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高价研学团成“杀猪盘”!研学怎样真“研”真“学”?
2023-07-31 20:13  浏览:588  搜索引擎搜索“爱农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爱农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随着各地中小学暑假的到来,各家“神兽”纷纷“出笼”。孩子的暑假怎么过才能更有意义?这成为了家长们格外关心的话题。

“在京一周,影响一生”“名校访学,名师讲堂”......看到这样的宣传广告,你心动了吗?





看到这里,你还会心动吗?

近期,“暑期研学游”爆火。带着孩子走出家门的 研学活动已然成为家长和孩子们的暑期“新宠”。 “清北学霸零距离”“我在故宫上大学”“跟着院士去旅行”……毫无疑问,这些“高大上”的研学线路广告对家长和孩子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研学游开创了“教育+旅行”的全新模式,颇有“寓教于乐”的深意。然而,不少研学游“爆火”的背后却乱象丛生,“研”而不“游”、“游”而不“学”、活动设计粗制滥造、价格虚高、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层出不穷。既没能让孩子们从研学中受益,也没能对得起家长们的投入与期待。

价格不菲却“货不对板”

研学就像开“盲盒”

“名校参访”变成“校名拍照”、“学霸同游”变成“拼团演讲”、“故宫探秘”变成“景山俯瞰”……7月中旬,清华大学东南门外,一批批穿着学士服、戴着学士帽的中小学生正争分夺秒地围着“清华大学”的校名标牌拍照、录像,他们中很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旅行团。匆匆拍完,导游又催促着孩子们出发。

而由于没有办理入校预约手续,他们前往的并不是清华大学校园,而是清华大学东南门外不远处的清华科技园创业大厦。一些不明情况的孩子以为这就是清华大学。

而在得知不能进入校园后,不少孩子显得很失望:“导游说约不到票就没去成,挺遗憾的。”除 了名校游,研学游的其他旅游行程也犹如开“盲盒”,宣传上说要去的景点预约都要靠抢,行程安排完全无法保证。



当下,研学的名目众多,或是野外探险徒步、军营生活体验,或是探访名校校园、感悟中外文化……只要是孩子喜欢的、家长感兴趣的,市场上就会有相应产品,而且价格不菲。以某旅行类软件上的“北京研学团”为例,5-6天的研学游收费就达到了每人3500多元到2万多元不等,这还不包括往返北京的机票、火车票等交通费。

然而,在这样高昂的费用下,有些研学团的“里子”却与华丽的外表包装相去甚远。有的“只游不学”,变成了带着孩子观光、打卡、拍照的“走马观花”式旅行团;有的“只学不游”,挂着研学的帽子却干着补课刷题的“老行当”;有的更是“不游不学”,孩子们只是换了个地方打起了手游刷起了短视频。

对家长来说,原本希望让孩子通过研学有所获、有所得,到头来却可能“赔了时间又烧钱”。

在暑假期间,孩子需要且应该走出去,到广阔的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去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丰富眼界。在这样的需求下,有益、有趣又有味的“真研学”项目才更值得家长和孩子们去选择。

“真研学”要让

“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同步

近日,伴随着阵阵欢乐的歌声,载着700余名长春解放中学师生的研学专列从长春站出发驶向满洲里,开启为期5天的研学之旅。

在5天时间里,从 中欧班列东部通道重要口岸——满洲里口岸,到素有“广寒仙境”的北方第一大湖——呼伦湖,再到一望无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孩子们领略了不同的地域文化,饱览了祖国锦绣的山河风光。




在“游”中“学”,研学专列为孩子们安排了丰富的学习环节。带领孩子们走进蒙古包,坐在新的“教室”学习蒙古语,同时还让孩子们参与到牧羊、篝火晚会等蒙古族传统活动中,通过实践切身感受蒙古族文化。




而在大熊猫的故乡——成都,全国首趟“熊猫+研学”暑期研学专列正式发车。列车上精心布置的“熊猫乐园”与随处可见的“熊猫元素”,令人直呼可爱。




可爱之余,该趟研学专列以“奇妙的游历”为主题,首次将自然科普、爱心助学、古今诗词、爱国教育、集邮文化等研学元素融入其中,并以黄河奔流、草原寻访、沙漠探索、红色记忆、自然之谜五大游学主题下发了研学任务清单,让孩子们在游览自然风光与革命旧址的同时,真正做到学、思、游的相互促进。

