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涅阳三水
每日大声读在教室里,已经进行起来了。
从最初的王其彬,彭祥,到王永康,李苏阳,宋志远,五个人大声朗读着,走过了第一周。
前边三个孩子,是自告奋勇抱着书本走上讲台的。
后边两个是走读生,他们自己商量着接替走了上来。
五个孩子大声读着英雄们的故事,每节课的前几分钟,他们捧读着书本,站在讲台上,开始大声朗读。
这是学校发的读本,每个孩子的手中都有,也算是一种简单形式的共读吧。
。。
第一篇是全军挂像英模林俊德,第二篇是独臂英雄丁晓兵,第三篇是航天之父钱学森,第四篇是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第五篇是氢弹之父于敏的故事。
无论是哪一个人物,在全班孩子的心上都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整篇故事读完,又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全班进行了齐读,在重点句子当中,再次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
孩子们对这样的读书,无法说出是怎样的感受,可是,他们慢慢在接受着,这一点感觉很不错。
。。
故事中有些生字,其实也不是生字,以前的课本里出现过,孩子们不注意,就错过了认识他的机会。
“勘测”这个词,在文章结尾处出现了一次,孩子不认识,读成了“甚测”,我提醒了三次,第四次依然错误。一直到第五遍的时候,才给读对。
这孩子读的时间,来来回回耗掉了近乎二十分钟,以至于这节课的任务没有完成。
在读的过程中,没有站到讲台上的孩子在窃笑,对比之下,这孩子有勇气站上来,实在是令人起敬的!
。。
这么开始了一周时间,感觉挺好,首先是孩子们可以拿起书读一读,以免在走上讲台的时候错误频出。
其次,在讲课之前,让孩子们把课文先读一读,读通了,读顺了,讲课的时候容易得多。
大声读,需要调动孩子全身心的注意力,这使得孩子的时间,还有心神,只能存放于文章之上,不能同时再做其他的事情。
大声读,使得孩子们在开口之前,需要把注意力全部回收,把气息归入到胸腔里,才能够开口读出来。
一些朗读的注意事项,发音的方法,在慢慢的讲解以后,有些孩子接受得很快。
。。
周末,利用微信群,也给孩子们布置了读书的任务。
有手机的孩子,也能够利用手机进行读书,我想,以后的课会进行得顺利一些,速度也会提升一些吧!
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读书,尤其是读中国书,就要高声朗读。
朗读多了,孩子的语感,对文本的印象,对文本的理解都能够产生自信,在孩子的脑海之中,阅读就会和快乐连接在一起。
曾经看到过一幅图,说到了左右脑的分工。
这幅图让我想到了很多。
大声朗读,有利于开发右脑,就是有利于让孩子在形象思维方面得到培养,也能够让孩子有开朗的性格,能够体会到辩论争论的价值。
有专家说,大多数后进生的表现,最突出的就是,不会大声读课文。如果他们开始大声读课文,在读的过程当中,就能够形成一定的思考力,就可以摆脱后进生的现象。
这一点,我实在是心存疑虑,这也是我努力开始大声读的初衷。
。。
温儒敏说,大声朗读文章,是语感形成的必由之路。
语文学习,语感最重要,语感能力的提高,意味着语言直觉思维能力的形成。
大声朗读的结果。就会使孩子们“出口成章”,所积累的大量词汇,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形式,对孩子具有直接的模仿和借鉴作用。
开学到现在的习作中,孩子们表现出来的语言匮乏,实在是我很无奈,这也是我让孩子们大声读的第二个愿望,通过大声读,让孩子们的语感丰富起来。
如果孩子们能够把一些优美的篇章大声朗读之后,再背诵出来。这些名篇佳作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孩子们通过朗读就可以感受到,文章的起承转合也可以体会得到。
总之吧,就是希望通过反复朗读文章,使孩子们对文章内容的感性直觉增强了,心中就会有一个格局,会写文章,会辨别文章的优劣,这是孩子终身受益的事情。
期待看到孩子们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