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社会新业态诱发新隐患,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可从四方面着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8-13 12:02:28   浏览次数:71  发布人:cce8****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评论暑假,既是学生盼望已久的美好时光,也是他们蓄力充电的重要窗口期。一些地方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及开设夏令营,提升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和素养。这对于推动全社会更加重视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精神障碍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学校和社会能够提供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化服务却严重不足。中小学


    评论

    暑假,既是学生盼望已久的美好时光,也是他们蓄力充电的重要窗口期。一些地方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及开设夏令营,提升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和素养。这对于推动全社会更加重视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精神障碍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学校和社会能够提供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化服务却严重不足。

    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滞后,存在形式化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数量少兼职多、咨询设施缺失、课时挤占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农村中小学校至今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且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形式化、边缘化、迎检化的趋势。同时,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教材等方面也不完善,如教师普遍反映在岗前培训或工作培训中缺少心理健康识别管理课程,适合一线教师使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指南、手册)缺乏,导致在工作中缺少理论指导,只能依靠经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难以保证。

    社会专业服务难以托底,无法满足服务需求。当前医疗机构精神卫生服务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很多县医院没有精神科床位或专业医师,人才流失严重,处置能力不足。此外,社会层面鱼龙混杂,专业心理咨询师缺口较大,违规组织认证考试、滥用心理量表等现象层出不穷,一些不具备资质的“心理医生”违规执业,甚至有不法分子随意给青少年开具精神类药物,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社会新兴业态诱发新隐患,一些不健康元素给青少年成长带来不利影响。随着社会发展,一些新的娱乐形态,如桌游、剧本杀、手机游戏等逐步流行,占据了青少年大部分休闲娱乐时间。一些剧本杀企业经营项目中掺杂着“异世界”、恐怖、血腥暴力、人格分裂、灵魂附体等不健康元素,部分青少年沉浸其中,产生严重心理障碍,甚至出现犯罪行为。最高检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显示,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对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犯罪提起公诉人数分别为170人、402人、653人,2022年较2021年上升62.44%。一些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发生与心理问题密切相关。

    为有效应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建议从四个方面协同提升专业化服务供给能力。

    增加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壮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满足中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需求。应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岗位,以吸纳更多的专业型人才,进而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规模、提高水平。同时加强对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再教育,对这些教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等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培训和心理咨询的实践训练,努力提高其专业化水平,促使其由兼职转化为专职。

    提升专、兼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立科学、专业的培训体系,构建合理的培训内容、模式以及方法途径,针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分类开展差别化培训,专职教师应侧重对其进行实践水平方面的训练,兼职教师应侧重于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理论知识的学习;建立联片教研活动机制,鼓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常规教研、交流和合作,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加大心理健康专业化服务供给。加强青少年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投入和建设,由教育部门及卫生健康部门联合牵头,建立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学校到专业心理健康机构的转诊、治疗恢复等一系列标准程序,并指导相关工作;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定期评估机制,督导各级学校加快补齐心理健康教育短板,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心理高危学生筛查机制,落实“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把“软指标”变成“硬约束”;加强心理门诊建设,加大青少年精神科医师队伍建设和培训力度,推动县级医院实现青少年心理健康专科全覆盖;严厉打击心理咨询机构虚假宣传、欺骗营销、高收费乱象,坚决取缔不合格机构,严厉处置滥用心理量表、滥用精神类药物等行为。

    营造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加强新兴业态监管,将密室逃脱、剧本杀等产品纳入监管立法、修法范围,建立前置审查、限制性分级机制(如14岁以下未成年人需在监护人陪同下选择适合的主题),支持打造益智类、法律推理类、主旋律类娱乐产品;探索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监测网络平台,完善诊断标准,强化心理咨询领域综合治理;加大中小学校社会实践课时比重,引导学生在与大自然的互动中调适自我,减轻心理压力,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文:重庆师范大学 吴潇航 周鹏飞 王洪

    编辑: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2YBC4DQS】获取授权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cce8****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ikai.naod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