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你说着战略上的选择,格局上的突破,其实多数选择都是不得已,如果可以为所欲为,罗马早已经统治了世界,庆幸的是,这只是如果。
你问我最近开心的事,大概是看看白猫在忙些什么,虽然它有自己的态度和想法,可是始终保持从容。还有一点,当你孤独的时候,猫是最善于倾听的。这种能力让其具有独一无二的替代性,不像没有耐心的人类。
猫是白色英短,银渐层长毛夏天容易中暑,给它剃了毛发,本来担心会变得抑郁,但是看起来好像没有受到影响,顺其自然的心态非常好。
黄庭坚写诗:
夜来⿏辈欺猫死,窥瓮翻盘搅夜眠。闻道狸奴将数⼦,买鱼穿柳聘衔蝉。
陆游写诗:
裹盐迎得⼩狸奴,尽护⼭房万卷书。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毯坐⾷⽆鱼。
他们希望常有猫的陪伴,深夜失眠,读书疲倦,找个观察对象当然有趣。 陆游留存于世关于猫的诗作有二十多首,名列铲屎官排行榜第一名,而他给挚爱的唐婉也就写过十首而已!所谓的恋爱脑,陆先生身上体现的不多。
猫和人类生活了一万年,两个中华文明。猫两岁就性成熟,可以生殖养育,人类已经陪伴他们走过了五千代。江山代代有才人,好猫代代也应该如此,应该有太多的精英猫,英雄猫出现。可惜在历史典籍上这类猫中翘楚还是非常稀少,难以或不在意留下姓名。
猫和狗不一样,猫保持自身特性比较长久,目前美国爱猫协会认定当代猫的种类只有45种,而犬类达到340种。猫和人类的合作是非常有限的,狗因为看家护院,猫说是因为捕捉老鼠,现代更为可信理由是因为外貌。
单纯因为外貌而受到追捧,并且活的很繁盛的动物,只有演艺明星可以媲美。
猫有十二种基本毛色,分为黑色系和橙色系,黑色系有黑色、巧克力色、肉桂色,稀释后有蓝色、丁香色,淡黄褐色。橙色系呢,有橙色、奶油色、杏黄色,双重稀释后有焦糖化蓝色、焦糖化丁香色,焦糖化淡黄褐色。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有纯白、黑白、虎斑纹、黄色、橘色等,少见的有黑灰、纯黑、棕色、斑点色等,数量稀少的有浅粉、蓝白、淡橙色等。玳瑁色的猫咪也不常见,而且还有渐层色、金色、梵色等颜色。
相比而言,白猫是比较常见的毛色。
想要成为白猫,有三种方法,分别是靠“白斑基因”“白色基因”和“白化基因”的力量。
白斑基因并不是让猫的体内产生白色的色素,而是阻止猫合成原本的色素,所以看上去猫毛变成了白色。白斑基因不在性染色体上,因此在基因层面猫原本的颜色还是存在的,并且能正常遗传给后代。
白斑基因是一种显性基因,只要存在一个白斑基因,猫便会呈现为白色。
一只猫想要变成白色的第二种方法则是求助于“白色基因”。相比白斑基因,它是一种更加强大的存在。因白色基因而变白的猫不像白斑基因作用的那样有着不同程度的表达,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全白的。
受到白色基因支配的猫常常会有蓝色或橙色的瞳孔,容易发生耳聋,被称为“先天性耳聋综合征”。只有一只蓝眼睛的猫,蓝眼睛那一侧的耳朵失聪概率很高。
95%的猫都是非纯白猫,先天性耳聋在非纯白猫中极为罕见。纯白猫中,15%~40%的猫有一只或两只蓝眼晴。两只眼睛都是蓝眼睛的白猫中,60%~80%的猫是聋的,其余听力正常。一只眼睛是蓝眼睛的白猫中,30%~40%的猫是聋的,其余听力正常。
一只患有先天性耳聋综合征的蓝眼白猫在猫的世界中占总数的0.25%~1.5%。耳聋的猫咪会用爪子下的肉垫作为信号接收器,里面有相当丰富的感受器,能够感知到地面上微小的震动。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另开一扇窗。
除了前两种方法,白猫出现还会受到“白化基因”的影响,即白化病。
陆游比较出名的诗句: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躺在寒冷的山村中,进入睡梦中想的还是报效国家。
诗还有个上半段: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