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信息化赋能 服务更优质便捷
2022-09-05 12:06  浏览:19  搜索引擎搜索“爱农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爱农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卫生健康领域不断加强全民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规范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向纵深发展,持续优化创新、改善服务。9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第16场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卫生健康信息化工作进展成效。


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总体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表示。据介绍,10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大力推进健康中国、数字中国两大战略融合落地,加快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规范应用和“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发展,为支撑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毛群安介绍,当前,制度规范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国家相继出台关于促进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与“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制定印发“十三五”全民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安全规划,推动形成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以大数据发展和“互联网﹢”服务为引领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互联互通的平台基础逐步夯实,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初步建成,所有的省份、85%的市、69%的县建立了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各地建立健全了全员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基础资源等数据库,全国70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200多家三级医院初步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

毛群安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数字抗疫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大亮点,“互联网﹢医疗健康”发挥了突破时空限制、免接触的优势,开辟了线上抗疫的“第二战场”。“经过不断努力,已实现‘一省一码’,赋码数据全国共享,核酸检测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信息全国共享,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毛群安说,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在会同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健康码管理,推进健康码互通互认,在支撑疫情防控的同时最大程度为群众正常通行提供便利。

此外,卫生健康领域的便民服务应用成效不断凸显,全国各级医院普遍开展互联网健康咨询、分时段预约就诊、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优化就医流程,看病就医“三长一短”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明显增强,全行业网络安全保障水平切实提升。

群众就医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作为全国首个获批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的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整合多方资源,构建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宋晨阳在会上介绍,宁夏从实体医疗机构出发,激活存量,提升“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能力,建成了覆盖全区40家二级以上实体医疗机构的互联网医院一体化应用平台,二级以上实体医疗机构依托平台开展预约挂号、门诊缴费、在线咨询、电子处方、居家护理等服务,累计服务91.03万人次;从第三方互联网医院出发,扩大增量,打造多元化医疗服务新格局,满足患者多样化需求,提升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从规范监管出发,做优质量,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有序发展,在银川市建设处方审核流转平台,统一审核全市所有医院、社区和互联网医院的处方,缓解基层药师资源不足问题,群众可自行选择就诊医疗机构、距离最近的药店、自助取药机或第三方配送等方式取药。

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在提高群众就医获得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迟蔚蔚介绍,在方便看病就医方面,山东省发放电子健康卡1.49亿张,发放率超过95%;93.2%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了线上惠民便民服务;开通出生医学证明线上办理服务,新生儿父母足不出户就可以为孩子申领出生医学证明;8966万份电子健康档案向群众“点对点”开放;群众可以扫码实时查验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执业信息。在提升行业服务能力方面,山东深化跨部门、跨区域数据共享,发布11个专题库、184项资源目录、约100亿条数据资源,各部门累计调用71.89亿次接口服务,电子证照入库1.54亿张(占全省总量的44%);充分发挥大数据中心海量数据资源优势,构建了更加全面、科学、客观的健康指数评价体系。

互联网诊疗可以延伸实体医疗机构的诊疗半径,促进分级诊疗。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杨伟宪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阜外医院的互联网诊疗业务得到快速发展,互联网诊疗就诊人次占门诊总量比例从疫情前的2%快速增长到20%以上。互联网诊疗把医疗服务从院内扩展到院外,从疾病诊治扩展到健康管理,通过视频诊疗、图文问诊、远程会诊、药品快递到家等形式,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一站式解决求医问药问题。医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通过手机端随时随地为患者提供全流程连续性服务。在线问诊时间延长到48小时,可以让医患双方有更充分的交流沟通时间,保证诊疗效果。此外,医院应用人工智能机器人为患者提供一对一“7×24小时”全天候智能服务,实现即刻应答、智能分诊等。

针对老年患者在运用智能技术预约挂号、移动支付等方面存在的不便,毛群安指出,一方面,要让老年人共享数字红利,推动数字健康产品易用好用;另一方面,对于确实不能或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要保留必要传统渠道。

毛群安介绍,基于上述考虑,在“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一体化”共享服务、“一码通”融合服务、“一站式”结算服务、“一网办”政务服务、“一盘棋”抗疫服务)便民惠民行动中,就适老化问题作出3个方面的安排。一是坚持传统服务方式和创新服务方式“两条腿走路”,既要实现线上服务便捷化,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更要注重线下服务人性化,合理保留传统服务窗口,让老年人等群体感受到细致适宜的服务。二是畅通家人、亲友或者家庭签约医生为老年患者代为办理信息化业务的渠道,医疗机构人工服务窗口要配有导医、志愿者、社工等为老年人服务。三是进一步优化网上预约挂号、网上问诊等相关技术与服务流程,提供语音咨询引导服务等,尽最大努力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

新技术助力诊疗水平提高

发布会上,毛群安介绍了互联网、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医疗机构的应用情况。他指出,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全国31个省(区、市)开展“5G﹢医疗健康”创新试点项目987项,浙江、安徽等15个省份开展医学人工智能应用和社会治理实验,山东、海南等12个省份开展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

医疗信息化正在由提高效率向辅助临床和管理决策转变。杨伟宪介绍,近年来,阜外医院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方面,主要通过信息化系统来规范医疗行为,固化医疗流程,实现闭环管理,避免发生低级差错。比如,应用身份证读卡器、腕带扫码设备,实现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唯一身份识别;通过上线抗菌药物监控系统,及时提醒医生患者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在提升医疗诊疗效率方面,医院在通过信息化系统提升业务流转以及数据共享效率的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部分重复、简单的医疗活动。

此外,在医疗行为管理方面,阜外医院一方面“守住入口”,对医疗人员、技术、药品、设备和耗材使用加强准入、授权管理,最大限度保证医疗安全;另一方面进行持续监测,构建医疗数据智能分析平台,形成覆盖医生、病房、科室的三级管理,建成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学习型医疗体系,以及时发现医疗过程中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并且进行持续的效果评价,形成良性循环。



文:健康报记者 郭蕾 谢文博

编辑: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闫龑


发布人:4019****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