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展会新闻 » 正文

    太空出差三人组安全返回地球,背后离不开这些硬核“助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19 14:19:51   浏览次数:1009  发布人:9dab****  IP:223.213.76.***  评论:0
    导读

    在圆满完成各项试验任务之后,太空出差三人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结束了太空生活,安全返回地球。4月16日10时许,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平安返回、感觉良好。飞行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创下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至此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完成,即将转入在轨组装建造阶段。从半年前出差太空到如今神十三返回舱成功

    在圆满完成各项试验任务之后,太空出差三人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结束了太空生活,安全返回地球。

    4月16日10时许,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平安返回、感觉良好。飞行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创下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至此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完成,即将转入在轨组装建造阶段。

    从半年前出差太空到如今神十三返回舱成功着陆,有哪些硬核“助手”护航航天员乘组平安“回家”?

    着陆反推发动机毫秒必争

    着陆反推发动机是神舟十三号飞船上的重要设备,是决定航天员能否安全回家的最后一棒,也决定着飞行任务的最终成败。着陆反推发动机能否成功点火,能否正常工作,关系到返回舱中的航天员能否安全回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下称“八院”)动力所从1994年以来就致力于反推发动机的研究。“这是我们的发动机在轨时间最长的一次,我们必须确保发动机的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从而保证飞船返回舱走稳归航路。”谈起与前几次任务的不同时,所项目指挥孙福合对第一财经表示,从神舟十二号的33天到神舟十三号的183天,超长时间的太空待机将给发动机带来极大的挑战。

    因为太空环境复杂,着陆反推发动机随返回舱升空后将经历长时间太空绕行、下降返回等多次复杂的环境考验,对发动机的环境适应性要求极高。

    “虽然我们有着研制着陆反推发动机的深厚基础,对相关的结构也都再熟悉不过了。但我们还是给发动机罗列了所有可能会遇到的环境条件,并为其策划了全面的考核试验,以此来确保发动机在运输、装卸、贮存、使用过程中的结构完整性和可靠性。”孙福合说。“针对外太空复杂严酷的环境条件,我们必须要考虑得再深入一点,验证得再充分一点,这样我们的航天员就能更多一分安全。”发动机副主任设计师何鹏说道。

    此外,返回舱的着陆过程对于航天员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在经历灼烧、黑障、开伞减速等程序后,返回舱仍然有近每秒9米的速度。而此时航天员是背部朝下面朝天坐在返回舱里,如此高的着陆速度将损伤航天员的颈椎。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必须进一步降低冲击。而这一关键的“刹车”过程就将由4台反推着陆发动机完成。

    返回舱的这脚“刹车”踩早了不行,踩晚了也不行,只有时机和时长分秒不差,才能确保返回舱体平稳、安全落地。为此,动力所的设计人员设计了一套精彩的“刹车”动作:在返回舱距离地面1米时,4台反推着陆发动机必须在10毫秒内同时点火,大量燃气的积聚将在燃烧室内形成高压,最终从尾部的喷口中喷出,以反推力来减缓降落速度。

    这四台发动机的个头和重量虽然都不大,每台都能在瞬间产生大约3吨的巨大推力,4台一起工作,就有十多吨的推力。这股巨大的反推力有效地抑制了返回舱的下坠势头,大大降低了飞船的下降速度,减轻了航天员着陆过程中受到的过载冲击,提高了返回舱降落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的安全性。

    “超长待机”的电源分系统

    自2021年10月16日发射,神舟十三号已成功运行近6个月,是在轨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船。

    八院811所研制的电源分系统,为这艘在轨时间最长、返回时间最快、在轨并网供电次数最多的神舟飞船正常运行、安全返回提供保障。

    为了确保飞船安全返回,一个多月前,神舟十三号电源分系统顺利通过了一场返回前的 “模拟大考”。

    811所神舟飞船电源分系统主任设计师钟丹华介绍,电源分系统配合总体对神舟十三号上所有的设备进行加电,对这些设备一一进行开机巡检,“因为在与空间站成功对接后,飞船上许多设备进入关机状态。在轨运行期间,电源分系统仅需提供1/2到1/3的额定能量。开机巡检,是对电源分系统在额定负载下的供电能力的考核。”

    同时,配合总体开展飞船的能量平衡分析,进行故障预案的推演和发电能力的评估。结果显示,神舟十三号在轨运行期间,电源分系统整个供电状态非常好,“虽然已经在轨工作近6个月,太阳电池翼的发电能力和飞船入轨初期基本没变化”,钟丹华说道。

    在轨期间,神舟十三号与空间站成功开展了6次并网供电,验证了空间站的智能用电模式。

    钟丹华介绍,“神舟十三号在轨的六个月,经历了空间站组合体对地飞行、惯性飞行,以及天舟二号转位试验等复杂遮挡情况。6次并网供电最短2天,最长5天,确保飞船正常运行的同时,考核了电源分系统适应全遮挡工作的能力,也验证了空间站核心舱的径向口最大提供载人飞船1400瓦供电能力的设计指标。”

    据介绍,神舟十三号飞船首次采用5圈快速返回的方案,分离到落地仅需10小时。从6.5小时的快速对接,到10小时的快速返回,航天员的乘坐舒适度更高了。

    钟丹华表示,由于此次是首次在径向复杂遮挡条件下,开展组合体分离等返回动作,电源的重点工作是保证在任何角度和工况下,飞船能够安全地实施分离,顺利进入自主飞行状态。“电源分系统需要根据太阳入射角和遮挡情况,制定飞船实施分离期间的供电保障方案。从目前预计的返回时间来看,太阳入射角比较理想,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柔和的返回过程。”

    由于近期本土疫情限制了人员流动,为确保神舟十三号在返回期间,电源分系统地面监控工作的可靠执行,811所研制人员制定了“三地联动”飞控策略。

    “北京、酒泉、上海,三地同步神舟十三号返回电源分系统地面监控工作。其中最挑战的在酒泉。从进入酒泉基地,到神舟十三号返回,中间仅有一天的时间。我们需要在这段时间内,启动各种设备、打通与北京的通讯链路,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确保特殊时期,保障航天员成功返回。” 钟丹华说。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9dab****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ikai.naod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