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元旦。新年新的开始。
过新年吃新面。
新面是什么呀?就是新打的面粉。
面粉不都是到超市里去买吗?怎么还有新打的面粉呢?是的,过去都是从超市买,今天是直接拿着麦子到磨坊去打面。
我家有一袋子夏天新收的小麦,朋友送的。
是收割机直接从麦田收上的麦子。
麦子拿到家之后,暴晒了一天,然后用簸箕一点一点地簸出来的。
前一段时间就准备去打面,但是一直没找到打麦子的磨坊。
有人给推荐附近的乡镇有打麦子的,但是前一段时间正好南山区自来水换水管,每一个道路都挖得坑坑洼洼的,不太好走,这样就放下了。
今天一路打问着,到了高尔乡。
路过邢家村的时候,正好赶上村里有大集。问了一下村民,非常热心地指路,说他们村里就有一个打面的。
按照热心村民的指路路,我们沿着河边的一条路,来到了一个路口。
正好看到有一位老大姐在门口忙活,我便下车问她哪里有磨坊。
真是巧了。磨坊就在这里。
她非常热心地带着我到他们家去找人,结果打面的女主人出去走亲戚去了。老姐姐就叫他儿子开车去把她到亲戚家叫了回来。
一看老姐姐这么热心,我就跟她聊了起来。原来老姐姐是这个村退休的小学老师,今年70来岁,特别热心。
等待的间隙,我跟着老姐姐到他们家参观。
老姐姐的老伴儿也是工作人员退休,正在家里炖牛肉。
老姐姐特别健谈,说是他们现在退休了,两个人1万多块钱,平时也花不了,医疗费国家也管着,所以两个人的生活感到特别好。
她还开玩笑说,就是两口子一天一碗海参,也吃得起。
一看就知道,这样的人特别知足,因此也就过得特别幸福。
当然在农村,身边都是村民,他们真是远远高于周边村民的生活水平。
她笑着说,剩下的工资都补贴孩子了,有三个孙子在家里跟着吃饭。
正说着话,大孙女儿过来吃饭了。大孙女儿已经上大学本科,这是回家过元旦了。
这个大孙女儿一进家就直奔厨房,尝尝爷爷正在炖的牛肉。这孩子,真是有口福。
我告别出来,老姐姐又陪着我一块走到磨坊。
打面的这个老姐姐也非常热心,说麦子太干了,应该提前用温水拌拌才好。
我这是第一次打面,哪知道这些事儿呢。
热心的大姐姐提了两壶热开水,把麦子拌匀,然后打了好多遍
这是我第一次见打面,终于知道麦子是如何变成面粉的啦。
退休老教师说我的面袋子太硬了,不好用,又回到家里给找了一个面袋子让我盛面。
打面粉的间隙,我到周边转了一圈。现在的农村变化真是很大,都是二层楼房,高大敞亮,非常舒适。
仓廪实而知礼节。
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水平也随之提高。
村民们都很有礼貌,也非常热心。
退休老教师姐姐非常热情地邀请我们在他们家里吃午饭。我当然非常委婉地谢绝了,但是心里还是非常感动的。
面打好之后,将打出来的麸子都送给了打面姐姐。麸子占了整袋麦子的1/3。
打面姐姐也很实在,给我算了算,说打面是8元钱。她应该是把麸子折成了钱给减了出去。
我从车上给她拿了10元钱,她说要找我钱,我说不用找了,让你走亲戚都没走好,非常不好意思呢。
打面的老姐姐非常感动,不让找零钱,算是对她的肯定吧。
打完面粉,又去赶了一个邢家村大集。
大集接近尾声,摆摊的都准备收摊了。
在水果摊,居然有卖菠萝蜜的,是把整个菠萝蜜打开,切着卖。
看看村民的生活水平,还真是消费不低呢。
菠萝蜜是我爱吃的水果,要了两斤,带皮的,回家自己剥着吃,也比较干净。
又买了几个大国光苹果。
可能放的时间长了,回家一尝,都面了,没太有酸酸甜甜的味道了。感觉有点踩坑。不过,直接从农民手里买水果,也算支持乡村振兴吧。
午饭回家,吃了水饺。面提前和好了,芹菜茴香肉馅儿都准备好了。一个擀面,一个包饺子,速度很快。
下午围炉煮茶。点上火头壁炉,煮上黑茶。
别说,黑茶化食真快。喝着喝着,又饿了。这好办,做个葱花油饼,尝尝今天新打的面粉。
自己打面做出来的葱花油饼有点发黑,和买的面粉不一样,不知道为什么买的面粉这么白呢?
里面有什么科技狠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