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迷惘的一代”谢幕天才,纳撒尼尔•韦斯特黑色幽默代表作
★世界差点错过的文学大师,与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比肩的美国作家,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权威推荐
★新译本,新修订,经典重现
===================
这个扣问灵魂的故事写于84年前,却像写于今天上午。
他是“寂寞芳心小姐”情感专栏的执笔者。众多读者把他当成救命稻草,寻求生存之道。但他连自己的困境都无法解决:被报社老板嘲讽揶揄,与女友若即若离,与老板夫人搞暧昧,与女读者幽会。生活浑浑噩噩,经常在酒吧无聊度日。
当他终于决定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却没想到会走上不归路……
===================
★韦斯特是美国1930年代最杰出的作者,《寂寞芳心小姐》则是美国二十世纪前半叶三部最佳作品之一(与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和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齐名)。——美国文学评论家斯坦利•埃德加•海曼(Stanley Edgar Hyman)
★从当今的有利位置回顾过去,我们可以看见韦斯特是该时代最受忽视的一大奇才。——美国文学评论家莱斯利•艾伦•菲尔德(Stanley Aaron Fiedler)
★韦斯特是菲利普•罗斯之前最重要的犹太裔美国作家,更是自马克•吐温以来最伟大的嘲讽家。——文学评论巨擘、《西方正典》作者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
★在他生前,伴随着出书而来的名利微薄得可怜,简直具有希腊悲剧的本质……但也因为未能功成名就,这才使他写出了最伟大的作品。——百老汇出版集团(Doubleday Broadway)出版人杰拉尔德•霍华德(Gerald Howard)
作者简介:
纳撒尼尔•韦斯特(Nathanael West)1903 年生于纽约,一生共出版四部小说。大学时着手撰写实验性长篇《贝尔索•史奈尔的梦幻人生》(The Dream Life of Balso Snell ),历时六年才完成出版,但考虑到题材与文风,出版商只印行了五百册,到韦斯特辞世为止还没能售完。
第二部小说《寂寞芳心小姐》(Miss Lonelyhearts),1933 年问世后深受名家好评,被认为是美国作家写美国的一大佳作,更被拿来与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 )相提并论,但迫于出版商破产只售出不到八百本。然而,本书不只为韦斯特奠定了一流小说家的地位,也成为他日后最受欢迎的作品。
1934 年出版长篇小说《百万富翁》(A Cool Million ),借天真而耿直的主人翁揶揄美国政治、美国神话与美国价值。韦斯特随后前往好莱坞从事剧本写作,当中包括改编《寂寞芳心小姐》。韦斯特的编剧收入远高于写作收入,但他一心以小说创作为最高理想。
1939 年出版生前最厚也是最后一部小说《蝗虫之日》(The Day of the Locust ),直陈好莱坞成名梦背后并不光鲜亮丽的真相,刻画美国群众梦想的集体幻灭,被誉为好莱坞小说中的最佳杰作(the best Hollywood novel)。但当时同样叫好不叫座,售出不到一千五百本。
韦斯特在世时从未享有盛名,只获得少数评论家的注意。1957 年,美国出版商出版《韦斯特全集》(The CompleteWorks of Nathanael West ),方使韦斯特渐为人知,《寂寞芳心小姐》与《蝗虫之日》更双双列入美国现代文学经典,进而译成十数种语言,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精彩书评:
壹:短评
。“他并不是故意撒谎,只是在说她想听的话”。上一部电影里的感想在下一本书里读到,感觉真是奇怪… 适合在半睡半醒,挣扎,以及喝得半醉时阅读。
。一个没有活明白的人为了生计却被迫要承担他人的沉重与悲哀。无法麻木不仁就只能持续内耗。上帝如果仁慈,为何要降下如此多的苦难。
贰:
如你所知,寂寞芳心小姐是个男人。事实上是一个26岁的年轻男人。一个26岁的年轻人对生活知道些什么。一个只有内在生活缺乏外在生活的年轻人。
寂寞芳心小姐当然是一个笔名,来自他在报社所写的读者来信专栏。给他写信的是“绝望的人”,哈罗尔德 • S,“天主教徒母亲”“,伤心的人”,“宽肩膀”,“厌倦一切的人”,“对肺病大夫幻想破灭的人”,躺在床上不能动弹梦想一只小提琴的小男孩⋯⋯他读着一封一封的来信,想给出一点真心实意的回答,最终却只能以艺术、梦想和基督耶稣向他们传教布道。日日如此。这个26岁的年轻人甚至无法将自己的生活捋顺,以喝醉,睡眠,生病逃脱寂寞芳心小姐的责任和真实的生活。