“真研学”要有

身临其境的文化熏陶

前段时间, 一群学生在江西滕王阁前背诵《滕王阁序》的视频火遍全网, 百余名学生集体复诵,铿锵有力,朝气蓬勃。他们正是来自 青岛九中的暑期研学团。不少网友评价:这样的复诵令人震撼,让人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而学校能组织这样的研学活动也非常有意义。

这样的研学游将教材中的“名楼大观”真实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实现了身临其境的文化熏陶。而在很多地区,富有文化气息的博物馆、图书馆,也成为了暑期研学的热门打卡地。

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的真研学示范课中,学生们身着汉服,体验净手、品香等传统香礼;品味沉香、龙涎香等动植物香料,最后选择自己喜欢的香料,揉搓后打磨DIY香牌。同时,授课老师从香料的起源、贸易等为切入点,进一步引发学生对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的思考。



而在内蒙古图书馆举办的 诗词吟诵研学活动中,老师们以古诗文吟诵为切入点,将吟诵教学与户外研学相结合,带领学生到公园荷花池进行户外实地讲学,引导孩子们观察事物本质,更直观地体会对物吟诗、对景吟诗的乐趣。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也是极具珍贵价值的文化资源。在浙江杭州,一场家门口的非遗研学之旅正式开启。 参观“三塘五坝”历史遗址、了解湖墅八景得名由来......这场研学引导孩子们积极探索本地历史文化、感受城市发展历程。 制作照相机模型、 跟着非遗传承人学习手工串珠......在动手动脑中,孩子们收获了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



“到此一游”不可为

真“研”真“学”取“真经”

让研学从不“研”不“学”到真“研”真“学”,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对于组织者来说,打造一个优质的研学项目,应该具备三个“度”:有细度,组织者要为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点、不同目标值的孩子设计更为个性化的产品;有深度,要从帮助孩子树立理想、净化心灵、感悟人文、磨炼意志等目标入手,打造充裕的研学人才队伍,让项目真正有意义;有温度,在研学过程中要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保证孩子们的行程顺利、安全。

此外,家长在帮助孩子选择研学项目时,不要盲目攀比,“只选贵的,不选对的”,而是要全面考量研学的质量和实际效果,重点关注孩子的个人兴趣。一次扎实的研学能够用不长的时间给孩子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教育体验,很有可能会在孩子心里埋下一颗职业理想的种子,是一场“行可兼知,行高于知”的探索之旅。

而随着研学产品进入市场,相关部门的监管同样不可或缺,杜绝研学“漏洞”。针对当前尚处于多头管理的研学市场,教育、文旅、工商等部门亟需进一步出台一系列“组合拳”,保障市场的规范化运行和高质量发展。要把好“准入关”,严格审核从业企业的相关资质;把好“内容关”,制定研学项目的定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把好“售后关”,为购买研学服务的家庭提供有力的消费者权益保障,等等。

边走边学、边学边悟,寓教于乐、融学于趣,让旅程变成课程,让自然和社会成为课堂, 研学打开的正是实践教育这扇窗。而研学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的是共同的努力,只有如此,研学之旅才能真正成为孩子们锻炼能力、开拓眼界、丰富知识的一次难忘经历。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浙江宣传”(ID:zhejiangxuanchuan)、“北京科技报社”(ID:scipress)、“中国铁路”(ID:chineserailways)、“ 西南铁路 ” (ID: xntl201 2)、 “信息时报”(ID:xxsb2021)、“半岛都市报”(ID:bandaobao)、“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 (ID: gh_f9fc10461f4 6)、“ 米市巷发布”(ID: msxjdfb) ,微博@ 人民网等

即刻拥有——

历史 | 人文| 美学 |科普|励志

联系方式

合作电话:010-57350596

邮箱:hezuo@cyp.com.cn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人世间》 中国青年出版社 梁晓声/著



发布人:e132****    IP:139.201.24.***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