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新闻
130年前,一个穷光蛋的谜之自信和幸存手记
2022-04-16 12:42  浏览:539  搜索引擎搜索“爱农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爱农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发布信息 广告合作 软文发布

我的书架上有一本特别旧的外国小说:《饥饿》。它不仅旧,而且小,仿佛就来自它的原版的出版年代——1890年。挪威有三位巨匠级的文学艺术家,堪称至今后无来者的“三杰”,都是在1890年代出道的,他们是画家爱德华·蒙克、戏剧家易卜生,以及《饥饿》的作者克努特·汉姆生(Knut Hamsun,1859~1952)。他们的风格有明显的共通之处,比如在给《饥饿》设计封面时,选用蒙克的画是非常自然的。

它很难保持它的完好——只要读它,它发黄的书页就要解体。我现在小心地把它翻出来,它的每个字(尽管是汉字而非挪威文)都在呈现汉姆生当年的个人状态,它对经验的忠实程度,甚至都体现在了它的物质载体上。

还有几粒扣子可以当掉,就没有完蛋

它是一只暴躁狰狞的手写下来的,它的散文风格,用明显的粗糙来表明它的首创。“这座城市真怪,没有人能躲得开它,它给谁都留下了那么深的印象”,这是《饥饿》的主人公在小说开头,对他闲逛了很久的克里斯蒂安尼亚的一个评价。克里斯蒂安尼亚,就是后来的奥斯陆,挪威首都,在主人公的感受中随时在变,随着他的感知,一会儿看窗外,一会儿踩踩地板,一会儿看一眼门锁,一会儿回想自己做过的那些工作……城市也就随之变了样子。

他是个作家,或者说一个想成为作家、想凭天才和创意为生的年轻人。他身无分文,交不起房租,但城市给了他闲逛的空间;在清新的晨光中散步,他既感受着新鲜空气,又任性地斥退它,说它“与我的肺又有什么相干呢?我跟大力士一样有劲”;年轻有劲,给了他以灵敏的注意力和嘲讽一切的权力。他路过一家肉店,看到一个挎着篮子的女人在为一段香肠讨价还价。这女人“只在下颌长着一颗牙”,他觉得那颗黄牙看上去像是伸出来的一根手指头,“我立刻觉得恶心,什么也不想吃了”——事实上他正饿着,而且什么吃的也买不起。

他遇到一个瘸腿老头,他在他前面一拐一拐地走,他想到,很可能瘸老头要和他去同一个地方,“这样他便一路都要挡住我的视线……他在一点一点地破坏我的兴致,他那个丑样子把这明净的极好的晨光全给一点一点毁掉了。”愠怒的主角拦住了老头的路,两人互相盯着对方看,良久,老头说了一句:“你能给我点什么换杯牛奶喝吗?”

原来老头也是个饿鬼。按常规的猜想,主角应该大受触动,悲从中来,或者,如果心硬的话,他应该恼怒后悻悻离去。可是他非此非彼。他让老头在原地等着,自己跑去了附近的当铺,把身上的背心脱下来,当掉了,换了一个半克朗回来交给了老头。这算是一种同情吗?他看到老头接过钱,对他上下打量,看着他的裤子,就又动了无名火气。他想:“这个傻瓜真认为我像表面上那么穷吗?我不是已经动笔写我那篇能挣十个克朗的文章了吗?”

到这时,读者才似懂非懂地明白了他的慷慨助人的动机:他不想让另一个穷鬼看出他自己也很穷。

把一个半克朗交给了老头儿的“我”,完全是出于任性地把老头揪住,问他“你怎么得了这个坏毛病——人家刚给了你钱,你就一个劲地盯着他的裤子看?”他的大方,他的小气,他不在乎的和特别在乎的“点”,都很奇怪而滑稽。

汉姆生的描写一直在令人痛心和愚蠢、在严肃和滑稽之间来回翻转:读者会期待,在一定的场合和处境下,人物应该有怎样的反应和心理——比如在去当铺当掉贴身的背心时,这个人一定是痛苦的、沮丧的、绝望的——可是汉姆生一再打破这样的期待。书中的“我”一再出入当铺,一再重复同样的戏码——试探自己活下去的底线,获得庆祝的理由:我又身无分文了,但我身上还有几粒扣子可以当掉,我就没有完蛋;到了下周,我的稿费就要到了,一切就会好起来的!

他把扣子交给了当铺老板,看见对方先是惊愕,然后笑笑,回到自己的桌前。这反应并没有让他觉得屈辱,他转念思考,要不把眼镜也当出去?这好像是《新约·圣经》里的名言“别人打你的左脸,你要把右脸也送过去”的某种滑稽的翻版。他心里知道“我这副眼镜也许帮不了什么忙”,可他还是摘下眼镜,问老板要十个欧尔,要不然就五个。老板果然拒绝了,但他依然不以为忤。不以为忤,不是因为心已麻木,离开当铺,走到人行道上时,他看着自己这几颗扣子,大声地自语道:“他连要都不要!这些扣子和新的差不多——我真不理解!”

