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小过重罚、同案不同罚,检察机关加大对这类问题的检察监督!
2025-02-18 14:55  浏览:567  搜索引擎搜索“爱农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爱农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是近年检察机关履职清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之一。2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委员、行政检察厅厅长张相军做客“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最高检厅长访谈,详细介绍了过去一年行政检察主动融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有关情况。

张相军介绍说,一年来,行政检察切实找准履职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聚焦产权保护、社会信用、监管执法等重点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加强涉企行政诉讼和执行监督。2024年1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涉企行政检察监督案件2万余件,为国家和企业挽回经济损失约5亿余元。其中,加大对“小过重罚”“同案不同罚”等涉企监管执法问题的监督:最高检发布7件“涉企行政处罚检察监督”典型案例,推广浙江省象山县检察院督促执法机关纠正“小过重罚”大数据监督模型、江西省赣州市检察院“餐饮类行政处罚”大数据监督模型和《行刑反向衔接案件防范“小过重罚”提示函》,指导各地检察机关运用监督模型办理类案监督案件450件,促进“小过重罚”综合治理。

采访中,张相军讲述了一起检察机关监督法院信用惩戒措施不当的案件——上海松江区、青浦区检察院针对法院未认真审查,对已履行缴纳罚款义务的企业裁定准予强制执行,导致企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的问题,制发检察建议监督法院及时恢复涉案企业信用,保障了企业合法权益。

张相军告诉记者,检察机关聚焦法院执行活动中错列企业为失信被执行人、未及时删除失信信息,或者企业法定代表人被错误限制消费等违法行为开展监督,有效提升了司法公信力,维护了司法权威。

据了解,为推动守信践诺,协力解决企业在社会信用领域面临的难点问题,最高检还指导安徽、广东等地检察机关针对“新官不理旧账”失信违约行为,依托“府检联动”机制,开展行政违法行为监督。

【来源:检察日报正义网 记者:刘亭亭】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发布人:37f3****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