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这句暖心的嘱托,被刻在了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玫瑰产业园的石碑上,刻在了村中心哎岬湖畔的石碑上,也刻进了海南数百万各族老乡的心里,洋溢在他们的笑脸上。如今,进入乡村振兴新时期,海南依旧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当作工作标准和追求,并为此孜孜以求。
茶叶丰收,茶农笑开颜。人民网 符武平摄
靠双手收获心里美
走进三亚市博后村,看到最多的,是村民的笑容。
苏吉丽是博后村的村民,顶着三亚4月的骄阳,她正和其他花农一起,穿梭于三亚亚龙湾国际玫瑰谷景区的花丛之中,忙着修枝、摘花、浇水。汗水不时从脸颊滑落,她们脸上灿烂的笑容映射着金色的阳光。她们的笑容发自内心,她们的内心里,有依靠自己双手劳动致富的成就感,有村子从“咸穷苦”到“绿富美”的幸福感。
博后村虽然紧邻亚龙湾,但长期以来“天下第一湾”的“旅游热”却并未辐射到它。加之海水倒灌导致土地盐碱化、村民缺少“赚钱”技能,当地人形容自己过着“咸穷苦”的日子。
2009年,海南玫瑰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玫瑰谷)在博后村租下2000多亩土地,改良优化土壤,培育热带玫瑰,并逐步打造出玫瑰游览观光、玫瑰二次加工等产业,走上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村民的“机会”来了。
“起得知景区‘落户’博后村,要招聘花农,我马上就报了名,最终得以在‘家门口’上班挣工资。”苏吉丽说。向玫瑰谷出租土地可以收地租,到玫瑰谷打工还能领工资。“我们通过发展玫瑰产业,已经成功带领6000多名百姓奔小康。”玫瑰谷董事长杨莹骄傲地说。
火红的玫瑰让博后村摘掉了“穷帽子”;发展特色民宿,则让这个村子彻底拔掉了“穷根”。2017年,博后村开始美丽乡村建设——宽敞平整的水泥路替代了以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水泥路”;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让村子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日子一去不返;曾经黑臭的哎岬湖也开始碧波荡漾,湖上的栈道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村庄的美丽蜕变,再加上紧邻亚龙湾旅游区的地理优势,让民宿经营水到渠成。
在博后村“海纳捷”民宿门前的遮阳伞下,谭中仙一边喝着椰子汁,一边和笔者讲述自己的“民宿故事”。谭中仙是“能人”,他头脑活泛、想法多,早年在广州打拼,收入不菲。“我们村是去亚龙湾的必经之地。那年春节,游客的车都堵到村口了。”谭中仙琢磨,如果这些客人中有一部分能到村里消费,大家还愁没钱赚吗?凭借在外做生意的经验,多方考察后,谭中仙决定开办民宿,把游客迎进村、请回家。2016年,他带着“广漂”攒下的家底,回村把老房子装修了一番。作为博后村第一批民宿之一,“海纳捷”开张了。
“海纳捷”和亚龙湾的高端酒店形成了互补,也为远道而来的游客们提供了体验乡村风情的机会,一下子就火了。“头一年我们利润就突破了80万元,还给村民提供了17个就业岗位,员工月工资都在3600元以上。”谭中仙收获了创业的成功,也收获了帮助村民提高收入的自信和自豪。
2017年,博后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更多的村民通过自建自营、引入社会资本合作等形式开办民宿。如今,村里已经有民宿55家、1700多间客房,成为岛内外闻名的“网红民宿村”。同时,也有博后村民在村里开餐厅、超市、水果摊,吃旅游饭。多渠道的收入来源,让博后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2017年7000多元增加至2021年2.81万元。村民的获得感更强了。
在博后村,获得感并不仅仅是收入的增加,更是观念的变化。
“我们那个年代,上学上到初中就算不错了。而最近几年变化最大的,就是村里出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博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少洪说,越来越富足的日子,让大家的生活观念不断改变,开始重视下一代的教育问题。而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又进一步推动乡风文明,这样的良性循环让博后村既“富”又“美”更“和谐”。
夕阳西下,博后村小康广场上演的广场舞、小吃街传出的欢声笑语和哎岬湖畔散步的人群,正是对“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生动回应。
产业兴,人心齐,日子旺
海南省东方市大田镇罗旺村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但罗旺村的优势就在于“地多”。近年来,不少农业龙头企业前来租地进行特色农产品种植,给了罗旺村发展的机会。“现在村里光租出去的地就有一万亩,靠着土地流转增值费,今年村里集体经济也达到了70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开强笑着说。
