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我国养老理财试点情况及未来发展建议
2022-04-25 05:19  浏览:168  搜索引擎搜索“爱农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爱农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之后,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随着2021年9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理财公司正式步入养老理财产品领域,理财公司的加入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体系,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养老需求。


养老理财试点情况

2021年,我国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改革步伐加快。2021年9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理财业务成熟稳健的资产配置优势,创设符合长期养老需求和生命周期特点的养老理财产品,推动养老理财业务规范发展,积极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建立与养老理财相适应的治理架构、管理模式、投研能力和考核体系等。目的在于促进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丰富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

从2021年9月15日开始,工银理财(武汉和成都)、建信理财(深圳)、招银理财(深圳)和光大理财(青岛)开展“四地四机构”的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标志着我国银行理财公司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建设迈出了关键第一步。2022年2月14日,中国银保监会将中外合资的理财公司纳入养老理财试点机构,贝莱德建信理财公司成为首家参与养老理财的中外合资理财公司。随后,中国银保监会再度将试点范围由“四地四机构”扩展为“十地十机构”,同时,对于已开展试点的四家理财公司,单家机构养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规模上限由100亿元提高至500亿元,意味着养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规模上限从400亿元大幅增加至2700亿元。

银行理财在发展养老产品方面具有多重优势。首先是客户优势,庞大的客户群体和客户对银行的信任是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而且银行在产品设计方面的成熟经验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其次是银行理财的风险管控、投资运作、持续服务能力较强,与养老金融产品的发展更加匹配。最后是银行一直在积极探索具有养老属性理财产品的规划与设计,积累了一定的开展养老金融业务的经验。自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运行以来,首批试点机构已经发行共计9只产品,总体运行平稳,投资者反应积极。

养老理财产品的专属特色

从第一批试点的四家理财公司首次发行的理财产品运行情况来看,养老理财产品不同于其他理财产品和具有养老属性的基金产品,有其符合自身养老性质的专属特色。

一是产品普惠性明显。产品认购门槛低,1元起售,不收取认购费和销售服务费,管理费为0~ 0.1%/年,托管费为0.015%~0.02%/年,综合来看,费率远低于公司发行的其他理财产品,具有普惠性。

二是产品类型以固收为主。在现有发行的9只产品中仍是以固收类为主,仅光大银行发行两只混合型产品,这与我国理财公司现阶段以固收、“固收 +”为主要产品类型的运作模式相符。随着后续试点机构的不断扩容,养老理财产品也将进一步得到丰富,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客户的养老需求。

三是产品体现长期性,兼具养老需求的灵活性。从首批发售的4只产品来看,期限设计均为5年,符合养老需求长期性的特点。同时,在产品设计上兼顾了养老需求的特殊灵活性,在重大疾病等特殊情况下可提前赎回,不同产品设置了不同的提前赎回费率,赎回费率也处于较低水平,仅光大颐享产品的赎回费率为2%,其余3只均在0~0.5%,满足了养老客户特殊情况下的流动性需求。

四是风险管理机制更健全,产品更具稳健性。一方面,产品设置了收益平滑基金机制,可在超额收益中设置一定比例纳入平滑基金管理平滑收益,该机制能通过降低产品波动和平衡收益来增强客户体验感,而且在同类型的公募基金和其他养老产品中是不必设置平滑机制的;另一方面,具有更高的风险准备金计提标准,养老理财按照管理费用20%进行计提,当风险准备金余额达到产品余额5%时可不再提取,普通理财产品的这一标准为10%。

五是风险等级较低,业绩基准较高,符合投资者需求。产品的风险等级均在R2和R3之间,且多数为R2级,与公募基金相比,风险等级较低。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在5%~8%,该业绩基准显著高于同风险等级的其他银行理财产品。不同于其他理财产品,养老理财产品可优先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成本法计量能够显著降低净值的波动幅度。从首发4只产品的净值表现来看,虽然距离业绩比较基准仍具有一定差距,但在近几个月市场大幅波动的背景之下,仍保持了较为稳健的水平。

可以说,试点的养老理财产品初步体现出了普惠性、稳健性、长期性、灵活性的特点。

养老理财的未来发展建议

近年来,保险、基金行业相继在各自的监管框架下试水养老金融产品,但《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1)》显示,61%的调查对象更倾向于银行养老理财产品,银行理财在用户的机构偏好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增加 ,养老保障需求和意愿不断提升,在政策引导大力发展养老第三支柱的背景下,养老理财产品的发展潜力巨大。 在养老理财试点不断扩容、养老理财的产品规模逐步扩大的背景下,要如何推动养老理财健康、可持续发展呢?

一是专注不同客群需求,差异化产品定制。养老是社会大众的共同需求,但面对“已老”和“未老”两种不同客群群体,其产品需求和风险偏好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养老理财可以从底层资产方面提高权益资产、另类资产等的配置来丰富产品体系,从产品期限、产品方案方面丰富定制化、专业化的产品供给,进一步满足不同客群的多样化养老需求。

二是探索跨周期投资模式,引导形成长期稳定资金。《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中要求,养老理财应引导形成长期稳定资金,鼓励探索跨周期投资模式。在资产投向上,应从支持社会融资需求的视角出发,围绕国家战略和重点产业领域,为资本市场输送长期的、稳定的资本,在稳步推进养老金融改革发展的同时,也促进我国经济实现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增长。

三是与母行形成有效联动机制,形成1+1>2的合力。一方面,养老理财可以借助母行客群基础和渠道优势,对其养老产品进行更好的推广;另一方面,养老理财是银行理财市场中的一片蓝海,发展空间大,尤其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之下,以财富管理为主的中间业务已被商业银行放在了战略层面进行推动,随着养老理财产品规模的逐步扩大,未来也会为母行拓展财富管理业务提供更多的支持。

(作者为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

本文刊载于《金融博览》2022年第4期


发布人:2d19****    IP:125.64.98.***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