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好书推荐:《地理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28 08:46:45   浏览次数:4  发布人:e1bd****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书名:地理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主编:张艳萍书号:978-7-5032-7551-7定价:59.80元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张艳萍主编的《地理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系统阐述了如何通过地理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一、教材定位:立足改革前沿,锚定两类核心受众作为国内聚焦地理实践活动课程的专业化教材,本书精准立足两大核心定位:一方面,它是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的“成长指南”。面对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书名:地理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

    主编:张艳萍

    书号:978-7-5032-7551-7

    定价:59.80元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张艳萍主编的《地理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系统阐述了如何通过地理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一、教材定位:立足改革前沿,锚定两类核心受众

    作为国内聚焦地理实践活动课程的专业化教材,本书精准立足两大核心定位:

    一方面,它是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的“成长指南”。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实践能力的新要求,教材帮助师范生系统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理学科融合的逻辑,提前掌握地理实践活动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全流程方法,实现从“知识学习者”到“合格教育者”的角色衔接,为未来走上讲台奠定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它是一线地理教师的“教学工具箱”。针对当前地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活动碎片化”“评价不规范”“资源难开发”等痛点,教材提供了可直接迁移应用的操作框架与案例,助力教师优化知识结构,推动地理实践教学从 “经验型”向“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转型,切实落实 “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

    二、核心内容架构:从理论到实践,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教材以“理论奠基 — 框架搭建 — 案例赋能”为逻辑主线,形成了层次清晰、环环相扣的内容架构,共分为四大核心模块:

    1

    理论溯源:厘清课程发展脉络

    开篇系统梳理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起源与演进,深入解析从“零散活动”到“系统化课程”的内在逻辑,同时结合相关政策文件,明确地理实践活动课程的政策依据与育人价值,为后续实践内容提供理论支撑。

    2

    框架构建:提供全流程操作指南

    这一模块是教材的核心亮点,创造性地从三大方面搭建普适性操作框架:

    课程设计方面:聚焦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选择、目标设定、内容组织与方案撰写,强调结合地理学科特质(如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设计具有探究性的活动;

    实施策略方面:涵盖课堂内实践(如实验操作)、校外田野调查(如地貌观察、水文监测)、数字化实践(如 GIS 技术应用)等多种形式的实施路径,详细说明不同场景下的组织方法与安全保障措施;

    评价体系方面:突破传统“结果导向”评价模式,构建 “过程 + 结果”“学生自评 + 同伴互评 + 教师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提供具体的评价指标与工具(如实践报告评分量表、活动表现记录表)。

    3

    资源开发:拓宽实践教学边界

    教材专门针对地理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展开论述,指导读者挖掘自然地理资源(如本地山脉、河流)、人文地理资源(如传统村落、产业园区)、数字化资源(如遥感影像、地理信息平台),并给出资源筛选、整合与利用的具体策略,解决“去哪实践”的核心问题。

    4

    案例荟萃:赋能教学实际应用

    为增强实践性,教材收录了丰富的地理学科特色案例,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涉及“背斜向斜储油储水模型制作”“‘探秘景迈,世遗茶香’实践活动” “校园生态农场规划与运营”等主题,每个案例均包含“活动背景 — 目标设计 — 实施步骤 — 评价反思” 全流程,读者可直接参考或改编应用于教学。

    三、教材特色:三大优势,凸显专业与实用价值

    1

    政策与实践紧密结合,前瞻性突出

    教材以教育政策为指引,将政策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操作,既保证内容的合规性与前沿性,又避免理论脱离实际,帮助读者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

    2

    理论与案例互为支撑,可操作性强

    不同于纯理论类教材,教材坚持“理论指导案例,案例反哺理论”的编写思路,每个理论要点均搭配对应的实践案例,每个案例又呼应理论框架,读者既能理解“为什么这么做”,又能明确“具体怎么做”,真正实现“学即能用”。

    3

    团队专业背景深厚,内容质量过硬

    教材编写团队由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资深教师与学科教学(地理)专业研究生组成,主编张艳萍长期从事《课程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地理活动课设计》等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兼具理论研究能力与实践指导经验,确保内容的科学性、专业性与实用性。

    四、使用场景:覆盖多场景,满足不同需求

    1

    师范院校教学场景

    本书可作为地理科学专业“地理教学论”“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等课程的配套教材,用于课堂教学、实训实习指导,帮助师范生掌握地理实践教学核心能力。

    2

    一线教师教学场景

    一线地理教师可将其作为日常教学的参考资料,用于设计课堂实践活动、组织校外研学、开展教学评价,也可作为校本教研的研讨素材,与同事共同探讨地理实践教学优化策略。

    3

    教师培训场景

    本书适合作为地理教师继续教育、专题培训的教材,助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4

    自主学习场景

    对地理实践教学感兴趣的教育研究者、校本课程开发人员,可通过本书系统学习地理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为研究或实践提供支持。

    作者寄语

    我们希望,这本教材能成为连接地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帮助师范生扣好职业发展的“第一粒扣子”,成长为懂实践、会育人的地理教师;引导一线教师突破教学瓶颈,让地理实践活动真正走进课堂、走向户外,让学生在“地球的实验室”中探索世界、提升素养。


    不推荐电脑端访问(用户少)
    请微信扫一扫,查看完整信息(记得微信收藏)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e1bd****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ikai.naod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