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把这本书看完,用语音录下其中的一些关键句子。
成功是成功者的紧箍咒,而突破的秘诀就是向前走。
弱者报复、强者宽容、智者忽略。
世界是不确定的,人类在成年之前一直在学习一件事,如何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孩子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兰花,一种是蒲公英,兰花很娇贵,对环境比较挑剔,蒲公英的适应性很强,到哪里都能活,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哪一种,如何让孩子踏入生活之河而毫无惧色?
我认为三个因素很重要,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影响。第一个是安全感,孩子的安全感跟童年的经历有关,童年的经历会深深的影响成年后的生活。如果孩子在童年期获得的爱与关怀足够多,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很充足。反之,如果孩子在童年期有心理创伤,那么童年期的心理创伤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伤痕印痕,它潜伏在潜意识的深处,在受到外部刺激时,就会跳出来改变孩子的人生。第二个是见识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事情你经历了就知道了,经历的多就分得清好坏,经历过的事情你加以刻意练习就熟练了,熟练的事情自己感兴趣。再下功夫就精通了。第三个是意志力,意志力的本质是自我管理能力,我们可以随心而动,但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理性的判断和决策。
丹尼尔把人类看待万事万物的立场分为三类意向立场,我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你;设计立场,你没有问题,问题在我;物理立场,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安排。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就支持家长打孩子,家长不但要打,还要打的让孩子记住,让孩子知道。人在成长过程中,除了要有爱,还要有敬畏。她认为,如果孩子违法了惩罚他,其实就是对他的一种保护,让他知道怕,知道后悔,以后再也不敢犯,这才是真正保护她。
一个人要想讲话,有感召力,必须要同时赢得听众的本能脑、情感脑与逻辑脑。美国著名脑科学家保罗麦克莱恩认为,人脑大致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是为爬虫脑,也被称为自动控制层。大约有两亿年,负责心跳,呼吸等本能反应,不受意识控制,体现了人的动物性。第二层是哺乳脑,包括被称为边缘系统的一部分。大脑是在人类应对进化压力的过程中进化而来的,哺乳动物都有哺乳脑。第三层为临床类。发育150万至200万年,是人类独有的灵长类脑。负责语言认知,感觉运动等。
迪斯哈里斯说,孩子受同辈的影响更大,且在受同辈影响时,主要遵循三个原则,多数裁定原则,啄食次序原则,组间对照效应。多数裁定原则,指的是当某人的行为与群体中大多数成人的行为不一致时,这个人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不改变的结果是什么,被孤立,被抛弃,总之很惨。啄食次序原则指的是群体中各成员有地位的差异,一群鸡在啄食时,谁先谁后是有讲究的,就跟现在很多会一样,席卡不能放错。组间对照效应,指的是孩童会分为不同的小群体,每一个小群体会强化自己的归属感,而夸大群体间的差异,因此造成组间对照效应越来越明显。
九个成功父母的特质:父母的信心,父母的乐观,父母的镇静,母亲的爱,父母的共情,父母对子女的积极性感到骄傲,父母对子女的独立性感到愉悦,父母过着自律的生活快乐,母亲的感染力。
初看西西弗,我也觉得很可悲,竟然想到我们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西西弗,更是悲从中来。但登上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应该设想西西弗是幸福的。奋斗与坚持,是对荒谬命运最有力的反抗,阿尔贝加缪认为,在推石上山的那,让我们泰然自若与自己的时代狭路相逢。
要认识到生命之轻,才能放下执念,要创造生命之重,才能终身成长。
对应的三项品质独立选择,克己利他,努力坚持。
查理芒格说:我最喜欢的是要想得到某种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自己配得上他。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说,一个有趣的悖论是,当我接受我本来的样子时,我就能改变了。
教育有正数教育,零数教育和负数教育。
镜和灯镜显示真相,灯指示方向。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如果我们不是把孩子当做教育的对象,而是把孩子看着,能映射我们自身缺点的一面镜子。我们其实对孩子充满感恩之心,镜子是用来照自己,灯是用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
当中层向领导诉苦的时候:你受了委屈大家都知道,你工作一直勤勉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大家也看得到,你要是因为这一点儿委屈就跳起来为自己辩解,抗争甚至攻击其他人,那么你之前的那些努力不都白费了吗?
对于没有方向的船,任何风都是逆风。
你只有一个营,上级命令你必须坚守阵地,三天三夜,把敌人一个师的部队阻挡住,你怎么办?坚决完成任务,人在阵地在。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提出了回馈分析法,即每当采取重要行动或做出重要决定时,都详细记录下结果的预期等事情,过了再加以比较。
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
人有三种取悦症,认知型好人,习惯型好人,情感逃避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