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子的?
2025-03-27 15:00  浏览:168  搜索引擎搜索“爱农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爱农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在影响健康的各类因素中,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影响最大,其贡献率占到60%。改变不健康行为,践行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对健康的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是指将现代文明理念与健康科学知识相结合,形成一种既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又促进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模式。具体而言,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生命客观规律,有利于维护和促进个人全面健康,不损害他人,不破坏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且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一切行为(活动)方式。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健康生活方式包含诸多方面


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主动学习健康知识与技能、养成健康的饮食运动习惯、培养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关注自身健康并做好管理、不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等。

从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公民应知应会的66条知识和技能,第25至52条属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范畴。

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和技能


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类疾病、识别潜在的风险,采取预防措施;在面临健康问题时,知道何时寻求专业帮助以及如何与医护人员有效沟通;在突发疾病或出现意外伤害时,及时为自己或他人提供必要的救助;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要从官方渠道获取健康知识和技能,并注意辨别信息的真实性。

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饮食

根据推荐建议准备一日三餐。膳食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粗细搭配,做到不偏食、不挑食;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每天饮奶300克或相当量奶制品、摄入15~25克大豆或相当量豆制品;低身体活动水平成人每日饮水1500~1700毫升;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节食。

成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减少腌菜、腐乳、咸蛋、酱肉等高盐食品的摄入量;烹调油控制在25~30克,少吃油炸食品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烹饪多蒸煮、少煎炸;添加糖控制在25克以下,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少吃糕点、糖果等。

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和加工,生吃蔬果要洗净,不生吃或半生吃肉、蛋类和水产品,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在家按需备餐,在外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使用公筷、公勺或分餐。

适量运动

健康成人每周至少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或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骑自行车等;至少进行2~3次抗阻运动,如俯卧撑、平板支撑、哑铃交替弯举等。

减少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一次,简单走动、伸展;或利用碎片时间放松,如颈部旋转、肩部提拉等。

根据个人身体素质选择运动时间、形式、强度及负荷;并注意观察身体状况,适时调整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戒烟限酒

不吸烟(含电子烟),避免长时间暴露于二手烟环境;吸烟者积极戒烟,戒烟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可寻求专业戒烟服务。

成人要限制饮酒量,不劝酒,不酗酒;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慢性病患者及其他特殊人群均不应饮酒。

心理健康

采取乐观、豁达的态度,把目标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如志愿服务、兴趣小组等,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保持良好关系。

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学习并掌握应对压力的技巧,如冥想、瑜伽等;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如绘画、阅读、音乐等,有益身心健康。

及时发现并处理负面情绪;遇到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怀疑患有焦虑或抑郁症,应主动就医、规范治疗。

讲究卫生

做好手卫生,常洗澡、勤换衣,保持身体清洁;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和洗漱用具。

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刷牙杯;餐后及吃零食、喝饮料后及时漱口。

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袖遮挡;科学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注意与他人保持社交距离。

早、中、晚开窗通风,每次不少于15分钟;注意定期清洁卫生,保持整洁;垃圾分类投放,减少环境污染。

睡眠充足

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做到顺应四时、起居有常;成人每天睡眠时间需要7~8小时,高中生8小时、初中生9小时,小学生应达到10小时;建议每天23时前睡觉。

主动管理

掌握威胁生命健康的常见慢性病、重点传染病的防控措施以及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学习如何处理常见外伤,如切割伤、擦伤和扭伤等。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并治疗潜在健康问题;生病后及时就诊,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

遵守交通法规,戴头盔、系安全带;不超速、不酒驾,减少道路交通伤害。尽量选择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碳排放。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主任医师 程蔼隽

编辑:刘洋 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管仲瑶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1Q3GXEDS】获取授权


发布人:544f****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