地租出去了,劳动力解放了,干点啥呢?务工!现在村子旁边这些种植基地都需要人,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干活。为了更好地解决村民就业,罗旺村所在的大田镇组建了24个村劳务输出队,由镇级劳务输出工作站统一管理。大田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田京泉告诉笔者,劳务输出队成员覆盖整村,主要是为辖区企业、种植基地和农户搭建用工务工平台,既解决企业、种植基地用工难题,又能助农增收。
在海南省世界热带水果之窗现代农业产业园就业的当地村民对能在家门口挣钱感到十分开心。人民网 符武平摄
“以前村里的人要打工都得出远门,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务工。”在家门口务工,乡亲水亲,村民的获得感大幅提升。不仅如此,村里环境也变美了。如今的罗旺村,在各种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村内处处都是平坦干净的水泥路,村道围墙上有趣的墙绘,随处可见健身休闲的小广场与小公园,呈现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村民也自发地维护好环境,共建新生活。
“今年村里还新建了光伏产业,一年可发电40万度左右,可获益17万元。”罗开强充满期待,“如今村里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5730元,未来生活会越来越好。”
同样“蝶变”的,还有乐东黎族自治县万冲镇抱班村。抱班村地处卡法岭腹地,三面高山环抱,是万冲镇最偏远的村庄之一,贫困发生率曾接近50%。现在,“贫困”已经被写进了抱班村的历史。
2018年,乐东黎族自治县委、县政府整合扶贫、美丽乡村建设资金900万元,以“脱贫攻坚+特色产业+民宿”模式,精心打造抱班美丽乡村。688平方米的游客接待中心建成后,村道硬化、路灯安装、地下管网铺设、污水处理站建设等工程也相继完工。2019年(第七届)海南乡村旅游文化节,抱班村作为主会场,开始声名远播。目前,抱班村努力发展槟榔(900亩)、益智(1100亩)、橡胶(1800)亩、香蕉(200亩)等种植业,每种产业都蓬勃发展。
“你看,这就是我们村以前的样子,现在变化多大!”在游客接待中心,海南省税务局派驻抱班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崔茂菲拿着手机,给笔者看村里的今昔对比。照片中,低矮的“铁皮房”和如今的小洋楼以及平房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在,漫步村中,不但道路宽阔、村容整洁,便民服务中心、乡村卫生室一应俱全,淘宝店也设到村子里,集中式供水池、污水处理设备、移动通信设备更是让这个黎村显得更加现代化。
“这都是党和政府帮扶、村民自身努力结出的‘硕果’。”崔茂菲说,村民的幸福感增强后,干事创业、美化家园等方方面面的干劲就更足了,人心齐、泰山移,村子近年获得了大量的荣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国家森林乡村、海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海南省四椰级乡村旅游点、海南省卫生村……
邻里关系好就能换来好工作?是的,这样的好事就发生在陈玲丽的身上。
陈玲丽是乐东黎族自治县莺歌海镇莺二社区的居民。为了离家更近,2021年3月,陈玲丽选择回到家乡莺歌海镇找工作。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很容易就在距离家几百米的地方,找到了一份月薪5000元的工作,而这背后,只因为她“积分”多。
让陈玲丽受益的“积分”,是莺歌海镇自2020年10月以来实施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国家试点,实行积分制管理。“说白了,就是通过积分引导鼓励大家积极向善,营造良好的乡风文明。”乐东黎族自治县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中心社会工作治理部工作人员李南说,结合莺歌海镇的实际,他们将转产就业列为重点类别,其他类别包括人居环境美化类、乡风文明建设类、扣分类。
莺歌海镇的积分制正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善这里的乡风文明。图为工作人员向居民发放积分存折。人民网 符武平摄
完成技能入户登记加5分;参加一次就业培训加10分;房前屋后没有垃圾、粪便加5分,反之扣5分;露天焚烧秸秆扣5分……在乐东黎族自治县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中心户外公告墙上,详细列举了60项加分、扣分细则。
“以前我们海边那条路的两侧,经常有大家随意丢弃的垃圾,形成了卫生死角,这个‘老大难’问题,就是积分制以后解决的。”说起积分制施行之后带来的变化,驻莺歌海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驻莺二社区第一书记何志刚骄傲地说,在积分制的引导下,众多居民参与到环境大扫除的活动中,在赚取积分的同时,美化了社区环境。
相比有形的“卫生死角”,积分制的施行,也清理了不少无形的“卫生死角”。在积极向善的治理导向下,社区邻里关系愈发和睦,以前经常出现的冲突如今已成往事;此前遇到红白事大操大办的陋习,也在村规民约和红黑榜的约束下逐渐消失。
在莺歌海镇,积分制正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善这里的乡风文明,让乡村振兴更有“底气”!
