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以党群服务中心分类优化提升为抓手,加速完善功能体系,持续擦亮党群服务“心”品牌,使党群服务中心切实成为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枢纽,让“服务中心”真正走进“群众心中”。
一、优化布局,服务群众更贴心。党群服务阵地是党员群众感知组织温度的“神经末梢”。兴宁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制定《兴宁市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参考指引》,统筹资金推动城市社区、城中村党群服务中心优化提升,协调物业用房、利用小区架空层等,打造小区党群服务驿站,结合党群议事厅、邻里议事亭等载体,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建设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推动形成“安商、稳商、兴商”的经商氛围;结合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活动范围和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建设暖蜂驿站,解决“休息难、就餐难、饮水难”等问题,不断完善党群服务体系。
二、融合资源,服务群众更暖心。党群服务阵地建好是基础,用好才是关键。锚定民生需求,引进市直相关部门、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力量,聚焦“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设置长者食堂、四点半课堂、妇女儿童之家等,聚焦年轻群体,设置党建书吧、文体活动室等,推动城市社区基本实现“一室多用、集中服务”全覆盖;深化党建联席会等共建模式,凝聚起机关单位、社会组织、物业企业等多方力量,深入挖掘党员商户、居民志愿者等成为自治带头人,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挥城市探头作用,主动服务群众,持续以服务温度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三、创设特色,服务群众更舒心。党群服务阵地是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兴宁市持续在为民办事服务上用心用情用力,结合新老城区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等问题,以“一社区一特色”为抓手,调节邻里纠纷、化解信访矛盾,开展惠民活动、志愿活动,推动社区特色服务成为城市党建的一张名片。如,永泰社区以“家”理念为核心的“永泰·家”模式、泰宁社区“邻里”党建的“五邻”工作法、城北社区网格化+智慧化的基层“智”理之路、福兴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工作法、城南社区“三色三力”党建模式等。通过不断优化治理机制,提升治理效能,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