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在讨厌中寻找自己,过上自由又幸福的生活
2024-11-30 23:03  浏览:154  搜索引擎搜索“爱农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爱农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我早就听过《被讨厌的勇气》,很受影响,给予我很多正能量。今天我就给大家推荐一本在心理学领域有着极强影响力的书——《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由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合作完成,是基于和弗洛伊德、荣格并称心理学三大巨头的阿德勒的思想写成的。它不仅是一本心理学著作,更是我们追求心灵自由、实现自我成长的行动指南。

很多人一看这个书名《被讨厌的勇气》,可能会想,难道我要故意招别人讨厌、散发负能量吗?其实不是,这里说的“被讨厌的勇气”指的是,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刻意追求他人的认可,因为这些是通向自由和幸福的终极道路。

这本书采用了轻松愉快的对话形式,讲述了一个青年与哲人之间关于人生、自由、幸福等话题的深刻讨论。它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并不在于别人的评价,而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去追寻内心的真实声音,活出独一无二的人生色彩。下面我就书中的几个观点,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首先,“课题分离”,即区分什么是别人的课题,什么是自己的课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我们需要学会区分什么是自己能决定的,什么不是。这样,我们就能从不必要的责任和负担中解脱出来,专注于自身能掌控的事情上。这一观点提醒我们,要学会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不要过度干涉他人的生活,也不要让他人的评价左右自己的行为。这种界限的明确,有助于我们建立起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我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作为班主任,我常常担心学生的成绩和表现,希望他们能够达到我设定的标准。然而,当我读到这本书时,我意识到我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节奏和方式成长。我学会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承担他们的课题,而我则负责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这样,学生们反而更加主动地学习,效果也很好。

其次,“共同体感觉”,倡导一种基于平等互惠的人际关系观。它鼓励我们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寻找价值,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人而牺牲自我。“我们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这句话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过去,我常常为了迎合他人的期望而牺牲自己的兴趣和需求。然而,真正的幸福并非来自他人的赞美和认可,而是来自于对自己的理解和接纳。当我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时,即使遭遇失败和挫折,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再次,“目的论而非原因论”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它认为,我们之所以陷入痛苦,往往是因为我们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出了问题。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将其调整为更加健康、积极的状态,而不是简单地归咎于外部因素或是过去的经历。这一观点鼓励我们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敢于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追求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勇气不在于无畏他人的批评,而在于即使被误解、被讨厌,依然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它教会我敢于直面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勇敢地向幸福迈出第一步。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这本书也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力量!

发布人:3069****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