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中国环境报】“两高”出台司法解释严惩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5-07 19:09:46   浏览次数:1  发布人:6d83****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5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破坏黑土地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及3个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以司法之力守护“黑土”粮仓。回应需求,强化黑土地保护 黑土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饭碗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我国东北黑土区是北半球仅有的三大块黑土区之一,面积达109

    5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破坏黑土地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及3个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以司法之力守护“黑土”粮仓。

    回应需求,强化黑土地保护

    黑土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饭碗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我国东北黑土区是北半球仅有的三大块黑土区之一,面积达109万平方公里,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生态屏障。然而近年来,盗挖、滥挖、污染黑土地等违法行为频发,严重威胁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回应《黑土地保护法》自2022年实施以来的执法司法需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制定并发布了这一专门针对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的司法解释。“《解释》的出台是对黑土地保护法的有力贯彻,也是落实中央关于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具体体现。”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吴兆祥在发布会上介绍,黑土地形成过程漫长,一旦黑土层遭到破坏难以恢复,必须通过刑事手段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占用、采挖盗挖、污染黑土地的行为。

    该司法解释历经一年多调研论证,广泛征求全国法院、检察院系统以及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意见,并组织专家多轮论证,确保合法性、规范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最终,《解释》于2025年3月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4月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审议通过,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明确标准,精准打击破坏行为

    《解释》共14条,围绕当前破坏黑土地资源案件突出的法律适用难题,从定罪标准、量刑尺度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体现“宽严相济、罪责刑相适应”刑事政策。

    针对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和污染环境罪,《解释》适当降低入罪和升档量刑标准。如对于永久基本农田,非法占用并毁坏达到“三亩”或非法采挖黑土达到“五百立方米”即可入罪;一般黑土地则设定为“六亩”或“一千立方米”,充分考虑黑土地特殊性和稀缺性,增强刑事打击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践中,部分犯罪分子采取“掏洞深挖”“蚂蚁搬家”方式盗挖、滥挖黑土,仅从面积看达不到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入罪门槛。《解释》借鉴黑土地保护法以黑土体积(立方米)作为行政处罚数量标准的做法,规定“五百立方米”和“一千立方米”的涉案黑土体积入罪标准,织密黑土地保护刑事法网。

    对于黑土地污染问题,《解释》贯彻落实《黑土地保护法》对防治黑土地污染的要求,依据刑法规定明确,对于违反国家规定在黑土地上非法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黑土地的行为,以污染环境罪定罪处罚。

    全链条打击,严惩上下游犯罪活动

    当前,个别地区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已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利益链条,上游犯罪分子实施盗采等犯罪行为,下游犯罪分子实施后续的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等犯罪行为。《解释》在严厉打击上游犯罪行为的同时,对下游行为规定要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进行打击,如果上下游犯罪分子事前通谋的,要以共同犯罪论处,进一步实现对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的全链条打击。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李相波强调:“《解释》对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行为采取依法从严举措,只是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解释》也规定了依法从宽的内容。比如对于受雇佣为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提供劳务的人员,除曾因破坏土地资源受过刑事处罚的以外,一般不以犯罪论处。此外,《解释》还专门规定了综合评估社会危害性的内容,以确保能够准确认定是否构成犯罪,妥当裁量刑罚,切实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

    案例指引,彰显司法震慑力量

    为配合《解释》理解适用,最高人民法院专题发布3件典型案例,包括刘某某非法占用农用地案、李某某等人非法采矿案以及某科技公司等单位、贺某某等人污染环境案,展示司法机关严惩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的决心,为同类案件提供判罚指引。

    在刘某某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中,刘某某在他人耕地内非法盗挖黑土3000多立方米,致使黑土地资源遭受严重破坏,被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追究刑事责任。该案为办理盗挖、滥挖型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案件,在准确适用罪名和妥当定罪量刑方面提供了指引。

    李某某等人非法采矿案中,李某某等人以投资为幌子承包经营林地后,疯狂盗挖泥炭土,严重破坏黑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最终被以非法采矿罪追究刑事责任,并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本案有力震慑了非法采矿型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彰显人民法院守护黑土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司法导向。

    某科技公司等单位、贺某某等人污染环境案中,某科技公司等单位和个人跨省运输200余吨危险废物,非法倾倒在黑土地上,造成重大污染后果,被以污染环境罪追究刑事责任。本案依法严惩跨省污染黑土地犯罪,有利于助推黑土地污染的源头防控与系统治理,体现人民法院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守护“饭碗田”的责任担当。

    来源:中国环境报丨记者:张聪

    编辑:陶羽黛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6d83****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ikai.naod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