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成长过程中,孩子们都会面对来自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可能都有过情绪低落、心情很“丧”的经历。如何指导孩子们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丧”,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
为啥突然有点“丧”
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感觉心情有点“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压力大。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学生在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承受着较大的压力,高强度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容易让人身心俱疲。
2.生活事件。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和应激情况常会触发情绪反应,当这些事件超出个人所能控制的范围时,便可能引发情绪上的困扰。
3.对事件的主观解读。学生的心理通常较为稚嫩而敏感,他们对特定事件可能会做出相对主观的解读,而过度解读容易引发情绪波动。
4.情绪调节方式。部分学生缺乏对情绪的正确认识和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例如,在出现情绪后,倾向于采取压抑情绪、暴饮暴食等方式进行应对。
情绪对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长时间被情绪困扰,可能产生多方面不利影响。
1.身体机能下降。出现失眠、脱发、神经衰弱等身体症状,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2.学习表现不佳。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判断力减弱等状况,导致学习效率降低。
3.人际关系受损。与同学、老师的沟通出现困难,容易与他人疏远或产生冲突,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受阻。
让乐观成为成长的主旋律
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一些情绪调节技巧,来维持乐观、健康的情绪状态,赶走学习和生活中的那点“丧”。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作息规律。良好的作息习惯能调节体内的生理节律,改善情绪状态。保证充足的睡眠,少熬夜,入睡和起床时间相对固定,有利于生物钟“走时准确”。
2.营养均衡。合理的饮食结构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大脑的正常运转和情绪稳定。
3.定期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释放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提升身心的愉悦感。减少久坐时间,每周进行150分钟~30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此外,适度晒太阳能促进大脑释放“快乐激素”——血清素,增加积极情绪和幸福感。
掌握情绪调节技巧
1.接纳情绪。认识到任何情绪的出现都有其价值,例如,焦虑是机体进化出来的、在应激状态下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允许情绪的存在,减少对它的否认和评判。
2.转移注意力。在被强烈的情绪淹没时,我们可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听音乐、看电影、运动来分散注意力,主动调节情绪状态。
3.寻求人际支持。将情绪表达出来是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向亲人、好友倾诉心事有助于排解情绪。如果强烈的情绪持续存在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4.调整认知。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引发情绪的问题,辨识可能存在的消极思维模式并进行调整。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例如,因遇到困难而出现消极情绪时,告诉自己“这个挑战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我一定能应对。”
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陈若浠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罗晓路
来源 |据学生与健康、健康中国微信号
更多教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