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海边游玩 谨防海蜇蜇伤
2022-08-26 16:46  浏览:267  搜索引擎搜索“爱农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爱农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发布信息 广告合作 软文发布


炎炎夏日,海边无疑是个纳凉避暑的好去处。暑期正是海蜇浅海繁殖期,海蜇蜇伤情况时有发生。到海边游玩,大家要做好防护,谨防海蜇蜇伤,一旦被蜇伤要正确处理。

近日,我院急诊科接诊了一名患者。患者的双下肢出现数条红色条索状红斑,又痛又痒。经询问,患者在海里游泳时,腿部感到触电样刺痛,他立刻上岸,发现腿部出现了红斑,并伴有明显的痒感,于是迅速来医院就诊。这名患者其实是一例典型的海蜇蜇伤。

01

提高警惕避免蜇伤

海蜇又称水母,是海洋中广泛分布的一种生物,直径在10~100厘米,大小不等,部分种类可分泌毒液。海蜇在海水中无色透明,不易被发现,因此当游人触碰到海蜇的时候容易发生蜇伤。

海蜇是一种趋向淡水的生物,下雨时海蜇会自动向海边靠近。每年7—9月,正值雨季,海蜇较多。在天气突变,大风大浪的时候,海蜇容易被打到海边上来。暴雨可将海蜇的刺细胞冲刷至海水中,同样可导致下海游玩的人被蜇伤。因此,游客应尽量避免雨后下海游泳。

外地游客,特别是儿童,往往出于好奇,经常在浅水区域或岸边捡拾海蜇。殊不知,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即使是已经死亡的海蜇,只要其刺丝囊还处于湿润状态,就有可能刺伤人。因此,家长应看护好儿童,遇到海蜇时,不能用手直接抓或捞取,漂上海滩的海蜇碎片也不能用手触摸、随便拾取。一旦发生海蜇蜇伤,应立即就医。

浴场一般会提前捕捞海蜇或设置防护网,最大限度减少海蜇与游客的接触。因此,游客应在正规开放浴场进行游泳、玩耍,及时查看浴场安全警示,禁止在拦截设施以外区域活动。此外,游客可穿防蜇伤泳衣,如果在游泳时发现海面上有类似塑料袋样的漂浮物也应及时避开。

02

蜇伤后正确处理很关键

海蜇蜇伤是人体通过皮肤接触海蜇后,因急性过敏和中毒反应而引起的皮肤局部或全身反应性疾病。海蜇的触手上有大量刺细胞,刺细胞内含有毒液,其成分主要是类蛋白、多肽和多种有毒的酶类,此外还有强麻醉剂、致痛剂、组胺等。当海蜇的触手触及人体时,从刺细胞中伸出的刺丝刺入皮肤,引起海蜇皮炎。蜇伤部位可见不同程度的红斑、皮疹、肿胀,常伴有刺痛或痒感,部分呈典型鞭痕样改变。儿童因皮肤薄嫩,被海蜇蜇伤更易发生皮炎。严重者可出现红肿热痛、水疱、瘀斑,甚至皮肤坏死。

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有可能转为重症病例:1.过敏体质。2.皮肤表面受损面积大、局部过敏反应程度严重。3.体温≥38摄氏度。4.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如胸闷、气短,以及无其他明显原因的血氧饱和度下降。5.血压下降。6.发病后出现心律失常。7.纳差、恶心、呕吐。8.神经萎靡、意识模糊、烦躁不安。9.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

发生了海蜇蜇伤后,可以进行必要的处置:

1.可用毛巾、衣服、泥沙或其他身边物品擦去黏附在皮肤上的海蜇触手或残留毒液,不可直接用手抓挠被蜇部位,以免加重疼痛。

2.尽快反复用海水冲洗蜇伤的部位。

3.如有条件可用碱性溶液冲洗、冷敷患处,以清除残留在皮肤上尚未放射出毒液的刺细胞,使触手或刺细胞变性失活,从而减轻蜇伤症状。

4.尽快到救护站处理或直接到医院就诊。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用随身带的饮用水、自来水等淡水冲洗患处,因其能加快刺丝囊破裂,释放更多的水母毒素,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文: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急诊科 刘洪伟

编辑:于梦非 刘洋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闫龑


发布人:7c21****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