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学生习作】蒲晓瑾:我渐渐读懂了他
2024-12-03 10:20  浏览:292  搜索引擎搜索“爱农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爱农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对于诗人,我都没什么感觉,不是因为人,而是因为诗。从开始学习古诗,就一直很反感。诗字少言简,读背尚不大难,可要默写还要解释就颇费脑筋了。于是因为不懂得诗行的含蓄生涩,进而迁怒于写这些文字的人,对诗人,自然就没什么兴趣了。

记得第一次读王维的诗,是课本上的一首《鸟鸣涧》,只有二十个字,老师讲了一节课。桂花飘落倒是见过,至于“人闲桂花落”甚是不解,于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把“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四句背了下来,默写时还老是忘记那个“涧”字。错了被罚抄的时候,就一直想着书上那副插图:一个古人坐在石头上赏月——还真是闲的慌,害我抄了这么多遍!

后来又读到了他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也不长,我背起来也并不轻松。当时只是听老师讲写作背景,说什么写此诗时王维意气风发, 在外求学。既然如此,不知道为什么要“登高”“插茱萸”。也不知道他在“忆”什么,也并不懂为什么要“忆”。

上初中后,先是记背《竹里馆》,从“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中,倒也读出了他的“独坐幽篁里”的宁静淡泊。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首《使至塞上》,这是他出塞宣慰,察访军情时写的。读题目,便知这是一首边塞诗,让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那些边塞诗的金戈铁马。但学了诗以后才知道,他写的如同山水诗般的内敛含蓄,意味深长。还有那诱人的风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如诗如画,据说是治愈了他,其实又何尝不是穿越古今,治愈每一位读到这句诗的人。都说他的诗中有画,岂不知这做诗绘画的心境,该是何等的旷达自适——果然,他总能在意想不到之时给人以惊喜。

对于这样的王维,我忽然就有了读他的兴趣。于是,通过查阅那些诗行背后的故事,渐渐地补白了童年的无知。

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王维正是志学之年,他背负着母亲的殷切期望,只身入长安游学干谒,他以自己绝妙的诗画琴艺惊四座,中了进土,也结识了许多文坛挚友。然而,长安的繁华,无法扫去他内心的寂寥,他渴望出人头地,实现心中鸿鹄之志,又想坚守本心,绝不阿谀谄媚。偌大的长安城,给不了王维“异客”的归属感;殿宇宏伟,比不上儿时与兄弟共攀的山峰;华灯明亮,也不及母亲为他簪戴的茱萸鲜艳夺目。“独在异乡为异客”,是他将游子身处他乡的孤独无依和深切哀愁无限放大,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一个漂泊者内心最柔软脆弱的部分。

读这些诗行,我仿佛看到王维,这位诗书画乐俱佳的全才,当时在都城的耀眼。若放现在,那依然会是耀眼的存在。在他的诗句中,我也渐渐读懂了他《鸟鸣涧》隐居终南坐看云起时的意境之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情谊至深,以及《使至塞上》那孤烟大漠间的阔大旷达。




小思

发布人:3db5****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