺应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及时做出观念和理念的调整,确保医学教育适应现代医学和健康发展的需要。应充分认识,人才是创新型国家科技发展的第一要素,创新性多学科交叉背景医学人才是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学科交叉是提高医疗救治能力和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医学发展水平的重要路径。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在学科发展布局、师资队伍建设、学术资源配置等方面,充分考虑学科交叉在医学高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创新培养机制,建立新的培养模式。复合型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在注重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的同时, 强调非医学或医学相关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期待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成为“基础厚、通识宽、专业优、科研强、素质高、国际化”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我们要有改革的勇气和举措,改变传统的医学生培养模式,将新兴前沿学科以及人文学科融入医学生培养过程。综合性高校要打破医学院(部)与其他学院之间的壁垒,做好顶层设计,配置相关资源,促进医学与工科、理科、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深度融合。独立办学的医学院校应该加强与理工科学校的合作,建设发展相关交叉学科,推进复合型高端医学人才培养和医学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

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育教学内容。目前,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还是按照传统的课程体系培养医学生,新知识内容引入不足,教学内容落后于现代生命科学和前沿科学发展。传统的课程体系学科壁垒明显,医学学科知识单一,基础临床脱节,教学方法陈旧,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是复合型创新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和关键环节,改革中既要有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又要有对于高等教育和医学教育的深刻理解,继承医学教育的传统经验,开拓医学教育的创新模式。鼓励多学科师资参与和合作,使课程体系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开发学生创新和发展潜能、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学习效率。

改进教学方法,践行新的教学范式。应积极建立交叉学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探究教育教学的规律和范式。推动医学通识教育与跨学科专业教育相融合,开展跨学科问题研究的实践训练。推进基础与临床、临床与预防以及医学与相关理工、人文知识的有机整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讨论式学习,强调研究性学习。同时,应根据国家重大需求和医学重大问题导向,建立跨学院、跨学系、跨专业的交叉学科创新基地和平台,吸引和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和创新实践。

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培育良好教育生态。复合型创新医学人才培养需要打破传统的医学学科边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面对改革过程中的诸多未知数,既需要拿出勇气魄力积极推进,又需要冷静思考稳中求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评估体系,包括师资队伍人才和人事制度评价体系、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评价体系、课程体系改革评价体系、创新性人才培养效果评价体系、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风险评估体系等,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生态,以保障复合型创新医学人才培养工作快速稳妥发展。


文: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主任 詹启敏

编辑:马杨

校对:杨真宇

审核:徐秉楠 王乐民


发布人:5fac****    IP:120.244.9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82427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