汉姆生20多岁时在美国待了一段时间,在那里,他从短小精悍的美国白话里获得了不少启发,从而学着用一些“死硬”的方式写出简洁的句子。这个“死硬”,是说他禁止自己落入那种易感的文字风格里,或者说拒绝那种流俗化的感受方式,而执拗地只给出他(或者他认为他书中的人物)能给出的反应。当铺经历就是一个例子:在离开当铺时,“我”遇到一个熟人,他看到“我”从当铺出来,非常惊讶:“你这是在当什么?”

人在一文不名的时候突然得到熟人的过问,这时通常都该十分感动,放声大哭也不为过。可是汉姆生是这样写的,用了非常简练的几笔:

“我的腿有些打战,急忙靠住墙。我把手伸出去,手心里是那几颗扣子。”

这位朋友叫道:“你怎么搞的,落到如此地步?”而“我”虽然觉得自己就要哭出来了,却执拗地说了一声“再见!”“别走,等等!”朋友叫住了他。看上去“吉人自有天相”的故事要发生了,谁知“我”一眼看出了对方的真相:“我还等个什么?他自己都在往当铺跑,手里拿着他的订婚戒指,可能他也好几天没吃东西了,也在躲他的女房东。”

一个被爱撞上的穷光蛋

如果这个人真的饿死了,那也就没有这本小说了,所以他的书写理应是一本“幸存手记”,不该是它展现出来的样子,一个从头到尾都充满了“谜之自信”的人,一个似乎莫名地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道理信奉入骨的人,一个违反常识、搞不清事情的轻重主次的人,一个一想到即将得到的稿费(实际上连文章是否能发表还不知道)就兴奋起来、常常形如行乞一般却还满不在乎的人。小说谈不上有什么“情节”,汉姆生写自己的流浪,甚至比乔治·奥威尔记录自己流浪生涯的《巴黎伦敦落魄记》还要让人记不住细节,每一天“我”都会遇到新的挑战:找食物,找居住地,找写作的时间,找一些能让他高兴起来的事情。

也许一个人有了“谜之自信”,他的好运也会跟着而来。读者逐渐发现,这城市虽然寒冷但并不邪恶,同样贫困的朋友会过问他的贫困,欠了他钱的人会主动提醒他这一点;报社的资料员在主编不在的情况下收下了他的稿子,还无视他的冒犯同他好声好气地说话;商店的售货员会有意无意地不收他的钱,还主动追出门,把他忘了拿的蜡烛送给他……这些好运的最高级别,在这本书里就是萍水相逢的爱恋了。他遇到一个慷慨的女子依拉莉亚,在挪威的冬天即将降临之际,依拉莉亚在车站等车时主动搭上了他,她注意他好几天了,跟他一样,她也是一个任性的人,仅仅因为想跟他认识而跟他认识,哪怕他是一身破烂衣服(连背心都当掉了),带着一张两天没洗的皮包骨头的脸。

他不知道有什么“重要”的事可以同她说——不谈家世,不谈贫穷,不谈饥饿,甚至也不谈接下来的冬天……他们谈起了一个不值得一看的动物园,他没话找话地讲着自己的看法,他说,对一个把动物关在笼子里的地方是没什么可以指望的,笼中的动物会受到几百双好奇的眼睛的注意的影响,当然,还有那些不受影响、兀自睡觉的动物;他又说,只有仍然野性的动物才最有价值:

“深夜里那隐秘无声的步子,大树的悲鸣,森林的恐怖,飞鸟的哀鸣,风,血腥,空中的滚雷,一句话,仍然存在于野生动物身上的野性……”

初读可能会一扫而过的句子,重读会发现它的力量——一个被爱撞上的穷光蛋,感受着身边异性的热气,在小小的激动和恍惚之间说着几乎只是说给自己听的话。在这些地方,《饥饿》真的好像发生在电影里的情节一样,只是电影仍然是“易感”的,会让观众很容易地产生“浪漫啊”的印象,而汉姆生坚决拒绝滑向那个方向。“我真有些不理解这个女人,”主人公想,“竟然愿意让一个半光着身子的乞丐陪着她一直走到卡尔·约翰街。她到底是怎么想的呢?我为什么要在这里这样和她走,还装模作样地傻笑呢?”

一种“使性子”的文学

探究《饥饿》的主人公,探究这种类型的人的想法,以及作家对他的感知、认同和描述,是一件很有趣也很有挑战性的事。让-保尔·萨特在他的长篇论著《什么是文学?》中就做了这件事。萨特说,在19世纪末,资产阶级社会的文学与之前发生了断裂,之前的文学都是属于社会的,它的“战斗性”也被纳入社会总体,狄更斯、巴尔扎克描写的都是社会上的典型人物,“人间喜剧”本身是这个社会的一部分,如果说它鞭挞社会,那也是这个社会自己的文学机制把它生产出来的。但到了19世纪末,一个史无前例的景观出现了:“一个勤劳的集体团结在生产它的大旗的周围,从这个集体产生的文学却不去反映它”,它“把美与不事生产等同,拒绝把自己纳入整体之中,甚至不希望有读者”。

