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文化创新促进强国建设多维实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1-19 12:31:33   浏览次数:1  发布人:8924****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1月11—12日,“第二十二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京举行。与会学者围绕论坛主题“新高峰:中华文化与强国建设”,就如何发挥中华文化在强国建设中的战略作用展开深入研讨,从政策制定、理论研究和产业实践等各层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极建言献策。会议现场 本报记者 班晓悦/摄着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关键。世界旅游联盟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1月11—12日,“第二十二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京举行。与会学者围绕论坛主题“新高峰:中华文化与强国建设”,就如何发挥中华文化在强国建设中的战略作用展开深入研讨,从政策制定、理论研究和产业实践等各层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极建言献策。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会议现场 本报记者 班晓悦/摄

    着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关键。世界旅游联盟主席张旭表示,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和市场健康发展,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果显著。非遗+旅游、文创+旅游、博物馆+旅游等新旅游业态创新发展,对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活跃市场、提振信心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就如何推动文旅产业扩容强链、提质增效,助力文化强国建设提出建议:要繁荣文旅消费,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做好“文旅+百业”的文章;增强产业链活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增加优质产品供给,提升文旅项目建设质量;培育优秀文旅企业,开拓就业新蓝海。北京大学副校长任羽中表示,在进一步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以世界眼光、世界胸怀促进文化创新发展,让中国文化在世界实现更好的传播。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认为,应从价值渗透力、创意生产力、市场开拓力、跨界协同力四个维度着手,构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新渠道。要以文化新质生产力为支撑,形成文化国际传播力量,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向民认为,人文经济学关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融合发展,是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重要补充。中国人文经济学理念为全球现代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是解决人类问题的重要价值体现。

    为更好地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建议深化“长江母亲河文化原型”研究。长江是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价值在于为中华民族提供了物质与精神双重支撑。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提出,乡村是人类重要的精神家园,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繁荣乡土文化与推进乡村建设。

    积极适应文化数字化浪潮

    数字技术与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顾江从产业属性与政策导向视角,提出文化产业容易陷入“鲍莫尔成本病”困境,而数字化则是破局关键。数字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其发展现状呈体量跃升、结构优化、阶段性演进特征。通过大数据分析,他分享了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实践成果,从产业经济学视角观察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建构模型全面剖析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韩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金辰坤对“文化产业内容”概念进行辨析,探讨了数字内容的同一保持性、同一复制性、无限共享性和线上运营性等特性。要考虑著作权保护政策的均衡性问题,以促进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数字技术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少峰通过“二艾三创”模式概述了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新业态和新模式。“二艾”是IP与AI为核心,“三创”则是文创、科创、融创的融合方法论,其中涵盖科幻、玄幻、传统文化等多种内容形式,推动文化体验与数字产品全面升级。这些创新方向为文创领域提供了新机遇,开启了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新篇章。

    在主论坛现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团队发布了“中华美学基因库”阶段性成果。该成果同时具备个性化智能体打造、文档解读等功能,未来还将升级为洛神智能审美语料库,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科技的桥梁。

    论坛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联合承办。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韩卓吾

    新媒体编辑:张雨楠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点个“在看”不失联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8924****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ikai.naod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