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走出阴霾,生命依旧美好
2023-09-05 13:47  浏览:1205  搜索引擎搜索“爱农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爱农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发布信息 广告合作 软文发布

自杀是一个严重的心理健康和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自杀已经成为我国15~34岁人群第一死亡原因。一个人自杀,会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带来长期而严重的心理创伤。预防自杀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精神刺激事件常起到“扳机”作用,可能触发自杀。



家人和朋友的主动倾听、热情关注,带来心理上的支持。



培养兴趣爱好,保持乐观的心态,并积极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解析自杀背后的推手

自杀是一种极端且不能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由个人、社会、心理、文化、生物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

精神刺激因素。当人们面对失去亲人、婚姻失败、缺少关爱、失业等事件时,容易陷入绝望和孤独。这些精神刺激事件常起到“扳机”作用,可能触发自杀。

自身因素。因自杀死亡者中有50%~90%的人被诊断为精神障碍,包括抑郁症、躁郁症、精神分裂症及人格障碍等。但在自杀未遂者中,符合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人却要少很多,一般只是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但尚不足以建立疾病的诊断。

绝望,是一个微妙但又危险的自杀信号。自杀者往往会把一切事情都怪罪在自己身上,从而产生自责的想法,觉得自己被指责、被厌弃、被排斥。在挫折和困难面前,自杀者对自身和周围环境难以做出客观评价,没有办法缓解痛苦,也容易从阴暗面看问题,对他人心存偏见。

在这种不良负性认知的影响下,自杀者常常出现焦虑、抑郁、愤怒、厌倦和内疚等情绪,无法接受自己,而选择终结生命。

社会因素。总的来说,老年人、婚姻不稳定者、无子女者、失业者、无固定职业者及高社会阶层人士的自杀率较高。但近年来,我国自杀人群也呈现低龄化趋势,农村自杀率高于城市。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自杀存在“模仿”现象,身边发生的自杀事件会对一些情绪低落、痛苦不堪的人产生暗示性和诱导性,可能会让他们萌发自杀念头。

及早进行危机干预


自杀不单纯是个人的问题,更是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自杀的相关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与心理健康、精神障碍相关,早期识别和诊治精神疾病可降低自杀风险。

当发现自己有自杀念头时,要及时向精神卫生机构求助,评估自身精神心理状况,遵从专科医生的治疗意见;罗列出一些紧急联系电话,了解所在城市24小时危机热线,确保自己可以通过这些电话获取他人的帮助。

当感到生活压力大、负面情绪较强烈时,可以给自己列一个长期的生活、工作及学习清单,具体到怎么做、什么时候启动,每天设立一个小目标,关键在于容易完成。通过执行这些任务,有自杀念头者会逐渐积累满足感,进而消除自杀的念头。同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不妨换个思考方式,努力看到生活的意义,增强信心。

预防自杀离不开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一旦发现家人有自杀念头,应尽快收走自杀“工具”,如安眠药、农药或刀具,并将其放到安全的地方。待有自杀念头者情绪稳定后,家人应主动倾听,并对其情绪进行回应,询问其产生自杀念头的原因,讨论自杀的后果以及除了自杀以外的解决措施。

此外,家人应及时与精神心理专家取得联系,让有自杀念头者接受专业的、规范的治疗。如果多次出现自杀行为,家人应尽早送其接受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人可以帮助有自杀念头者建立社会关系;花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做喜欢的事情,鼓励他们加入可以提供支持的团体。

从社会层面而言,应向大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技能训练,包括学习能力、生活能力、思维方式、自我认知、社会认知、人际关系处理、应对打击和挫折、缓解压力等;注重对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的识别与防治。

家庭应加强对农药和灭鼠药等有毒物质及精神疾病药品的管理,减少自杀“工具”的可获得性。

各类媒体应对自杀报道进行规范和必要的限制,避免不良诱导。


文:湖南省脑科医院 周旭辉

图:于洋

编辑:肖薇 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陈飞


发布人:4d95****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84427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