更强的获得感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海南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中,充分挖掘黎族传统文化,也成为黎族同胞乡村振兴的一抹亮色。
今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调研时说,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继续做强做大有机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
黎锦是海南黎族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在海南省东方市东河镇玉龙村,笔者看到了黎锦是如何从一根根细线开始,在巧手“织娘”们的手中一步步变成精美的服饰和工艺品的全过程:各种颜色的染料在柴火锅里咕嘟嘟地冒着热气,一旁的竹竿上晾晒着刚刚染好的丝线,门店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黎锦产品,身着黎族服饰的“织娘”符丽香和她的同伴们一边忙着将白色的丝线放入染锅里煮染,一边手脚不停地织绣着客人定制的黎锦……
这些巧手“织娘”,白天她们是田地里耕作的农民,小卖部里忙碌的老板娘,围着孩子和锅台转的家庭主妇,但到了晚间或闲暇时刻,她们就会聚拢到一起编织黎锦,村道就是生产车间,双手双脚就是生产工具,往地上铺张席子就开干,用一针一线编织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今年40多岁的白玲是东玉龙村的一名黎锦“织娘”,也是东河白玲黎锦专业合作社的创始人,打小她就受到外婆与母亲的影响喜欢上了黎锦,长大后也经常编织黎锦自用或者送人,从简单的织围巾、头巾开始到织成一件衣服、裙子,白玲不仅掌握了传统的织锦技艺,还学会了改良黎锦服饰。2018年年底,她创办了黎锦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的黎族妇女一起加入到黎锦传承队伍中来,目前合作社共有24户,其中脱贫户14户。
凭借着对黎锦技艺的热爱和追求,白玲与合作社的黎锦“织娘”们并未拘泥于传统,而是大胆创新,打破传统观念,生产出旗袍、手提包、围巾等颇受群众欢迎与喜爱的现代黎锦产品。2020年,白玲被东方市评为市级黎锦技艺传承人,在参加东方市创业大赛时,她的作品《白玲黎锦工艺坊——黎族传统植物染色手工艺品开发与营销》获得了一等奖。“最让我满足的并不是带着大家挣到钱了,而是通过挖掘我们黎族的文化,让大家挣到钱了。”白玲笑着说。
东河镇党委副书记许国文说,目前在玉龙村3个黎锦农民专业合作社里的脱贫户成员共有50户,每年每户黎锦产销收入4000元左右,实实在在的收入,让村民们更加坚定依靠黎锦发展致富的信心,也激发了玉龙村村民的内生动力。
醉心于传承和发扬黎锦技艺的张潮瑛正在织黎锦。人民网 符武平摄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上的收益可以激发信心,但本质上仍是对文化的热爱和坚守,这个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感、获得感往往更为强烈。在白沙黎族自治县,1986年出生的黎族姑娘张潮瑛,从小就曾跟随外婆学习过织锦技艺。大学毕业后,能歌善舞的她原本可以在聚光灯下翩翩起舞,但她却一门心思想要推广和发扬黎锦文化。她说:“不管做什么,自己内心深处最牵挂的还是家乡的黎锦。”2012年,张潮瑛开始师从多名黎锦技艺传承人,专业学习黎锦技艺。2016年,在家人的支持下,张潮瑛成立了白沙灿然黎锦手工艺专业合作社。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黎锦技艺传承和发扬下去,让更多人领略到海南黎锦的文化魅力。
如今,张潮瑛带领的合作社依托黎锦产品,不仅实现了超百万元的年销售额,还带动了白沙黎族自治县及周边市县的600余名黎锦“织娘”就业,成为行业里的知名品牌。她介绍,除了线下的实体形象店,自己还会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带货,展销自己的黎锦服饰及相关产品。“赶上定制的单子,在线上接单后,我会将订单派给各市县的兼职‘织娘’去做,让她们在农闲之余,也能有额外的收入。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在传承和发扬我们黎锦的技艺。”
“黎锦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我们一定要继承发扬好它。”张潮瑛说,能够带着乡亲们传承和发扬黎族传统文化,并让老乡们吃上“文化饭”,这份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是无可比拟的。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为了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021年以来,海南切实增强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坚持稳脱贫与防返贫相结合,全力织密防致贫返贫保护网,为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琼州大地,老乡们正在用一个个励志的脱贫故事、一个个扎实的振兴产业、一个个灿烂的幸福笑容,回应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供稿单位:海南省乡村振兴局)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2022年第11期
原标题:最大的富裕是开心——海南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突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