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巴西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巴西二十国集团智库(T20)、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共同主办的“全球治理与中巴合作”国际研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本次会议是T20双边配套会,也是二十国集团(G20)的核心配套活动之一。
今年是中巴建交50周年,G20里约峰会也将于11月举行。作为G20峰会的重要思想库,T20通过凝聚共识、产生共鸣,为解决诸多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对话平台。在T20的助力之下,一系列愿景正转化为现实,一系列理念正转化为行动。
中巴建交50周年之际的学术“重头戏”
过去几年,新冠疫情延宕反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球化发展进程受挫,新兴经济体大国首当其冲受到这些交织叠加因素的影响。面对国内外形势带来的双重挑战,中巴双方积极寻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极力克服共同难题。作为中巴双方分别指定的T20牵头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与巴西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共同参与承办本次T20双边配套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G20峰会的核心配套活动之一,此次T20双边配套会的召开,为中巴双方共克时艰、共商大计提供了“思想之窗”。一直以来,巴西将中国视为真诚相待的伙伴、患难与共的朋友。在新冠疫情流行的困难时期,中国在克服自身发展挑战的同时,也从未忘记为巴西“雪中送炭”。如今,在破解发展难题的进程中,巴西迫切需要中国在T20框架下的帮助与支持、对话与合作。
受巴西T20组委会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高海红担任T20巴西“国际金融架构改革”工作小组首席联合主席一职。她向记者介绍说,今年3月以来,巴西在智库交流领域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例如T20启动会、中期会,而此次T20双边配套会的召开,即为又一备受瞩目的“重头戏”。在全球治理面临种种困境、中巴建交正值50周年之际,此次会议聚焦“全球治理与中巴合作”的主题,可谓恰逢其时。
从2023年12月1日起,巴西正式担任G20轮值主席国。在为期一年的任期内,巴西着力围绕消除不平等、可持续发展、国际金融架构改革、数字化转型、绿色转型、全球治理等议题展开工作。与此相契合,在巴西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的牵头下,今年T20也同步聚焦这些议题。
“以上议题的设置反映出当前困扰巴西政府的三大难题:饥饿、贫困和不平等,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治理改革。在广袤辽阔的巴西疆土上,一些城市地域工农业相对集中,而另一些偏远地域则发展滞后,这使得社会分化、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均衡成为巴西必须面对的问题。”王镭表示。此外,作为致力于发展振兴的重要新兴经济体,巴西政府也尤为关注全球治理改革议题,例如“全球南方”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的力量,以及与此相关的包容性增长、数字化转型等。
在10月14日举行的“全球治理与中巴合作”国际研讨会上,多位专家的发言都在尝试回答如何应对上述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永生表示,如今全球发展范式已然发生了改变,短短十年,包括众多发展中国家在内的140多个国家承诺尽快实行“碳中和”,而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减排拖累国家发展的理念也随之成为过去。究其原因,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功不可没。但全球环境治理仍然面临重重挑战,包括发达国家承诺过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不到位、贸易战和逆全球化大行其道等。对此,中巴两国可以通过G20、金砖国家机制等平台重塑全球环境治理格局,携手实现经济发展绿色转型。
巴西科技创新部基金与绩效司司长拉斐尔·帕杜拉(Raphael Padula)谈到,受地缘政治影响,巴西能源转型进展缓慢,但自然禀赋优越,而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水平引领全球,中巴能源合作有望使得两国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先锋。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柴瑜表示,2024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运行平稳、韧性强,这为中巴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中巴都有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只有包容性发展才能使之成为现实。而如今世界风云变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陡增,中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当之无愧的“稳定旗帜”。
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国际研究部主任安德烈·梅洛·索萨(Andre Mello E Souza)认为,中巴都是多边主义的捍卫者,在两国的互动中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因此中国和巴西高质量伙伴关系成为南南合作的基石。
为G20运行提供知识、经验与智力支撑
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关键平台,G20框架宏大而富多元性,其涵盖范围较广、类别划分细致。具体而言,G20峰会下设若干不同界别和领域的轨道机制,包括聚焦工商界的B20、旨在促进民间交流的C20、反映工人观点的L20、汇集全球智库代表的T20等。这几大机制相得益彰,协同奏响G20年度“大合唱”。其中,T20以其对历年G20政策计划实施的决定性影响力而备受国际学术界瞩目。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时间的年轮见证了T20从雏形初现到逐步壮大的历程。G20首次领导人峰会于2008年11月召开,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合力维护国际金融稳定的重要国际合作平台。“T20则发端于2012年墨西哥担任G20主席国期间,自那时起,T20通过构建高端国际智库网络,持续为G20对话提供智力支持。自创立以来,T20积极致力于从智库视角探讨世界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为G20的良好运行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经验与智力支撑。”王镭说。
高海红从G20成员构成的角度阐述,G20囊括了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85%。可以说,G20是目前少有的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这两大阵营融合为一体的国际集团。因此,G20需要找到成员国之间在金融稳定、债务问题、发展融资等领域的共同诉求,也需要祛除集团内部“分割性”力量,避免让地缘政治裹挟或干扰经济议题。“在这一进程中,T20作为跨国智库,在消除成员国彼此分歧与隔阂、促进文明交流与互鉴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海红感叹道。