你可以轻易猜想出他之前的生活。在大学里读过一点哲学和艺术,搞一点文学,写写小说和诗什么的。听过一些不一定感兴趣的高谈阔论,如果他自己不谈论的话。当然不是那种受年轻姑娘青睐的类型,但大抵也不深不浅地来往过一两个女朋友。不是漂亮姑娘,戴眼镜,藏在男性化的大外套里,人前也是一副拘谨沉默的神情。或者是那类对生活有着单纯热情的姑娘,总是很快活,有丰满的胸脯和柔软的腰肢。随你怎么猜想。她们有时候以为自己爱他,有时候以为他爱自己,但总体是一点漫不经心的。他也一样。
后来他遇到的是蓓蒂,帮他把衬衣领口下的领带抚平戴正,在他生病的时候喂他鸡汤,带他去乡间,试图治愈他,试图像抚平他的领带那样捋顺他的生活。寂寞芳心小姐是一个软弱的人,又是一个岩石一样的人。有时候他需要心肠柔软的带来秩序的蓓蒂,有时候他感受到她需要他,或许真心爱着他。他甚至迎合她的柔情,两次向她求婚,幻想房子孩子和乡下的农场。第二次她的肚子里有一个孩子,他用她的求婚在幻想中将她从生活的窘境中解脱出来。还没有等到这幻想再一次被他的软弱戳破,第二天,在他的公寓楼梯,上帝以另一种方式终结了这样的淡紫色泡沫和寂寞芳心小姐的生活。
维斯特的笔触缓慢滞重,像寂寞芳心小姐的白日幻想和昏沉睡梦一样包围你笼罩你,使你下坠。以至这个突来的结局倒像某种解脱。那个结束这一切的瘸子也不过是一个软弱的人。他手里的纸包里藏着一只枪,怀着妻子受辱的怒火而来,其实并不确定自己要对寂寞芳心小姐做什么。而寂寞芳心小姐冲向瘸子,却是怀着对“绝望的人”,哈罗而德 S,“天主教徒母亲”“,伤心的人”,“宽肩膀”,“厌倦一切的人”,“对肺病大夫幻想破灭的人”,躺在床上不能动弹梦想一只小提琴的小男孩的爱情和拯救,迎向了自己的生命终点。
寂寞芳心小姐是一个对生活毫无准备的人。对待那些真切受苦的人,他不象副刊编辑施拉特和同事们或酒馆里那些熟人朋友一样或嘲讽或无动于衷,却终究束手无策。说到底,让人们无动于衷或束手无策的都是自己的生活和命运。
叁:
奉献不一定是美德,摧毁的可能是你的世界。
寂寞芳心小姐是个男人,专门回答读者提问的专栏作者。原来从上个世纪上半叶开始就已经有这样一个职业了。这个栏目本来只是一个噱头,它以一个热心肠的、睿智的“知心姐姐”形象出现,本就是吸引注意力的,在报社一开始开设这个专栏的时候,连同寂寞芳心小姐在内,所有的报社同事都把这个专栏当成一个笑话来看。读着那些读者忧心忡忡的来信,就好像午夜健康电台里有人打来电话,支支吾吾说自己前列腺或者性冷淡的问题一样,主持人要像一个知心大姐兼健康专家一样,以温和的态度、专业的知识教授你正确的方法和观念,而同时却要压抑住这些忍不住令人要喷饭的问题。
但是到了后来,寂寞芳心小姐却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那就是他无法再把这些来信当成笑话,而愈发觉得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一个生活的痼疾,他那些来信回复,不过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工作内容,有章法可循,无真情可用,就好比医生这样的职业,必须对同情这样的情绪免疫,否则医生的职业对医生的戕害则会让医生死得比病人还多还快。而一个训练有素的情感专栏作家,同样需要对同情的免疫,否则这份工作做不下去。而如果他要身怀同情,那么他就不能把这个当职业。这是悖论,其实普遍存在于生活中,就好像爱情和婚姻不能共存一样,浅显易懂,只是愚蠢的人总是不肯承认罢了。
寂寞芳心小姐指导别人的生活,但他自己也知道于事无补,于是只能给予一点点鼓励,和一点点虚晃的希望,让别人相信一切都会改变的,一切会好的。而他自己的生活状态也是一团马乱,他不知道他要什么,他像很多活在那个时代,或者说也像眼下我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的人一样,忙碌麻乱而无法确知自己要走向哪里,每每抬头望向天空希望寻求一个能给予力量并让心绪镇定的答案时,却发现只是徒劳,无聊填补满苍穹,除了无聊还是无聊,以及烦躁。
不要相信情感专栏作家的话。如果他/她大龄且单身,他/她会教导你自尊自立自强最重要, 没有感情也能获得更好,而无法谈及具体的两个人相处的种种,在这样的关系中,他/她看中的是所谓的相互平等和自尊感,于是也会把你教成他/她那样,最后大龄且单身。
如同他/她已婚,他/她会教授你一种温良谦恭让的生活态度和技巧,最终难免会显得婆妈。他/她当然不会告诉你他/她在这当中的满肚子委屈和憋闷,当他/她选择了以情感专栏写作当成职业,那么他/她势必无法阻挡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正面而阳光,充满正能量。而那些负能量的东西,泪水、嫉妒、恨意、琐碎、三八、鸡贼等等,全部打包藏在另一处,专栏文字所不会触及的地方。情感专栏作家的职业不止是在兜售文字,而是在兜售其生活态度和方式,这势必要求他/她的生活是要先符合要求的。
其实到了这里,你该知道,这里确切地说的就是情感专栏女作家。
不是说情感专栏作家及其作品不好,但你要知道的是,你应该抱着一种看八卦的心态去看,而不是求真知。呃,说到这里我有点恶心了。
每个情感专栏作家都是寂寞芳心小姐。他/她多少能环节你的寂寞,但是却无法填补自己内心的黑洞。
需要这本电子书的朋友加 微Q同号:2802031363
公众号:pengdi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