而在风格上,19世纪后半期小说的主流之一,是追求客观乃至面面俱到的细节描写。德国的盖哈特·霍普特曼、法国的爱弥儿·左拉,都是个中代表;亨利·詹姆斯号称大师级,以善于刻画人物心理著称,可是他把人的心灵世界当作一间摆满了物什的房间来描绘,用他喜欢的比喻来说,如同在织一张“地毯”,辉煌而漫长。与这种路数相反,汉姆生率意地写下他随时随地的感受,小说的开头就是“我一醒来,就像往常一样,开始思考今天是不是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外界有什么样的景观,发生怎样的事,都要由我来决定如何看它,看它是否值得“我”高兴。不存在“客观”这回事。

这种文学,是一种“使性子”的文学,在一种“活法”的内部申述它、表现它,而非间接地、评判性地展示社会-人心的现实。它的主人公本质上是无用的,不嵌入社会,不承担责任,拿着家里的钱挥霍,随意评判自己的父母辈和面前的过路人,挑衅容纳他、保护他的城市,放任曾经保护自己的童年的严肃世界崩溃,从不去忧心忡忡地谈论拯救。这看起来有点忘恩负义,但是一旦你觉得这个人忘恩负义,你就惊诧地发现自己无可挽回地过时了,老了。而且假如你疑心书中的艳遇是电影大片的桥段,是作者给那些穷鬼制造的桃色幻梦,那就错了,不如说,这是一个从未缺少过自信的人,通过坚持不懈的内心活动而从自我毁灭的命运悄悄溜走。

所以,虽然《饥饿》做出了不在乎有多少读者来读的姿态,它却一下子走红,汉姆生在亲身体会了流浪的况味后,似乎写出了很多人从未想到过却又十分好奇、有所憧憬的体验。这段流浪终结在海边:一位船长给了“我”一份货轮上的工作,使他暂时告别了克里斯蒂安尼亚。虽然他可以告别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了,但这结局绝不是对之前的苦境的安慰。

文学与政治的复杂纠葛

《饥饿》中的“我”以才子自居,胸中有一个长期的写作计划,他要写一个独幕剧,剧中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中世纪,故事的主角是一个“热辣的娼妓,她在圣殿里犯下了罪行,不是因为软弱也不是出于欲火,而是因为纯粹的憎恨上帝”。但他百般努力,到底还是没写成。这个情节,跟萨特1938年出版的小说《恶心》非常相似,萨特虽然没有提到过汉姆生和《饥饿》,可他应该是读过它的,《恶心》中的洛根丹,同样生活在一个从不让他随意动情的世界里,他一直在同其斗争的,是虚无感,这一点让我领悟到,《饥饿》的感染力,也同样来自对贫困和饥饿背后那种生存之虚无感的表现。为什么会虚无?因为日子一天天地过,星期一到星期日,一轮轮地循环,每一天都是一样的;因为每天都是一顿饭接一顿饭,每个图书馆里的书都是从A到Z的一成不变的排列。

洛根丹感到无论在哪里,他都无法和环境相容。恶心感存在于任何地方,而他自己就在恶心之中。他在图书馆里查资料,做研究,想完成一位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侯爵的传记——他也没有完成,一方面是因为他发现纸张和文字记述完全不可靠,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决心写“另一种类型的书”,一种“像钢铁一样美丽而坚硬,让人对自己的存在感到羞耻的书”。

萨特和汉姆生都在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里,也就是说在自己的“年轻之作”中,展露了从文学上与前人决裂的抱负。他们都做到了,而汉姆生更为突出,因为他生活的年代更早,开启了文学及感受力革命的序幕。萨特从未提到汉姆生,其理由大概是政治方面的。汉姆生是个亲纳粹分子,他面见过希特勒,1920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甚至把这个奖作为礼物,献给了纳粹党的高官约瑟夫·戈培尔。

戈培尔在1933年亲自出面安排了汉姆生另两部小说《大地硕果》和《畜牧神》德语版的发行,这有效地增强了挪威人对德国人的好感,《饥饿》在德国也是卖得最好的。汉姆生相信,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是对欧洲的救赎,相反,英国是欧洲最恶劣的国家,英国开启的现代性的方向背离了人类的本真。在《饥饿》中,他展露了一种明明生活在城市,却保持自然人状态的人的生存样态,忘记今夕何夕,罔顾国族大事,为了食物和住宿而兴冲冲地投入全部的精力,也不以“文明”的理由压抑欲望。

在给国际反战组织写的一封信里,汉姆生声称:“如果德国政府不惜建立集中营,那你们和全世界都必须明白,这一定是有原因的。”这种话的“不正确”让人震惊,可是直到二战结束,自己年过八旬、病痛缠身,还被推上法庭审判。汉姆生也从未改变过他的立场,他甚至为希特勒写了悼词,并把自己被审判时的辩护词出成一本书,书名是《在杂草丛生的小路上》。

发布人:baaa****    IP:106.39.7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78154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