作为T20中方首席牵头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学者曾多次受邀参加T20峰会,亲历这一框架下的诸多盛事。该所也与各国T20牵头智库保持着连贯性和畅通性的合作。一系列对策报告,一系列著述成果,一系列“锦囊妙计”,可谓亮点纷呈,闪烁着珍贵的智慧结晶。
过去多年间,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智库学者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先后提交了数份T20《政策报告》(Policy Brief),针对国际金融稳定、国际金融安全网建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改革和份额改革以及央行数字货币等议题,为 G20献计献策。
在近几年开展的众多合作盛事之中,有几个尤为值得关注: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邀请2020年T20主办智库——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石油研究中心(KAPSARC)举办“T20与智库合作:北京和利雅德”双边视频研讨会;2021年,该所“全球治理研究团队”参加2021年意大利T20“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工作组会议,经过层层遴选,向G20峰会提交政策报告“G20 Annual Global Risk Report”;2022年,该所同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开展线上交流,并作为中方智库代表撰写了T20工作的经验。
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通过T20平台对全球经济形势与主要风险作出研判。如2016年,为G20杭州峰会提出了多条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根据该所当年进行的评估与分析,世界经济增速有进一步放缓的风险,地缘政治隐患、难民危机、大国政治周期、恐怖主义等问题日渐凸显,为全球经济复苏投下阴影。这与《2016年二十国集团峰会公报》中的相关论述高度契合。
为发展中国家议题在国际舞台发声
为有效提升发展中国家在G20体系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中国从未停下努力的步伐,并为此尽己所能。谈及这一点,高海红深有感触:“我作为一名学者,能够借助中国社会科学院提供的宝贵学术平台,为中国议题乃至更广泛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议题,在国际舞台上发声、奔走,并为此尽绵薄之力,这是一种至高的荣光,也是一种深沉的使命。”
作为T20巴西“国际金融架构改革”工作小组首席联合主席,高海红深感职责之大、任务之重、道路之远。回忆起自己受邀先后担任四届T20工作小组联合主席,以及今年担任首席联合主席的经历,高海红思绪万千。她对记者表示,自己所在团队的成员包括来自巴西、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南非、印度、土耳其、阿根廷等国家的顶尖智库、学术机构、国际组织的经济学家,这是一个精英云集的国际化团队,也是一个富有热情与理想且充满创意与活力、思考力与行动力的团队。
“同时,我的同事熊婉婷担任我所在工作小组的副首席联合主席,也参与了大量T20工作,为T20事业贡献良多。我们的日常工作包括制定工作组流程、讨论分工以及时间表、召开线上会议、对《政策报告》进行筛选和评阅、发布《T20巴西第三工作组宣言》(Brazil Task Force 03 Statement)文件、修订《T20巴西2024年公告》(T20 Brazil 2024 Communiqué)。”高海红如是说。一路走来,尽管日程繁忙、事务琐碎,但点点滴滴充实而快乐,令她收获颇丰。
为了提高T20工作组政策建议的国际影响力,高海红曾经与美国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凯文·加拉格尔(Kevin P. Gallagher)于英国《金融时报》合作撰写《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执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面临的挑战》一文。文中满载着两位学者对于一个更为均衡、普惠、合理的国际体系的殷切期待。
经过多方尝试与周旋,高海红及其工作组起草政策建议的努力终于迎来了开花结果的一天。时间给予的丰厚回报令人倍感欣喜:工作组起草的部分建议最终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和采纳,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了切切实实的“中国构想”。其中,有两项尤为值得一提。一是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建议的部分成果最终落地。2023 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进行份额扩充。在完成第十六次份额总检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以92.86%的赞成票批准了增加份额的决议。这增加了该机构的资金来源和贷款能力。二是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改革的政策建议落地。2021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增加 6500 亿美元的特别提款权分配,对新冠疫情流行期间受到重挫的低收入国家提供及时帮助。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曾遭遇了来自某些西方国家的阻力。值得庆贺的是,我所在团队的一切付出都没有白费。”高海红颇为感慨。
为破解全球发展困境注入信心与希望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今天,世界变得愈加脆弱而不可预测。“这意味着,国际共识的达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尤为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同行。作为G20重要成员国,中国和巴西被寄予厚望。展望未来,世界期待中巴双方在T20框架下为G20贡献更多力量。尽管前路漫漫,但已看到积极信号。”谈及G20的前景,高海红表示乐观。
她表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时,由发达经济体构成的G7对策失灵,力不从心,难以适应当时的世界经济格局变化,G20峰会应运而生,成为舆论关注的国际合作平台。之后,G20在某些国际场合曾一度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境地。而当前持续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限制着G20发挥它曾经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出色表现。然而,在如今G7已不再代表全球政治和经济现实的背景之下,G20在维护国际金融稳定方面依旧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16年来,G20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实现更具包容性的全球经济增长作出了卓越贡献。其重要性在过去得到了时间的检验,在未来的日子里将日益显著。”王镭说。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席卷全球的当下,各国经济依存度、关联度日趋紧密。“在此背景下,T20作为G20的智慧平台,为二十国对话不断提供真知灼见与动力源泉。这不仅对于中巴各自在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谋求发展举足轻重,也将为践行真正多边主义、深化全球疫后合作、破解全球发展困境注入信心与希望。”王镭如此总结。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媒体编辑:宗敏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点个“在看”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