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一词,在当今的日常使用中,基本上是作为一个整体词汇来使用的,表示居住、休息、工作的处所。但是,在传统文化中,【房】和【屋】是指不同的处所。
【房】
《说文解字》中,【房】字是这样解释的:“房,室在旁也。从户,方声”。也就是说, “室” 的旁边是【房】。
准确理解【房】所指的处所,需要了解中国传统院落的建筑结构。对于颇具规模的府邸,从宅院的正门进入后,首先是“堂”,这里是用于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穿过 “堂” 之后的一排房间,是起居、休息的住所,中间的一间称之为 “室”,因此有 “登堂入室” 一说,紧邻其两侧的则称之为【房】。
和当代建筑对 “门” 的定义略有不同,传统建筑文化把两扇对开的称之为 “门”,单扇的则称之为 “户”。【室】使用的是双扇对开的 “门”,【房】则使用的是单扇的 “户”,因此《说文解字》中有 “从户” 的解释。
过去有多位夫人的大户人家,结发妻子居于【室】,因此又称 “正室”;而其他的夫人则住在旁边的【房】,因此又称 “偏房”。
【屋】
《说文解字》中,【屋】的解释为:“屋,居也”。也就是说,【屋】是用于居住的处所,最初是指带顶的帐篷。我们都知道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的说法,其中的 “幄” 字表示帐幕,就是从【屋】演变而来。
和【房】不同,【屋】并无特定的位置属性,泛指一切可以居住的处所。例如,古代书籍中,用茅草和泥土搭建的比较简陋的居所称为 “茅屋”。现在多在一些比较具有文学性或者传统的表达中很常见,比如 “屋漏偏逢连夜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爱屋及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