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银保监会举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专场发布会,中国信达总裁张卫东、中再集团副总裁庄乾志、中华保险总裁高兴华参加发布会,并介绍金融服务实体的具体情况。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的天职。三家“小众”金融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有怎样的风格和特色?三重压力下,当前实体企业发展面临着冲击,今年三家机构又将怎样做?
积极参与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AMC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式之一。
“当前个别中小金融机构出现风险,对区域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我们通过重组顾问、收购不良资产、补充资本等方式积极参与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化险。”张卫东介绍。
张卫东表示,信达自成立以来,全力收购和处置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积极参与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助力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坚守银行不良资产主阵地,积极对接银行需求,主动适应市场变化,不断丰富处置手段,通过债权追偿、债权重组、租赁、债权转股权、资产转让、委托处置、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提升处置效益,有效防范和化解银行金融风险。
据悉,十九大以来,已累计收购金融不良资产本息7400多亿,公开批量转让市场份额占比超过30%。
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是防范化解风险的基础。张卫东称,信达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服务,发挥有别于传统金融机构的独特作用,防范化解实体经济风险,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助力维护社会稳定。包括参与危机企业救助、参与企业破产重整、开展资本市场纾困及资管产品风险化解工作、支持国有企业改革等。
“大型企业集团规模大、涉及面广,其风险一旦蔓延将会对区域、对行业产生巨大冲击,甚至引发严重社会问题。”张卫东称,针对部分出现危机的大型企业集团,发挥处置风险功能齐全优势,一企一策,运用不良资产特色的投行手段,通过切断担保链、资产重组等方式,有效控制风险蔓延,成功化解一批可能引发地方重大金融风险的项目,使危机企业获得新生。
补齐“一带一路”保险产品空白
“资产管理公司是小众,我相信再保险更是小众。”庄乾志称,再保险实际上是为保险公司进一步分散风险而提供保障,中再集团作为中国再保险国家队、主力军,一直坚持发挥再保险专业功能作用,为国内的企业“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专业保险保障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一带一路”沿线都是非洲、中东等国家,处于东西方结合点,不稳定性因素比较多。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风险较大。但在过去,中资保险机构没有合适产品来解决这些特殊风险问题。
在“一带一路”保险产品创新方面,2018年末,中再集团公告称已正式完成对桥社主体部分—桥社英国控股公司100%股权的收购。据悉,桥社保险集团具有近百年历史,是英国劳合社市场中排名靠前的全球性再保险和特种险公司,经营超过40个领域的保险产品,政治、信用和恐怖险等领域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定价权和影响力。
庄乾志表示,收购了桥社保险集团之后,中再引入政治暴力险、恐怖主义保险,补齐了中国在服务“一带一路”沿线保险产品的空白,具有创新意义。
据悉,缅甸是“一带一路”倡议国重要的合作伙伴。2021年2月1日缅甸爆发政变,当地政治风险、暴力风险极度上升。
“就在当天中国电建一个燃气电站项目马上开工了,这个项目、对当地民生和经济发展非常有意义。如果再保险不能把风险分散出去,直保公司就没法承保,项目就没法按期开工了。政变发生之后,国际再保险人都终止了这个项目的合作和安排,这个时候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临危授命、主动担当,及时与中国电建跟进这个项目,第一时间提供了独家的再保险保障,结合当时情势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保险建议。后来客户反馈说通过这个事深深地感受到了我们来自国家共同体的强大支持。”庄乾志回忆说。
聚焦产品创新、延展保险服务边界
聚焦农业风险管理,发挥损失补偿功能,也是保险公司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职责和担当。
2021年棉花价格波动大,新疆籽棉抢收热情高涨,抢收价不断抬升,支撑棉花价格一路走高。进入10月,市场供应宽松预期增长,棉花短期进入高位震荡局面,同时棉花产业下游需求偏弱,棉花价格波动加大。
为了保障棉农种植收入,中华财险棉花“保险+期货”项目开展,使用市场化的手段,通过保费补贴的形式弥补价格下跌损失、稳定农户收入,撬动社会资金进入农业领域。
高兴华表示,中华保险聚焦产品模式创新,延展保险服务边界,积极开展农险业务模式创新,深入推广“保险+期货”模式,探索共建价格风险分摊机制,累计开展275个项目,覆盖新疆、辽宁、山东等19个省市,涉及生猪、玉米、棉花、鸡蛋等十余种农副产品,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多元化风险解决方案。
据悉,十三五”以来,中华保险已累计开发508个粮食作物保险产品,主要是保成本、保产量、保收入、保价格,积极完善供给端产品体系,不断满足三农多样化保险保障的需求。
高兴华表示,下一步,一是要提升主粮作物保障力度,着力守护种业的“芯片”;二是,保障藏粮于地,日不在内蒙古开展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缺陷保险业务,为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驾护航;三是保障藏粮于技。将继续开发“三农”系列科创类保险产品,创新大型农机首台(套)/新材料保险、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及智慧农业保险,探索建立生物技术创新、智慧农业、农业科技的风险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农业机械、农业设施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保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