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中小型水电站蓄水时,电站下游河道完全干枯,不仅动植物得不到水源供给,甚至连当地人的饮用水也无法保障;有些地方擅自改变河道,截流“抢”水,弃下游的自然保护地于不顾。
这是第一财经记者在多地采访时看到的景象。而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扩张,“与自然争水”的现象尤为突出。
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要求,建设项目应按照避让、减缓、修复和补偿的次序进行生态保护。比如,要求水利水电项目应确定合适的生态流量,实施生态调度。
生态功能退化主要是人为
4月6日,正在新疆开展督察的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通报,玛纳斯河水资源违规分配,流域违法取水问题多发,挤占生态用水,流向生态功能区的河道长期断流,导致部分生态功能区退化严重。
玛纳斯河是天山北坡最大的一条河流,是国际候鸟迁徙线的重要节点,部分河段为玛纳斯河国家湿地公园、玛纳斯河流域中上游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督察组上述通报称,玛纳斯河因生态流量严重不足,红山嘴水利枢纽至夹河子水库近30公里河段除7、8月份洪水季外,常年处于断流状态。玛纳斯河河道外一公里范围内在用地下水机井633眼,按要求应由玛纳斯河流域管理局发放取水许可,但目前仍有573眼地下水机井未取得取水许可,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无证取水量高达3545万立方米。
督察发现,由于截断湿地水源,导致玛纳斯河天然河道长期断流干涸,玛纳斯河国家湿地公园、玛纳斯河流域中上游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部分重要湿地生态功能退化。
玛纳斯河河道除洪水季外,河床几无流水。摄影/章轲
近年来,多个中央环保督察组发现,一些地方没能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与自然争水”的问题突出。
今年3月18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贵州省反馈督察情况时指出,赤水市丙安水库工程设计核定生态流量仅为0.138立方米/秒,无法保证大坝下游河段生态功能;
2021年12月14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东省反馈督察情况时指出,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5年年均生态补水量仅0.6亿立方米左右,远不能满足目标要求。2020年水利部门分配给东营市生态补水指标4.48亿立方米,大量被挪作他用;
2021年7月20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安徽省反馈督察情况时指出,安徽省保留的758座小水电站中,仅7座安装流量计,其余小水电站无法对下泄流量进行定量监管。抽查的25座水电站,10座未按规定泄放生态流量,部分河道生态功能严重破坏;
2021年7月15日,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河南省反馈督察情况时指出,多数引水式电站建设时未考虑生态流量,部分河段脱水。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表示,近年来,一些地方水系统及其自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除了自然水文波动、气候变化的因素外,主要原因是人为的。
他分析说,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在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很少考虑或者基本不考虑生态环境需水量,致使一些地区干旱程度加大、生态恶化、物种减少、土地盐碱化和沙化、地表植被退化。
《中国生态治理发展报告(2019~2020)》也介绍,在我国用水结构中,生态用水量所占比例很低,生态水资源被挤压,对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同时水污染依然严重,又进一步导致可用水量的减少,加剧我国水短缺状况。
给自然留下“生命之水”
生态流量也叫生态需水、生态环境用水,指维持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量,比如河流、湿地等维持本身功能所需要的水量。
《水污染防治法》和国务院发布实施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均明确要求,开发、利用和调节、调度水资源时,应当统筹维持江河的合理流量,保障基本生态用水,重点保障枯水期生态基流。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提高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政策框架研究”课题组的研究结果显示,河流、湖泊、沼泽、洪泛区等多种多样的生境,不仅为各类生物物种提供繁衍生息的场所,还为生物进化及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形成提供了条件,为天然优良物种的种质保护及其经济性状的改良提供了基因库。
此外,水体通过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区域空气湿度,有利于空气中污染物质的去除,使空气得到净化。例如,湿度增加能够缩短二氧化硫在空气中的存留时间,加速空气中颗粒物的沉降过程,促进空气中多种污染物的分解转化。
该课题组表示,对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河道内生态流量对下游天然绿洲保护和荒漠化防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开发、利用和调节、调度水资源时,应当统筹维持江河的合理流量。摄影/章轲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生态流量”在一些地方得到重视。
今年以来,河北省邢台市水务局通过引江、引黄、调度大中型水库等办法,对河道进行生态补水,做到“河河有水”,河道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截至目前,邢台市共为河道生态补水12457万立方米,超额完成一季度7000万立方米的补水计划。
河南安阳通过对洪河河渠生态补水,既达到了补水目的又恢复了河湖生态。今年以来已组织补水1.08亿立方米,河流沟渠水质得到明显提升,吸引更多野生鸟类光顾。
四川省水利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此前出台的《关于加强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监督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新建、在建、改扩建水电站的建设方案必须包括下泄生态流量方案;已建水电站应制定下泄生态流量运行管理巡查制度,确保正常下泄生态流量。下泄生态流量执行情况纳入当地河(湖)长制的日常管理和考核。
第一财经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今年7月1日将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规定,建设项目要注重生态影响,应按照避让、减缓、修复和补偿的次序进行生态保护。水利水电项目应结合工程实施前后的水文情势变化情况、已批复的所在河流生态流量(水量)管理与调度方案等相关要求,确定合适的生态流量,具备调蓄能力且有生态需求的,应提出生态调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